5.教师将学生们的回答汇总成班级记录单。 (1)能让蜗牛四处爬行的空间。 (2)有它们爱吃的食物。 (3)要保持潮湿。
(4)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 6.让学生把蜗牛的“家”画下来。 二、探索
1.观察蜗牛在“家”是怎么生活的,放入菜叶等食物,观察蜗牛是怎样进食的。
2.提醒学生需要安静细致地观察,如果蜗牛距离菜叶有一段距离,还要提醒学生把蜗牛轻轻地放在菜叶上。
3.给学生一段时间,他们会有新的、有趣的发现,例如蜗牛吃食物时嘴巴和触角的动作,菜叶上留下了爬过的痕迹、吃过的痕迹等等。
4.小组活动,把蜗牛进食的情况用图示记录下来。 三、研讨
1.蜗牛生活需要什么? 2.我们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板书设计】 给动物建个“家” 【活动手册使用】
本课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是“想一想并画一个蜗牛的‘家’”和拓展活动“引诱并观察蚂蚁”。
用简图画一个蜗牛的“家”的活动,这是设计方案的一种形式,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学生充分讨论,整合众多学生想法,完成班级记录单后进行。也可以在讨论之前,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之前寻访过的蜗牛、观察过的蜗牛,思考蜗牛需要怎样的生活环境,然后全班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动手操作提供参考。具体可根据本班学生简图记录的能力水平,视情况而定。
拓展活动是用蔗糖引诱蚂蚁,观察蚂蚁并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这是观察蜗牛方法的迁移运用。蚂蚁同样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会活动、需要食物、需要栖息场所、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等,同样指向对生物的理解。如果使用该教材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无法寻找到蜗牛,那么课堂中观察蚂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的环节和学生记录的内容稍作调整。
第五课 观察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鱼的外形、运动等,并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以及养鱼时的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获取新知的能力及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事实求是、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体验探究鱼的特征的兴趣,懂得照顾金鱼的正确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鱼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鱼的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实验小组:每组两条鱼,一只鱼缸 老师:各种鱼的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⒈游戏:老师这儿有只桶,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描述一下,但不能说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下面的同学根据他提供的线索猜一猜是什么。
⒉想不想一起来认识这位小朋友? (二)学习新课: ⒈认识鱼(发第一条鱼)
⑴ 提问:领到鱼,你们会怎么观察?
小组分配任务(合作):仔细观察金鱼,把金鱼简单的画下来,并标上鱼的各部分的名称。其他的同学每人观察鱼的一个部分,看看这部分有些什么,有什么作用,并做一些简单的记录。
⑵分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⑶各组展示说明
⑷小结:通过观察知道金鱼的身体有鱼鳞,用鱼鳃呼吸,靠鱼鳍运动,生活水里。
⒉认识鱼的共同特征 ⑴发第二条鱼
想不想再有一条鱼,如果再给你们一条鱼,你们会怎么做?(发鱼)
先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两条鱼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⑵分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⑶各组汇报
⑷小结:通过观察比较知道鱼的身体都有鱼鳞,都用鱼鳃呼吸,都靠鱼鳍运动,都生活在水里。
⑸欣赏各种鱼的图片
⑹下面就从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观察研究。 ⑺分组观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⑻各组汇报 ⒊设计鱼的家
⑴金鱼可爱吗?想不想带回家?首先得给鱼设计一个家,讨论讨论,简单的画一画,了解一下需要哪些材料。
⑵学生设计 ⑶小组间交流 ⒋养鱼须知
⑴ 大家都知道养金鱼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讨论讨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⑵学生讨论 ⑶小组间交流
⑷小结: 养金鱼要勤换水,水要事先放几天;隔几天喂一次食,每次少喂一点;将金鱼养在一个安静的地方。
⒌课后任务
刚才同学们也提了很多课上无法研究的问题,大家选择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在课后养鱼的过程中继续进行观察。
第六课 给动物分类
教材简析
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
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