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补助,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求生存,求发展。全市这类问题的存在致使一些加工企业虽创办运营了二十来年,但始终未能发展壮大起来,规模小,基础差,影响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制约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有序推进。
5、行政管理缺位,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缺乏必要的监督。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近年来对废旧农膜的回收治理,行业归口管理一直不明确。从环保角度来说,环保部门“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应该肩负起治理责任,但上上下下都没有赋予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职责。农牧部门承担着膜栽技术的推广,对于生产应用后的捡拾回收又无抓手,只重应用,未重回收治理。供销部门长期以来都负责农膜等农资的供应,只供应不回收,也没有研究新产品的潜在危害等,由于行政管理缺失,责任没有靠实,作为一线的乡镇政府、村级组织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废旧农膜的捡拾无人问津,捡多捡少、收多收少都一样,捡拾收缴缺乏强有力地行政推动力,这个问题的存在使行业管理处于真空地带,治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措施严重滞后,甚至缺失,造成“白色污染”日益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为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做好“白色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要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运作,群众自觉参与”的思路,以强化政府监管、壮大
11
加工龙头、完善回收网络、促动农户参与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激励企业保加工率,享受政策支持;健全网点保回收率,方便农户收售;行政监管保捡拾率,污染不超标”的“三保”工作机制,尽快形成农户积极捡拾、网点应收尽收、企业提升加工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确保废旧农膜捡拾率和回收率分别达到85%以上,加工率达到100%。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的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潜在危害的认识,培养农民群众不乱丢、不乱弃废旧地膜的良好习惯,增强农民群众对残留地膜回收的自觉性,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家园的进程。
2、培育加工龙头,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现在废旧农膜再生加工工艺技术成熟,设备成套,操作简便,初级加工的工艺流程为:分拣→粉碎→清洗→融化→机塑→冷却→切粒→检验→产品→包装→销售,一般的成套生产设备需投资50万元左右,如果四处布点建设加工企业,既造成重复建设,影响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影响长效治理机制的建立。因此,为了增强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要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按废旧农膜的分布情况和企业现状,科学布局,
12
重点扶持。(1)对年加工500吨以上、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参照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一次性给予5—10万元补贴进行扶持;对生产规模在500吨以下,200吨以上的一次性给予3—8万元的补贴进行扶持;(2)对生产加工产品产量在200吨以上企业,其流动资金贷款可享受贴息补助;(3)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布设收购网点的建设用地,享受现行工业用地供应的相关优惠政策;(4)对加工企业上交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采取“先征后返”的办法给予激励优惠;(5)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政策,鼓励加工企业使用下岗职工和妇女职工,享受小额贷款贴息扶持;(6)对废旧膜加工企业给予电价优惠,由每度0.79元的工业用电享受每度0.61元的农副产品加工用电价格。
3、科学布建网点,提高回收服务功能。治理“白色污染”,重在回收。要禁止使用厚度在0.008mm以下的超薄地膜。各级工商、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市场监管和查处力度,杜绝超薄地膜进入农资市场,积极倡导应用环保型地膜,降低捡拾强度。以方便农户交售为原则,从扩大回收服务半径,提高服务功能入手,对废旧膜加工企业凡享受优惠政策的前提必须是包片布点,收购清理达标,做到“三有”:即片有加工厂,乡有收购点,村有收购小商贩,尽快建立健全废旧地膜收购网点或培育农膜回收经纪人队伍,形成“覆盖全市、运行有序、乡村监管、市场化运作”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立回收网点或培育经
13
纪人队伍,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与加工企业协同配合,村村建起“有专人、有场地、有机具”的“三有”收购网点,或培育起废旧农膜回收经纪人队伍,延伸回收服务触角,消灭收购盲区,做到应收尽收。根据村的大小和回收农膜的多少,合理布局收购网点,对规划布局的收购点,每建一个补助1000—3000元。
4、抓住关键环节,制定优惠政策。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针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过程中的薄弱点,强化行政管理是关键所在。重点突出“两管”:“一管”是乡村管捡拾率。具体采取年初乡镇与村组分解年度目标责任书时,把残膜回收列入其中,作为考核指标,并细化具体目标要求,乡村抓教育、抓引导,抓交售服务,提供收缴场地,确保土壤中的残膜捡拾率达到85%以上。对达标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每人每年奖励一个月的基本工资给予补助。“二管”就是用优惠政策“管”企业履行职责。凡企业均按要求实现了定片乡村残膜的回收,达到了网络健全、农民交售方便、土地残留达标等,总之只要乡对村的责任书完成的对应定片企业,一律可享受优惠政策,否则,不予享受优惠政策和政府的补贴。
5、靠实行政责任,提高回收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为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组织管理,建议各级政府成立由主管行政领导任组长,农牧、财政、环保、土地、工商、税务、电
14
力、金融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纳入县、乡、村考核体系,加强领导、靠实责任,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从多层次、多领域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农牧部门牵头抓总,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财政部门做好补助资金申请、下拨等工作;土地部门做好扩建厂土地的划拨工作;税务部门做好税收的减免等工作;金融部门做好企业贷款等工作;电力部门做好企业用电的调价工作;还有环保、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和科技创新,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狠抓各项措施和规定的落实,努力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目标。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