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试试题(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定性。必要时应增加稠度、细度、密度和水化热试验。(2)粉煤灰。粉煤灰每天至少检查 1 次细度和需水量比。(3)砂石骨料。1)在筛分场每班检查 1 次各级骨料超逊径、含泥量、砂子的细度模数。2)在拌和厂检查砂子、小石的含水量、砂子的细度模数以及骨料的含泥量、超逊径。(4)外加剂。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试验认可。

21、砖墙面勾缝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答:(1)清除墙面上粘结的砂浆、泥浆和杂物等,并洒水润湿。(2)开凿瞎缝,并对缺棱掉角的部位用与墙面相同颜色的砂浆修补平整。(3)将脚手眼内清理干净并洒水润湿,用与原墙相同的砖补砌严密。砖墙面勾缝一般采用 1:1.5 水泥砂浆(水泥:细砂) 也可用砌筑砂浆,随砌随勾。 22、滑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滑板系统装置的三个组成部分:(1)模板系统:包括提升架、围圈、模板及加固、连接配件。(2)施工平台系统:包括工作平台、外圈走道、内外吊脚手架。(3)提升系统(以液压设备为例):包括千斤顶、油管、分油器、针形阀、控制台、支承杆及测量控制装置。

23、点焊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操作人员必须懂得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经考试合格后才准单独操作。2)工作前,应根据焊件的尺寸调好点焊机各个焊接参数(焊接电流、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 打开冷却水,进行试焊。试焊合格方可正式焊接成品。3)在调节焊接变压器档次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4)上电极的工作行程通过调节气缸下面的两个螺母来调整。 5)在点焊过程中发现质量不合格时,要及时调整处理: ①如果在焊点周围没有熔化金属挤出,出现未焊透现象时,可增大焊接电流。②出现过烧或过热,发脆的情况时,要减小焊接电流或缩短通电时间。③如果焊点的压入深度不够,就要增大电极压力。④焊点熔化金属飞溅,或者表面有“咬肉”烧伤现象时,要清洁电极和钢筋接触表面,并适当增大电极压力和减小焊接电流。 6)每班工作完毕,必须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24、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哪些?答:(1)装卸混凝土应有统一的联系和指挥信号。(2)自卸汽车向坑洼地点卸混凝土时,必须使后轮与坑边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防止塌方翻车。(3)卸完混凝土后,自卸装置应立即复原,不得边走边落。

25、墙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有哪些?答:(1)对于截面尺寸较大的墙体,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其方法同柱的振捣。对较窄或钢筋密集的混凝土墙,宜采用在模板外侧悬挂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其振捣深度约为 25cm。(2)遇有门窗洞口时应在两边同时对称振捣,不得用振捣棒棒头敲击预留孔洞模板、预埋件等。(3)当顶板与墙体整体现浇时,楼顶板端头部分的混凝土应单独浇筑,保证墙体的整体性。

26、土石坝的渗透观测项目有哪些? 答:土石坝渗透观测的项目有:浸润线、渗流量、绕坝渗流、坝基渗透压力和渗透水的透明度等。(1) 石坝浸润线观测: 果实测浸润线高于设计的浸润线,就降低了坝坡的稳定性,或者产生土体渗透破坏。土石坝浸润线观测的方法是在坝体上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横断面,埋设适当数量的测压管,通过测量测压管中的水位来获得浸润线的位置。(2)土石坝渗流量观测:在正常情况下,渗流量是随水库水位的升降而变化的,而且随着坝前泥沙的淤积,渗流量将会逐年减少。如发现突然增大时,应注意有无渗透破坏现象发生。(3)渗透水的透明度检定:正常情况,渗透水应是清澈透明的,当渗出浑水时,可能是土体渗透破坏的征兆,必须加以注意。(4)绕坝渗流观测和坝基渗透压力观测:绕坝渗流一般也是用测压管进行观测。测压管的布置以能绘出渗流等势线为原则。

