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二维码在档案信息智能检索中的应用(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从现阶段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对依托二维码技术构建档案信息智能检索系统的功能模块,有以下几点设计要领可资参考和借鉴:

3.1 准备环节

3.1.1 硬件配置

在运用手机二维码查档之前,首先要确认硬件和软件条件是否与二维码相匹配。目前,凡带有摄像头的移动设备都可成为移动查档的硬件设备,除二维码扫描枪外,手机、安卓智能平板或Apple iTouch/iPad等设备都能实现移动查档。

图1 二维码档案智能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图

3.1.2 软件模块

(1)归档文件二维码生成。首先要对原有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应修改(嵌入归档二维码自动生成模块),将档案编目信息存储于二维码之中,并提供相关检索入口供用户检索查询。其次制作二维码档案除可自己编制软件外,还可利用网上免费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如Psytec QR Code Editor等),直接生成所需的二维码。将这类二维码生成程序嵌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后,各类实体档案将无须再由人工加盖归档章和填写相关内容,只需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的二维码打印出来并粘贴在实体档案上即可。三是流通环节的任何用户,只要使用

二维码扫描枪或装有二维码识别软件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便捷地读出所需的档案信息内容。此举是开通纸质档案与其对应电子文件的连接通道,且对化解手工操作的种种不便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用户身份二维码生成。按照上述的同样原理,首先对原有档案馆自动化系统中的用户数据,采用短信确认码认证绑定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数字档案馆账户;其次在用户账号注册成功后,由系统将用户信息生成为唯一可识别的手机二维码,并以短/彩信的形式将该二维码发送至用户手机,让用户存储为身份标识;三是用户身份标识只需在身份认证的功能和流程中出示,平台在接收到用户手机二维条码后,通过解码获取用户信息,并与平台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信息进行判断,进而建立起用户身份验证确认机制。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用手机认证识别外,还可将用户身份二维码嵌入“校园一卡通”,方便用户使用。

(3)开发APP“掌上档案馆”。档案馆开发并拥有自己的APP移动客户端后,用户只要在手机或其他各类移动设备中下载安装即可开通使用。用户启动“掌上档案馆”上网时,无需学习客户端软件的操作,只需通过简单注册,系统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即刻可为用户创建一个数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便能让丰富的档案信息随手可得。

3.2 检索环节

对嵌入二维码的档案信息,只需使用二维码扫描枪或智能手机等通用设备即可实现“即扫即得”。但对借阅者的身份识别、档案借阅管理等一系列智能检索功能的形成,关键要解决好检索环节的协调运行机制。如信息检索机制模块的制作,应将用户查档的具体检索过程简化为以下步骤:启动APP移动客户端→弹出功能界面→用户点击“扫码查档”(软件自动开启移动设备摄像头)→软件提示用户将二维码置于屏幕方框内→按扫描提示将摄像头对准想要查询的二维码图片→二维码识别成功后跳转至对应界面→显示档案信息全文(图片信息或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3.3 借阅环节

实体档案借阅环节的解决方案:一是用户通过检索进入所需档案信息界面

后,即可查看详情;二是用户点击“借阅”按钮并将所需档案放入“借阅车”,即可提交借阅档案实体的请求;三是档案管理员确认用户身份,并根据用户在线提交的借档请求快速调取档案实体。归还实体档案时,使用二维码扫描枪或其他移动设备扫描档案上的二维码标签,由程序进行智能判断,获取数据库中“借档清单”的相关信息,就可快速归还实体档案。在享受“二维码+快捷查档”带来便捷检索服务的同时,档案管理者要有良好的账户管理习惯,尽量每天联网核对一次查询记录,检查是否有误操作或到期的订单。

4. 运用二维码技术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运用二维码技术创新档案信息智能检索模式时,需要高度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关于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二维码虽然制作得十分“完美”,但对肉眼看上去一片“混乱”的图形符号,只需用专业识别软件就可立刻被破解。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实名制火车票泄露用户信息一事,充分说明了将二维码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发展技术,杜绝安全隐患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方案是:凡有密级的档案,必须对其二维码进行加密,并养成更新密码的良好习惯,使网站下载的“解码软件”无法进行破解。

其次,关于数据标准的潜在风险。在软件方面,码制标准的不统一也是束缚二维码技术在档案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值得指出的是,掣肘档案信息化的并非是技术,而在于政策法规领域对数据标准化的制度。图书馆行业早已成熟应用了一维码技术,继2007年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与国际接轨同步升位之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持的《出版物二维码第一部分:图书二维码》标准已形成草案,标准规定了图书二维码的数据格式、数据内容、码结构以及印刷位置,可适用于依法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出版者出版的图书[4]。目前,图书馆行业正积极应用二维码技术实现新的升级改造,而档案业界若不及时跟上,又将远远落伍。在此,我们呼吁相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管理作用,加快推动档案二维码行业标准的制定,尽快使档案行业拥有标准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促使二维码技术应用模式能够符合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要求。

第三,政府及其档案主管部门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出台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以规划引领发展,以制度规范发展,尤其要统筹谋划、统一部署推广应用档案新兴信息技术工作,制定激励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档案新兴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当前,档案机构特别是高校档案馆(部门)应高度关注二维码技术应用的发展动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档案二维码应用的途径与措施。

5. 结语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尤其是日新月异的云计算等新兴科技的不断发展,给档案业界提出了诸多严峻的命题。面对挑战,适者生存,只有因势而变,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二维码作为物联网实现过程中信息识别领域最基本和关键的技术之一,既为高校档案馆移动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档案信息检索系统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尤其应当看到,随着3G、4G和WiFi网络的广泛普及以及相关智能检索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二维码技术打造的“立体档案”,既可促进用户与档案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是档案业与物联网融为一体的基础所在。因此,有着丰富档案数据资源的高校档案馆,要高度关注智能信息检索引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积极投身于实践之中,不断创新档案服务,大力提升档案服务技能水平,力争走在信息化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吴楣.从“跨界”到“无界”——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全媒体传播模式探索及展望[J].今传媒,2012(4)。

[2]百度文库.四大主流手机系统简

介.(2012-01-02).[2012-06-19].http://wenku.http://www.njliaohua.com//view/0909a6a60029bd64783e2cda.html。

[3]高宏伟.天津市档案馆积极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N].中国档案报,2012-07-20(A1)。

[4]周喆.二维码在图书借还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0(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维码在档案信息智能检索中的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

二维码在档案信息智能检索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82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