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二维码在档案信息智能检索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二维码在档案信息智能检索中的应用

张倩

? 2013-04-19 15:46:29 来源:《档案与建设》(南京)2012年9期

【作者简介】张倩,女,1979年生,南京艺术学院综合档案室主任,馆员,现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职攻读档案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南京210013)。

【内容提要】 文章依托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探索经验,结合高校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二维码的技术原理与功能、码制类型与特性,探讨其对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建设的应用价值,并提出运用二维码技术创新高校档案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策略与方法。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exploration experience in their practice,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giv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principles and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des, cod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inquires into the value of applic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Finally, this paper offers two-dimension cod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for University's archives.

【关 键 词】二维码/智能检索/档案管理Two-dimensional bar code/Intelligent retrieval/Archives management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迅速步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尤其是Web2.0、APP、物联网、二维码、云计算等新兴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涌现,让数字化、网络化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加速推动传统社会迈向智能社会。目前,人们对二维码这一专业术语虽较陌生,但细心留意则可发现,我

们的身边处处皆有二维码应用的实例,特别是掏手机“刷”条码获取信息的行为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引领人们享受智能化的便捷生活。本文借鉴二维码的基本理念与新兴技术,就创新高校档案智能检索应用模式,提出一些构想性的看法和建议。

1. 二维码的技术概念

二维码(Two-dimensional Bar Code),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实现过程中信息识别领域最基本和关键的技术之一。它可让任何信息都浓缩进智能化的“方块符号”之中,并可用移动设备从其密码符号中获取信息,在条码技术发展史上堪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维码,别称二维条码,也叫二维条形码。它是在传统一维码的基础上,采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在二维方向的平面上,按照一定规律分布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其主要技术特性:可在纵横两个方向存储信息,具有面积小、信息量大、自动识别率和信息处理稳定性高、防伪性强等优势。

2. 二维码技术对高校档案信息智能检索系统建设的应用价值

二维码的核心价值在于:可将虚拟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多种技术集成于一系列创新方案之中,使数字档案智能管理平台快速转变为服务,并无缝过渡到“档案云”端上,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1 借助二维码存储容量大的优势,推动数字档案馆转型升级

二维码面世以来,几乎针对一维码的所有缺点都作了技术改良或革新,对档案信息管理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昭示了美好的前景。例如:二维码将每平方英寸的信息存储容量(信息密度)作为衡量性能的第一重要参数,改变了一维码只能横向记录信息的弊端,实现了横向与纵向皆可记录信息的重大突破,使储存信息总量超出了两倍,最高可达1850个字符或2710个数字或554个汉字;二维码既可表达文字信息,又能整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元化的信息;二维码与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手段的结合,不仅使传播条码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突破,而且为实现全形态、全天候、全方位的“全媒体”传播展示了新的契机[1]。上述技术的改

进和创新,正是建立“二维码档案馆”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二维码图书馆”的实践告诉我们,运用二维码技术创新数字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技术性障碍。因此,将数字档案改造为集网络视频、移动视频等各类新媒体技术和终端于一体的全媒体形态,通过吸纳各种新媒体和终端的技术长处,突破传统媒体平面静态呈现信息的弊端,推进档案信息由传统介质存储向“档案+视频+网站”的全媒体转型,并以实现“纸媒+电脑屏+手机屏”三合一的全媒体模式为目标,创建档案一站式检索通道,完善档案智能服务平台,将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平滑过渡转型到“档案云”平台上,不仅有利于满足用户迅速、便捷获取或传播信息的需要,而且丰富、动态的全形态档案阅读体验将进一步增强客户端服务的黏度,不断提升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

2.2 发挥二维码智能检索的优势,加快“档案馆2.0”建设步伐

二维码具有“阅读引擎”功能,这种信息智能获取技术可提供纸质媒体与网络图文、音频、视频的直接连接。目前,基于智能手机应用商店里的APP——二维码识读软件,网上已可免费下载(如“我查查”、“快拍二维码”等),这不仅有利于加快传统档案馆向“二维码档案馆”转型的步伐,也有利于快速形成“人人用得起,人人学得会”的新局面。随着二维码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不断进步与优化,基于二维码的应用类型会产生更多新颖的模式,应用手段也会更加多样化,这是深度开发档案信息智能检索平台的良好机遇。笔者认为,档案馆的存在价值,最终应当体现在公众是否能够利用到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因此,假若二维码检索端口的嵌入成为现实,在整合BLOG、RSS、TAG、WIKI、SNS等一系列新颖服务技术和模式构成“档案馆2.0”的基础上,借助云计算平台的强大功能,进一步优化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促进广播、电视、音像、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的业务融合,既有利于尽快形成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也有利于加快“二维码档案馆”建设的步伐,让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类终端均可价廉物美、便捷愉悦地获取信息,真正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之“5W”目标。

