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心理学考前资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湖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

考前辅导 (讲义)

本讲分五部分内容: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教材内容的变动、考试题型题量、教育心理学概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用)一共有15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以及对教学相互作用过程模式的分析,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将上述内容按照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二、教材内容的变动

总的说来,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的教材与2009年教材有较大的变动,各章节内容及安排有许多不同。

另外, 09年版的教材各章除了案例及解析外,后面还有一定的练习题,用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和巩固新学的知识。

三、考试题型题量

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限是150分钟,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左右):单选20题 ,40分,1分/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分左右):其中

2

填空约20空,20分,1分/空 简答约5-6题,30分,5-6分/题 论述约1题,10分

当然,根据情况的不同,对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也会做相应的调整。但是题型基本上就是上面讲到过的题型,只是题量和分数的分布可能会有所不同。做题的时候请大家仔细看清题目就可以了。

命题的特点

1. 覆盖面广,涵盖各章节的内容,以基本知识为主; 2. 着重考查主干知识,但部分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细或偏;

3. 部分题目比较灵活,不仅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情况,也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完整、系统、有重点地掌握本课程内容。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答案:C

点评: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一般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2.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答案:B

点评: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A、C、D三项均属于学习的外部动机。

3

3.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答案:D

点评: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 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是没有影响。 答案:关键期

2. 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__________。 答案:限制或障碍

3.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三)简答题:

1. 简述心理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答案: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按点计分,条目要清楚,要点要准确,此外还可以围绕要点略作说明。

2. 简述言语直观的优缺点。

4

答案:(1)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2)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

(3)言语直观的缺点是,它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论述题:

1. 论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答案: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在表征问题上,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的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使表征更明确、直观。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影响。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最佳的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心理学考前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心理学考前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71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