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东亚—日本 中亚
考纲展示 目标要求 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地理特征1.结合本区最新发生的地震灾害,的差异。 分析地震频发的原因。 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2.结合气候形成因子,分析东亚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季风的成因及区域差异。 3.结合区域地图分析日本、中亚3.中亚的位置、范围、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及与经济发展的关地理特征。 系。
基础整理一 东亚
图 形 读图思考 (1)东亚大河多什么流向?为什么? 提示:多自西向东流,因为东亚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2)有人认为日本海在缩小,为什么? 提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日本海面积不断 缩小。 1.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2.范围:包括A蒙古、中国、B朝鲜、C韩国、D日本。 3.差异 沿 海 内 陆 1
范围 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朝鲜、韩国、日本 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蒙古 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 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日本多山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经济 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众多 基础整理二 日本 图 形 读图思考 (1)日本的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日本为季风气候,其日本海沿岸地区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山地阻挡气流的影响,冬季多降雪。 (2)日本河流短小,为什么水能丰富? 提示:日本多山、河流落差大且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3)日本的农业生产多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日本山地众多、平原狭小,地块小,使用小型农业机械利于耕作。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N~45°N,125°E~150°E之间。
(2)海陆位置: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隔G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 2.范围:领土由C北海道、D本州、E四国、F九州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3.自然地理特征
(1)海陆轮廓: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有利于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2
业的发展。
(2)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3)气候:海洋性强,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4)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水能和森林资源丰富。 4.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类型
矿产资源贫乏进口原料、燃料加工贸易为
→→
国内消费有限科技水平高主的经济(2)工业
①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②五大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
③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纺织及电子工业等。 (3)农业
①种植业:单产高,采用小型农业机械,稻米基本能自给,蔬菜等仍需大量进口。
②渔业: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前列。 基础整理三 中亚
图 形 读图思考 (1)中亚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类?为什么? 提示:畜牧业用地。该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草场广布,适于发展畜牧业。 (2)中亚地区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提示:冰雪融水。 3
N~55°N?纬度位置:位于35°
1.位置?
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
2.范围:包括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1土库曼斯坦、2乌兹别克斯坦、3塔吉克斯坦、4吉尔吉斯斯坦。
3.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内流河:A阿姆河、B锡尔河
(2)河流?
外流河:C额尔齐斯河?
(3)湖泊:都为内流湖,D里海、E咸海、F巴尔喀什湖。
?煤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哈萨克斯坦
(4)矿产分布?
北部、吉尔吉斯斯坦
?铁、铜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
4.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①种植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平原。
②农作物分布:小麦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北部,棉花主要分布在图兰平原、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2)亚欧大陆桥
石油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
①古今变化: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东起Ⅱ连云港,西至Ⅰ鹿特丹。
?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②意义?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
? 国家的友好往来
4
考点一| 东亚的自然环境及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
1.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其区域差异
(1)成因:东亚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区。
①冬季大陆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形成强大的冷高压,太平洋上形成低压,寒冷气流从西伯利亚—蒙古吹向太平洋,形成西北季风。受此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
②夏季,亚洲大陆比同纬度太平洋地区增热快,气温高,这样在副热带形成强大的亚洲低压,而在北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偏南风)。此时东亚近海地区降水丰沛,到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2)区域差异
①东西差异。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中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点,表现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且更加集中于夏季;气温年较差自东向西逐渐增大。
②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韩国北部及朝鲜、日本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等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 (1)农业生产与环境
(2)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变化 ①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形成。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这种布局的特点与日本地形条件、自然资源情况以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有关。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版 第3部分 第2章 第2讲 东亚—日本 中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