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宁 市 伊 北 煤 矿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 制 人:刘亚军 编 制 单 位:技术、地测部 完 成 时 间:2014年6月15日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矿区概述
1、矿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及交通条件
该矿位于界梁子沟内,向北8km有简易公路与乌伊公路相通,沿乌伊公路向东至伊宁市,向西经清水河可至霍城和霍尔果斯口岸。伊宁市有公路直通哈斯克斯坦的潘菲洛夫,伊宁市有民航班机通往乌鲁木齐,交通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井田拐点坐标
拐点 1 2 3 4 5 X 4876447.61 4876158.61 4874749.64 4875007.63 4875781.62 Y 27508957.65 27509920.64 27509920.64 27508851.65 27508758.66 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3年2月7日颁发该矿井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证号:(新)MK安许证字【2013】203G1Y1; 主要负责人:贾可珍 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范围:煤炭开采
有效期限:2013年2月7日~2015年12月18日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山前丘陵地带,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950m—+750m之间,相对高差200m左右,地表起伏变化较大。地表多被风成黄土及亚砂土覆盖,局部可见基岩出露。
该矿内无地表水系,仅有因大气降水形成的冲沟,界梁子沟位于矿区的西部,在每年6—8月份的雨季可形成短暂水流,平时无流水。
第三节 气象、水文
矿区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来自西北部的干旱风和寒流多被北部的安达斯山所阻隔,从而使本区气候湿润,夏季不热,冬季不寒。最高气温在7—8月份,一般为22.6—23.5℃,最高可达36.7℃。最低气温多在12月至翌年元月,平均温度零下9.4℃,年平均气温
7.2—10.8℃,相对湿度为50%—76%,年平均降水量428.1mm,年平均蒸发量为2361.8mm。全年无霜期约114—189天,最大冻土深度达0.86—1.18m。全年风力一般不大,大风期多集中在4至10月间,以偏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达24m/s。】
第四节 地震
1该区地震裂度为七度。 2主要自然灾害
3根据地质报告,该矿井无大的自然灾害 4现有水、电源情况
生活及工业用水由伊宁市界梁子66团水站抽取地下水供应,运距约15km。矿井供电电源可选择双回路,第一回路引自北山坡110变电站,以35Kv向矿井供电。第二回路引自霍城县供电公司界梁子变电站,以10 Kv向矿井供电,电源可靠。
第五节 井田面积及火区、小窑分布和矿井开采现状情况 本矿采空区现已及时封闭,目前采空区内无火区,井田中部有伊宁市化肥厂老空区,矿井现开采B5煤层,B5煤层716米以上水平已基本采空。
第六节 井田地质
一、矿区地质 A、矿区地层
矿区位于干沟向斜南翼、界梁子背斜两翼中段,出露的地层有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1、侏罗系:
(1)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该组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地层厚度约434m,含煤11层。根据岩性特征和煤层分布特征,将其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下段(J1b1):该段地层厚度146.55m,含煤5层,统称A组煤,由下向上编号为A1、A2、A3、A4、A5煤层。该段上部23m不含煤,其岩性为浅灰色砂岩,中部为含煤段,煤层厚75m,煤层最大间距小于20m。煤层顶底板岩石为黑色泥岩。
上段(J1b2):该段上部以灰绿色、浅灰色粉砂岩为主,夹薄层菱铁质粉砂岩,不含煤;中部含煤6层,统称B组煤,由下向上编号为B1、B2、B3、B4、B5、B6,煤层之间以灰色粉砂岩为标志层,底部为30m厚的灰白色砂砾岩。该段地层厚287.57m。
(2)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分布于矿区中北部,该组中、上部以灰绿色、浅绿色粉砂岩为主,夹少量厚层状细砂岩和中砂岩;下部以浅灰色中砂岩为主,局部变为含砾中砂岩,低界为褐黄色厚层状中砂岩,厚度约260m,含煤7层,由下向上编号为B7—B13煤层,属典型的浅水湖泊—湖泊三角洲相沉积。
2、上第三系
仅在北部出露,岩性为砂岩、砂砾岩、少量粉砂岩,呈褐黄、浅灰黄色,厚度仅数米。本矿区内未见下第三系。
3、第四系
以风积黄土为主的下更新统,可视厚度为20m左右,岩性主要为亚砂土—亚粘土。可冲洪积为主的全新统,厚度10m左右,岩性多为砂土、亚砂土及各种砾级的砾石组成。
B、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干沟向斜南翼、窄梁子背斜中段,该背斜轴部在矿区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伊宁市伊北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