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绝孔底沉渣,保证混凝土的充盈系数,缺点在于施工程序增加,需要膨润土,火碱,纤维素,泥浆泵,泥浆管和配套的电线电箱,泥浆池,泥浆池防护等(孔内有漏浆可能),施工成本增加,施工难度加大,泥浆处理不方便。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旋挖钻机就位→旋挖开孔→下护筒→加泥浆→旋挖取土→加泥浆→旋挖取土成孔→移机→吊放钢筋笼→吊放导管→上导管清孔帽→用3P泥浆泵清除孔底沉渣→二次清孔后泄出导管压力→灌注拔出护筒→移机→旋挖钻机就位→旋挖钻机开孔→下护筒→??
- 10 -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埋辅桩 监理校核 钻机就位 安装护筒 监理复核 配置浆液 钻进质量自检 渣土外运 清孔 验收 移机 钢筋笼检查 吊放钢筋笼 导管检查 吊放导管 混凝土配比设计检查 灌注水下混凝土 钻进成孔 废泥浆处理 泥浆系统 拔护筒
泥浆护壁施工工艺流程图
- 11 -
施工组织设计
3、钢护筒施工方案
钢护筒工法就是在旋挖钻机旋挖成孔时,将钢护筒埋入地下一定深度,然后在钢护筒内取土成孔;在灌注混凝土时,随灌随拔护筒,保证混凝土始终埋住护筒一段距离;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将护筒拔出而成孔工法。根据地勘报告和现场考察,地表为回填土,回填时间短,回填物颗粒大小不均匀,存在塌孔隐患,需要下长度不少于回填厚度的(地质报告显示回填厚度在1.6m~9.2m),厚度不小于10mm的护筒,此工法优点以保证成孔质量,控制塌孔。缺点是对施工要求很高,下护筒时间长,灌注后护筒有拔不出来的风险,施工速度减慢,施工成本增加。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旋挖钻机就位→旋挖钻机开孔→下护筒→旋挖取土成孔→移机→旋挖钻机就位→下护筒→旋挖取土成孔→移机→吊放钢筋笼→吊放导管→灌注拔出护筒→移机→旋挖钻机就位→旋挖钻机开孔→下护筒→旋挖取土成孔→??
- 12 -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埋辅桩 监理校核 设备就位 安装钢护筒 监理复核 钻进质量自检 渣土外运 孔底清渣 验 收 移 机 钢筋笼检查 吊放钢筋笼 导管检查 吊放导管 混凝土配比设计检查 灌注水下混凝土 钻进成孔 拔护筒
下护筒旋挖成孔流程图
- 13 -
施工组织设计
(2)场地布置原则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再进行场地整平后,组织有资格的测量放样人员,将所需桩位放出,钉好十字保护桩,做好测量复核,并记录放样数据备案;规划行车路线时,使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孔壁稳定;钻机底盘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钻机的安置应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
(3)桩位放样
桩位放样,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进行钻孔的标高放样时,应及时对放样的标高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各桩点的位置,使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
(4)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保证钻机工作正常。
(5)埋设钢护筒
(6)在准确放样的前提下埋设护筒,埋设护筒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JTJ041-89(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挖坑法,比较简单易行。
(7)钢护筒埋设工作是旋挖钻机施工的开端,钢护筒平面位置与垂直度应准确,钢护筒周围和护筒底脚应紧密,不透水。
(8)埋设钢护筒时应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钻机钻孔的位置标于孔底。再把钢护筒吊放进孔内,找出钢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在
- 14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旋挖钻机成孔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