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曾使日本大大节省了能源资源的运输费用,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②工业分布变化的特点。
a.工业向南、北分散。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原有工业带已经发展到饱和状态,供水、用地紧张,而工业化落后地区却由于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自然环境好,对于新工业建设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日本工业布局出现了工业分散的倾向。例如,九州岛已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硅岛”,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
b.产业向国外转移。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设想,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转为知识、技术密集型。进入80年代,加快了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逐渐向东亚其他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转移。目前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
●考向1 东亚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1.(2017·福州模拟)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C.夏季风的风向
B.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2)日本1月0 ℃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 ℃
6
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东部1月日照时间短 【解题流程】
【答案】 (1)A (2)C ●考向2 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7
C.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D.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 【解题流程】
【答案】 (1)D (2)C ●考向3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
3.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完成(1)~(3)题。 (1)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
A.东京迪斯尼 C.北海道
B.富士山 D.古都奈良
(2)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岛国海岸线曲折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3)到日本旅游,不能进行的项目是( ) A.泡温泉 C.赏樱花
B.滑雪 D.雨林探险
(1)B (2)B (3)D [第(1)题,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第(2)题,日本资源缺乏是其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题,日本没有热带雨林
8
气候,因此不能进行雨林探险旅游。]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填在下面相应空格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日本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3)⑥处是日本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4)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解析】 第(1)、(2)题,根据日本工业的分布及电子工业区位要求分析回答。第(3)题,读图可知,⑥处为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第(4)题,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市场广阔、捕获量大。
【答案】 (1)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具有优良的港湾,发达的海运
(2)九州岛 电子工业的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技术含量高、对环境要求严格的特点,而九州岛环境洁净优美,现代化交通运输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对电子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3)北海道 北海道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冷暖性鱼类汇聚形成渔场。
(4)日本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鱼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日本拥有庞大的远洋和近海捕捞船队,沿海和陆上养殖业发达。
考点二| 中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9
1.中亚的地理位置与其自然、人文环境特征的关系
2.中亚的油气资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中亚油气资源的现状
①油气资源丰富。中亚大部分的油气资源蕴藏在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临近里海水域。
②出口潜力大。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能源需求不大,因而出口潜力巨大。
(2)与中亚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取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全的系数,保证能源供给来源的地缘多样化,降低运输成本,获得稳定而丰富的能源供给,也能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因此,加强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考向1 中亚的环境特征分析
5.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1)~(3)题。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版 第3部分 第2章 第2讲 东亚—日本 中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