2.3 利用二维码设备通用性强的优势,大力提升档案查询精准化水平

首先,在二维码模式下,设备的通用性将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其通用性具体可体现为“四个通用”:一是功能的通用,即用户利用一个搜索端口就可

完成所有功能,实现“一站式跨库检索”,不仅可以轻松访问档案馆的多媒体档案信息资源,还能便捷订阅自己关注的内容。二是终端的通用,即搜索行为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上,搜索结果的传递方式将更加多元化。除智能手机外,安卓智能平板或Apple iTouch/iPad等设备都能实现移动检索,且可兼容APP版本(安卓系统版本Android、苹果系统版本IOS、塞班系统版本Symbian、微软版本Windows phone[2])。三是操作方式的通用,即高度可定制的界面可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四是搜索结果的通用,即搜索结果的展现方式将更为丰富。引入二维码技术,将使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利于拉近用户与档案信息平台的距离。

其次,二维码具有信息唯一性的特征,能够大大提升档案信息搜索的精准率。二维码类似于全媒体传播的一个数字化引擎,它既能为用户提供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而且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检索途径。运用二维码智能检索技术具有信息唯一性优势,让档案信息实现准确定位,既可解决档案传统编号方式不直观、难查询等问题,还可引导用户精确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

第三,二维码容错能力较强,且可加密提高安全性。二维码在码制设计时,专门嵌入了纠错功能,即通过校正复杂运算,可自动让错误信息得以纠正。二维码的纠错机制,不仅可使其成为一种可靠的信息存储和识别的方法,而且具有极端情况下仍可正确识读的优势(二维码即使被穿孔或污损,损坏率只要不超过50%,仍可识读)。更为重要的是,二维码进一步强化了加密功能,其保密性比一维码要强很多。二维码加密功能的增强,正是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最为需要的关键性技术。

2.4 发掘二维码可互动机制的优势,拓展档案信息个性化定制服务功能

充分发掘二维码的可互动功能,让受众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文字等信息嵌入二维码,这既能不断丰富信息源,又有利于凸显个性化服务,使互动机制得以高度人性化。因此,高校档案馆可以考虑将本校的Logo等象征性图标融入二维码图形之中,大力提高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功能,以利更完美地彰显本校特色的档案信息服务。此外,利用二维码的可互动机制开发信息交流平台,让受众在智能信息平台上一边看档案资料,一边对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交流,使受众在增加阅读互动性、趣味性、时尚性的同时,迅速、精准地采集到社会各界的反馈信

息,以利不断提高档案馆与受众的互动功能。

2.5 彰显二维码节能环保的优势,节约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档案馆转型中起着催化作用,其不仅有利于创新档案馆的智能化管理模式,而且有利于增强数据档案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和扩展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天津市档案馆已构建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档案库房管理系统[3]。与RFID(信息识别领域的另一种最基本和关键的技术)相比,二维码最大的优势在于节能环保、成本较低、稳定性强,尤其适合中小型档案馆、档案室应用。此外,二维码的制作较为简单,且对印刷要求不高,普通打印机就可打印,尤其是在线的二维码信息只需扫码就可获得。为此,建立“二维码档案馆”,既不需要为一个微小的流程调整、一项新业务需求的增加而向软件供应商就软件修改或者升级支付大笔的资金,又能快速打造实用的低成本信息化平台,使档案管理者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展上。例如:深入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不断改进和创新各类应用服务;运用二维码互动平台,举办各类在线档案专题展览活动,开展各类档案信息专题学术研讨交流活动等,以期获得馆藏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双赢”之目的。

3. 档案馆运用二维码技术的策略与方法

已有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采用单一的APP只能解决一个环节,并不能给用户完整的解决方案。而要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必须有一个能将多种网络服务技术集成起来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从高校档案馆业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需求来看,应用二维码技术改造原有的档案数字服务平台,必须做出整体性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必须遵循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和少花钱、多办事的基本原则。就档案数字服务系统的基础业务平台改造而言,应坚持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为总体目标,以完善和创新归档文件智能编码、阅档者身份智能识别和档案信息智能检索、智能显示、智能取存等为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嵌入二维码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见图1),有针对性地提出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的技术创新措施,为实现从“布尔逻辑+关键词”的查询接口向二维码档案信息智能化管理的无缝过渡,提供扎实的基础条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维码在档案信息智能检索中的应用在线全文阅读。

二维码在档案信息智能检索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82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