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心理学考前资料(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答案:心理学和教育学

4.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由_________ 、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答案: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5. __________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答案:廖世承

6. 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时期四个时期。 答案:初创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三、简答题

1.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

答案: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 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答案:学生这一要素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为思维水平的差异。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它们是所有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在学生这一要素中,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考点归纳】(本章为重点考查章节): 1.掌握心理发展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1

2.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3.掌握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尤其要掌握学习准备和关键期的含义★★

4.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5.掌握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重点要掌握最近发展区的含义★★★

6.掌握中学生的人格发展,重点要掌握人格的含义、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7.掌握自我意识的发展★★★

8.掌握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重点要掌握认知方式差异和智力差异★★★

9.掌握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四个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练习】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 (4) 差异性

3、我国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⑥青年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12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和青年初期)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

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年龄人的交往大大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常出现前后矛盾的行为。

2、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

①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

13

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二)关键期(敏感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 \印刻\)

2、定义: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称为该行为的( )。

A. 关键期或敏感期 B. 行为学习期 C. 习得期 D. 发展期 【答案】A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内容:

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 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14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

①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②思维受到直觉表象的束缚;

③思维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

①认知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 ②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儿童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守恒是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③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

①思维与命题的关系: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②思维与假设演绎推理的关系: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③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接近成人水平; ④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⑤思维具有灵活性(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不能强制命令)

【练习】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感知运动 前运算 具体运算 形式运算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心理学考前资料(3)在线全文阅读。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心理学考前资料(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71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