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媚阳:国际市场进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以TCL进入欧美市场为例
4 投资进入模式的实例分析
4.1 TCL在欧美市场的并购概况
4.1.1 跨国并购的含义与特征
(一)含义
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目标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买下来。 (二)特征
(1)并购企业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主。
(2)现金交易在跨国并购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但换股方式发展迅速。 (3)跨国并购的部门和行业越来越集中。
(4)横向并购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跨国并购的主流。
[1]
4.1.2 TCL在欧美市场的并购概况
(一)成功收购施耐德,由德国进入欧盟市场
2002年9月,TCL出资820万欧元,收购施耐德电子股份公司(Schneider Electronics AG)的实质性资产,施耐德成为TCL在欧洲的高端电视机生产基地。TCL通过其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收购施耐德的生产设施及多个品牌,施耐德电子有点公司同时协议租用位于施耐德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生产设施,用以建立其位于欧洲的生产基地。除此之外,TCL还接受了施耐德的销售渠道、研究部门及相关存货等。[2]
(二)全资收购美国高威达(Goveideo)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2003年,TCL全资收购美国高威达(Goveideo),但是不包括其商标和专利,通过这个老品牌进入美国市场。高威达是一家以录像机、DVD制造业为主的加点企业,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地拥有一定的市场。2005年TCL又以1000万美元收购其20个商标和24项专利,收购的资产用于DVD和电视产品,进以加强公司知识产权力量。[3]
[1][2]
崔日明,徐春祥.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5-168 李三.TCL的“西餐”[J].三联生活周刊.2002.(44). [3]
王坤.TCL跨国并购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
10
杨媚阳:国际市场进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以TCL进入欧美市场为例
(三)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合资经营,进入全球市场
2003年11月5日,TCL公司和全球第四大视听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法国汤姆逊公司签署协议,成立一家名为“TCL-Thomson”的净资产超过4.5亿欧元的新公司,TCL和汤姆逊分别占67%和33%的股份。新公司通过合并重组TCL与汤姆逊的彩电及DVD业务,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2] (四)联手阿尔卡特
2004年9月,TCL通讯以5500万欧元现金的代价并购阿尔卡特集团手机业务,双方合资成立T&A,TCL通讯与阿尔卡特分别控股55%与45%。成立后的T&A将成为TCL移动提供一个迅速发展国际业务的平台,这将有助于TCL移动快速实现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移动终端制造商的目标。[3]
4.2 TCL在欧美市场的投资进入模式分析
4.2.1 投资动因
(一)扩大出口市场。随着产品出口业务量的增大,TCL把目光转向欧美市场,希望以此扩大其市场范围,增加产品的销量。
(二)获得海外市场信息,寻找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TCL进行的一系列并购,就是开拓海外市场的表现。
4.2.2 模式评价
(一)机遇评价
(1)市场竞争结构。欧美市场属于高度成熟市场,经过上百年的竞争与整合,各行业被少数寡头所控制,市场秩序已经非常规范,消费者也十分理性,强势品牌形象早已确立,新品牌机会的机会成本非常高,被消费者接受的难度大。[4]因此,TCL选择以并购方式进入欧美市场,使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在当地与实力雄厚的企业竞争,可以迅速进入目标市场,抢占时机。
[2][3]
王巍.中国十大并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42.
李涤非,颜容,罗新宇.企业并购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98. [4]
杨玲娣.TCL国际化模式的思考[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2.
11
杨媚阳:国际市场进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以TCL进入欧美市场为例
(2)政治环境。欧美市场对我们企业实行较为严格的贸易政策,以技术贸易壁垒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而并购欧美国家的企业正是TCL应对欧美国家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良策。
(3)生产因素。通过并购,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营资源。TCL利用研发实力雄厚的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等公司的技术优势,提高了本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风险评价
(1)政治环境。欧美国家的法律非常完善,对员工的保护性很强,在解雇员工时需要支付大量的差遣费,因此这一项增加了TCL公司的财务负担。 (2)经济环境。TCL对其它公司进行并购时,彩电行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利润率逐年下降,整个行业出现衰退趋势。因此,此时并购其它公司,无疑是雪上加霜之举。
(3)社会文化环境。企业文化的整合是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国家层面的文化以及公司层面的文化,都致使TCL的并购难以体现出协同效应。
4.2.3 分析结果
TCL的并购之路,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在对TCL公司以投资模式进入欧美市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国际进入模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胜,提高自己的产品销售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针对TCL的投资进入模式分析,在下一节提供一些建议及对策,为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国际进入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12
杨媚阳:国际市场进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以TCL进入欧美市场为例
5 建议及对策
5.1 企业在选择投资进入模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1.1 做好投资过程管理
企业在选择国际市场投资进入模式时,要充分了解本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确立明确的战略目的,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等,以制定正确的、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的投资进入模式。
5.1.2 重视文化融合
文化营销是企业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要充分尊重目标市场的人文环境、文化风俗等,已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目标市场的青睐,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5.2 建议及对策
5.2.1 确定正确的投资动机
不同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分析,确定正确的投资动机。有了正确的投资动机,企业才能正确地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优势和弱点,才能确定目标市场是否适合本企业发展,从而确定符合自身优势的投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
5.2.2 加强技术创新,做大做强自有品牌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经常遇到海外国家的反倾销和贸易壁垒,而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化之路上磕磕碰碰的根本原因就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做大做强本企业的品牌。
5.2.3 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体制
跨国企业需要按照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来运作。企业在选择投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时,要熟悉目标市场所在国家的法律、先进管理经验等,并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人文环境、文化习俗,提高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
13
杨媚阳:国际市场进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以TCL进入欧美市场为例
5.2.4 重视目标国因素对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包括目标国的市场规模,目标国的环境因素以及其生产因素等。企业要充分重视目标国对投资进入的政策,目标国的宏观环境,以及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结构等,做到知己知彼,在跨国经营中制胜。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际市场进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以TCL为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