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及思考题
一、简答及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5.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实用性。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
9、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10、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1、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13、运用所学原理谈谈人如何超越自我? 14、论述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5、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 16、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如何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1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18、如何理解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9、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何区别?怎样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21、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性? 2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2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有什么样的关系? 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5、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基本职能又是什么? 2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实现形式和作用。 27、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分别是什么?
28、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各有什么特点? 2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
1
30、资本积累的源泉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分别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各是什么?
34、谈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的认识。
35、试论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36、如何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来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38、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 39、学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哪些重要思想收获?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4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哪里? 41、运用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腐败的原因。
42、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利弊优劣。
43、结合纪录片《大国崛起》,探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因素。 44、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45、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4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7、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4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为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 4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二、材料题
1、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落后国家的工资高出5%。从那时到现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额。试用有关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主要原因。
2、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资料,2000年5月美国有600多万人失业,失业率达到4.9%。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这一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3、根据下列有关失业问题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经合组织发达国家中,欧盟失业问题最为严重。1997年,欧盟15国平均失业率达
2
10.7%,而美国为5.0%,日本为3.3%,欧盟经济首强德国,1970年~1980年间失业率为2.5%,1980年~1990年问为5.7%,1997年为10.0%,1997年大约为1970年~1980年年均数的4倍。
——摘自1998年《人民日报》
材料2
当前日本经济的“弱需求”相当顽固,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例如,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最大的失业问题不仅难以在短期内改善,而且进一步恶化。其原因是结构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在4.3%的完全失业率中,因为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仅占1.3%,结构性失业占3.0%;进入1998年以来非自愿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企业经营恶化而被迫失业的。
——摘自1998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材料3
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减员增效等深化改革的工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同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是根本不同的,也不同于我国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出现的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摘自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1、2,说明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3,说明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大量失业现象的根本不同。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美国国会预算局1999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977年以来,全国人口当中,占1%的富有阶层的年收入显著增长,中间阶层增长不大,占20%的底层大众的实际收入下降。目前,约有40%的家庭没有财产,或只有几千美元的财产,许多家庭的负债大于财产。贫困人口的集中居住,形成了遍及大小城市的贫民区??1999年,英国约有1450万人处于贫困之中,1000万人的月积蓄不足10英镑,950万人无法支付供暖、隔热费用,400万儿童缺少正常的生活条件。 材料2
3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有三个资金来源:一是劳动者(投保人)上交的保险费,二是雇主为雇佣人员交的费,三是政府拨的财政补贴。工人的保险费,是直接从工资中扣除的。??法国工人要上交37年半,年满60岁退休之时才能领到相当于原来工资25%的保险费(年金)。上交不足37年半,保险年金就要打折扣。英国工人须交156次费,年老退休时才能领到基本年金。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每年所交的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平均高达家庭收入的1/3。业主按工资比例为工人交费??政府财政补贴则是从增税中开支的. 材料3
《1999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承认,在美国,对已经接近退休年龄的人来讲,人均存款数额的差别很大。其中至少10%以上没有任何银行储蓄,30%低于1200美元,而最上层的10%则高于20万美元。1997年,德国有1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城市中每6个年轻人就有一个靠救济金生活,而富翁的财产则增加了上百倍。 请回答:
(1)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2)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说明了什么?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看法。 5.分析下列有关股份制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据报载,早在17世纪中叶,股份制就开始从资本主义合作制企业中产生。1660年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已是股东550人的最初的现代意义的股份公司。 英国1825年依靠股份铁路公司建成了第一条铁路。 美国在1825年也是通过股份制铁路公司建成第一条铁路。
19世纪末,英国首先发行低面值的l英镑股票,通过小面额股票吸收社会游资。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后,股份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股份公司十倍、数十倍、成百倍地增加。股份公司迅速地扩展到工矿业、流通业、公用事业等几乎一切经济领域,其最突出的变化是股权散化。 材料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股份制作过许多精辟论述,他们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在工业上运用股份公司的形式,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新时代??它显示出过去
4
料想不到的联合的生产能力,并且使工业企业具有单个资本家力所不能及的规模” “股份制——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
“这种向股份形式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在股份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 “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足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谋利的生产。” 材料3
10多年来,深圳市在大量的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经济普遍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并通过建立一大批国有与集体、国有与外资、国有与民营等互相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形式的公有制模式。
如深圳中兴新公司1992年组建时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国有出资153万元,占总股本的51%,民营企业出资47万元,占总股本的49%。由国有公司控股,授权民营企业经营,经营者以所持股本和分配权益作抵押,保证国有资产按一定比例增值。仅5年的时间,国有净资产总额增至2.1亿元,增长百倍。深圳开发科技公司成立于1985年,当时国家投资2印万美元与外方合作,外方以知识产权和销售网络折价入股,占有34%的股权,经过12年的发展,现在公司的总资产扩张到25.8亿元,净资产增长到10亿元。又如赛格集团,从贷款2600万元起家,先后通过与日本、香港等客商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用4亿元资产控制并盘活了40亿元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迅猛扩张,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元、净资产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国有净资产11年间增长了35倍。 请回答:
(1)什么是股份制公司?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股份制公司如何评价? (3)如何认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二战后,西欧各国的国有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70年代初,这些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达到30%左右。到80年代初,日本国有经济成分也在国民经济中占35%左右,即使国有经济发展较慢的美国,其国有经济的比重也占了10%左右,而法国一度高达40%。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及思考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