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妈,我怎么办呢?您怎样来安排我呢?父亲对我什么事也不管,他忘记我了,好像他已经不记得他还有一个女儿。妈妈,别人瞧不起他,瞧不起我们呢。在乡下,没有合适的人家做亲,人家不要不会作田的女孩子,人们把我们当作了另外的人。妈妈,我怎么办呢?没有人理我——我??我??我是一根野草啊??”
(16)油灯快近熄灭了,只剩有一星如豆的火光,而母亲的影子,也忽地消失了下去。女孩子把头俯在案上,手里握着笔。“母亲,您在哪里呢?”她喃喃着,“我要到您那里去。??”
(17)在间壁的牛房里,母牛轻轻地叹息着。在村子的一端,狂吠声传来了,凄厉而且恐怖;然而,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呢。
(有删改)
【注】 丽尼,原名郭安仁,1909年生于湖北孝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有影响的散文家。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描写村庄没有风吼犬吠,结尾处描写狗吠的凄厉恐怖,表现了村庄乃至社会的死寂,用以衬托女孩的孤独寂寞。
B.作者把笔触伸入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描写了女孩贫穷艰难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深同情。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的手法,突显了独处家中的女孩孤苦伶仃、备受侮辱和损害的事实,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D.通览全文,女孩的遭遇令人心酸,其孤独的原因是父亲的冷漠、不负责任,村人的讥讽和学校的禁锢。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贫穷”错,文中无此意。C项,文章没有运用拟人手法。D项,“学校的禁锢”错,而是女孩自身与村里人格格不入。如第(9)段“有时也感觉得一些自满”,第(15)段“在乡下,没有合适的人家做亲,人家不要不会作田的女孩子,人们把我们当作了另外的人”。
【答案】 A
8.请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①请简要分析第(4)、(5)段中“傻子”“蠢货”的妙处。(3分)
②理解第(15)段中“我是一根野草啊”一句的含意,并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答案】 ①第(4)段是女孩对老牛亲昵的称呼,(1分)表现了女孩对老牛的喜爱之情;(1分)第(5)段则是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称呼,表现了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讥讽和侮辱。(1分)
②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孩对自己像“一根野草”一样无人照顾、无人关爱、任人践踏的不幸命运的深沉慨叹。(2分)照应文章题目。(1分)
9.丽尼的散文被称为“内心探索”散文,请根据本文,探究“内心探索”这一特点是如
何体现的。(5分)
【答案】 ①细腻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女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内心独白式的书信,将女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②以人物心理意识来构思文章。文章以女孩的心理意识来联结其遭遇和背景材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臵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者”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臵”,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排除B项。故选A。
【答案】 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答案】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 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以偏概全。
【答案】 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5分)
译文: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涉及词类活用、宾语前臵、一词多义。(1)“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做皇帝,称帝;“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2)“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臵,“不吾索”即“不索吾”;“俱”,一起,一同;“庶或”,差不多,或许;“济”,成功。
【答案】 (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
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靖康元年,孙傅被征召为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折请求恢复祖宗的法律制度,钦宗问他为什么,孙傅说:“祖宗的法律对百姓有好处,熙、丰年间的法律对国家有好处,崇、观年间的法律对奸恶的人有好处。”当时的人称他的话是名言。十一月,被授予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金兵分四路呼喊着进攻,宋军失败后退,掉到护龙河里,河里填满尸体,城门也急忙关闭。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里。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没有回来,孙傅多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守门的金兵说:“金人想得到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呢?”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是太子傅,应该跟太子一起死。”这天晚上,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带他们离开。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E.最后两句用典“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谖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但此处作者却准备仗剑而行,勇敢地去面对困难,故与此典故情形相反。
【解析】 A项,“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有误。前四句,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是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奠定了全诗悲凉低沉的感情基调。E项,“相反”不对,诗人也是准备拂袖而去。
【答案】 AE
15.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解析】 前四句写景,萧条低沉,为下文抒情张本。中间四句“东流水”“无定端”表达时光易逝、世事多变的感叹。九、十句雀占鸾位,表达小人得势、壮志难抒的慨叹。
【答案】 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运用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彩、声、色、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手法表现阿房宫中梳洗美女之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丰收之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渭流涨腻 弃脂水也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稳健成熟,他们以无所不为的精神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勇挑中....国发展重担,充分展示了深邃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水平。
B.自从火车站通了公交车,这里长期以来就是公交车安营扎寨的地方,到现在少说也....有快40年了。
C.法国电视一台提醒,不要忘记印度洋海啸救灾中的教训。当时因各援助机构间缺乏协调,通往灾区的道路因被物资、人员运输堵塞而走投无路,影响救灾效率。 ....D.我们认为,日方应该改变这种扭曲心理,摆正自己的位置,习惯并接受别国合理合法的军事活动。否则,他们只能深陷所谓灰色地带这种顾影自怜、自说自话的误区。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感情色彩不当。B项,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项,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此处属望文生义。D项,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答案】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所谓科技革命,是指以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先导、以引起数量众多的技术发明及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社会性变革过程。
B.近日,我国利用高性能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 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测序和组装分析,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C.资料显示,中国新生婴儿平均在1周岁到1岁半期间开始出现发热症状时,多数父母已经不给新生儿接受乱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理念。
D.马来西亚交通部门从法国方面获得了新的卫星图像,显示南部走廊附近存在疑似物体,已将其转送给澳大利亚搜救协调部门。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第二个分句成分残缺,应在“数据库”后加“的工作”。C项,结构混乱,不合逻辑。“不给新生儿接受乱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理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