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拆字法:汉字里不管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多数可以采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记忆,如加一加,石+皮=破,日+耳+又=最;变一变,“田”字变一竖变成“电”;减一减,“生”字减一竖横变成“牛”。
(3)、编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夫人走娘家,头戴两朵花,走了一月整,骑马转回家”——“腾”字。
(4)、形象记忆法。小学生善于联想,如:“蚕“就是天下最好的虫。
(5)、玩中学的游戏教学也是一种好办法。如在教学形声字时可以采用“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偏旁、部首,通过活动,组合成字。 3、注重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素养,有机地实施三维目标
一些孩子提笔写字,病态百出:握笔很低,手指靠近笔尖或捏着笔尖;握笔很紧,很吃力;有的把头伏在桌面上,愈写愈低:写的字不成笔画,横不横,竖不竖,东倒西歪,不成结构,不成比例,很难辨认;有的把字写得毫无章法,一片黑糊糊,竖不成行,横不成列,密密麻麻,令人心烦。
要培养孩子书写技能,应从一年级扎实地抓起来。第一阶段,注意坐的姿势,握笔的方法,练习本放的位置,以及字本身的组成因素,“一笔一画”地写。第二阶段,注意整个字的结构,但并不是看一笔写一笔,而是统观整个字的布局,了然于目。合体字的结构形态,主要有七种: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品字结构。对所要写的字,属哪一结构,心中要有数,意识要清楚。第三阶段,要求书写比较流畅,书写技能达到自动化,一次能写整个句子。注意力不在每个字书写技能本身,而是照顾到字与字之间排列是否整齐,间隔是否适中,大小是否匀称。
除了教学生学会识字以外,还要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能逐渐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学习“林”字时,可谈到森林资源的保护,渗透环保意识;学习“时”字时,可谈到时间的珍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激发了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学生就一定会牢固地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重视阅读教学:
语感是一种语言的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低年级阶段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地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创设情境对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非常有帮助。因为每篇课文都是由一个个情境组成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都是在这些情境中进行的。如果能再现这些情境,就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的学习。 1、可以用直观的形式把课文内容同相应的事物建立联系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等。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 比如在教学《草原的早晨》这一课中,“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借助录象,让小朋友通过画面来感受,比教师讲解的效果好的多。
2、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是同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对于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是如此。比如,在《放小鸟》这一课,为了体会“我”放小鸟的决心,我就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小鸟渴望回到妈妈怀抱的思想感情,从而坚定了“我”放小鸟的决心,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比较到位。
3、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前面提到的是读中培养语感。而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具体应用。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教学中,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还要动笔写一写。引导学生感悟,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点滴积累,不断在实践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做好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