27、如何预防土石坝裂缝?答:土坝裂缝的防治首先在于防。而土坝裂缝的预防措施,可归纳为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方面。即在设计时提出裂缝可能产生的部位,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在管理上加强养护,正确运用。 (1)设计阶段。大多数裂缝均由坝体或坝基的不均匀沉陷引起,故设计中,应考虑如何减小坝体的不均匀沉陷。如坝基中的软土层应预先挖除;湿陷性黄土应预先浸水,事先沉陷;坝体两端的山坡和台地应按具体条件开挖成较缓的边坡,切忌有倒坡和峭壁存在;与坝接触的刚性建筑物(如坝下涵洞、溢洪道、截水墙等) 应使其接触面有一定的正坡,减少坝体的不均匀沉陷,有利于坝体与刚性建筑物的结合;土坝与其它建筑物或岸坡的接合处应适当加厚粘土防渗体,防止裂缝贯穿防渗体;对坝体应根据土壤特性和碾压条件,选择合适的含水量和填筑标准。(2)施工阶段。施工必须按设计提出的要求进行,严格把握好清基、上坝土质、含水量、填筑层厚和碾压标准等各项施工质量,妥善处理划块填筑的接缝,施工停歇期较长时,粘性土的填筑面应铺设临时砂土或松土保护层,复填时应清除保护层、刨松填筑面,注意新老面的结合,防止填筑面的干缩。(3)管理运行阶段。在运行管理期间,首先应按日常维护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养护,其次需特别注意库水位的升降速度,即首次蓄水应逐年分期提高库水位,以防止因突然增加荷载和湿陷产生裂缝;正常供水期要限制库水位的下降速度,防止因库水位骤降而导致迎水坡产生滑坡裂缝。

16

28、土石坝裂缝处理后如何进行土料回填?答:(1)回填前应检查坑槽周围的含水量,如偏干则应将表面洒水湿润;如土体过湿或冰冻,应清除后,再回填。(2)回填时,应将坑槽的阶梯逐层削成斜坡,并将结合面刨毛、洒水,要特别注意边脚处的夯实质量。(3)回填土料应根据坝体土料和裂缝性质选用,并作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对沉陷裂缝应选用塑性较大的土料,控制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 1%~2%;对于滑坡、干缩和冰冻裂缝的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应等于或低于最优含水量 1%~2%。回填土料的干容重,应稍大于原坝体的干容重。对坝体挖出的土料,亦须经试验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对于较小裂缝,可用和原坝体相同的土料回填。(4)回填的土料应分层夯实,层厚以 10~15cm 为宜,压实厚度为填土厚度的 2/3,夯实工具按工作面大小选用,可采用人工夯实或机械碾压。

29、渠系建筑物如何进行日常养护?答:渠道上的主要建筑物有渡槽、倒虹吸、隧洞、涵洞、跌水、桥梁、各种闸及量水设备等。其一般养护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主要建筑物应建立检查养护制度及操作规程,随时进行检查,并认真加以记录,如发现问题,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处理。(2)在配水枢纽的边墙、闸门上及大渡槽、大倒虹吸的入口处,必须标出最高水位,放水时严禁超过最高水位。(3)禁止在建筑物附近进行爆破,200m 以内不准用炸药炸岩石。(4)禁止在建筑物上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重物,禁止在建筑物周围取土、挖坑等。(5)经常检查建筑物有无沉陷、裂缝、漏水、变形、冲刷、淤积等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6)建筑物附近根据管理需要,均应划定管理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7)建筑物的有关照明、通讯及有关保护设施应保证完好无损。

30、渠道产生冲刷的原因有哪些?答:(1)因渠道设计问题,造成渠道流速超过渠道不冲流速,导致渠道冲刷时,可采取建跌水、陡坡、砌石护坡护底等办法,调整渠道纵坡,减缓流速,达到不冲的目的。(2)渠道土质不好,施工质量差,引起大范围的冲刷时,可采取夯实渠床或渠道衬砌措施,以防止冲刷。(3)渠道弯曲过急、水流不顺,造成凹岸冲刷时,根治办法是:如地形条件许可,可裁弯取直,加大弯曲半径,使水流平缓顺直。或在冲刷段用浆砌石或混凝土衬砌。(4)渠道管理运用不善,流量猛增猛减,流水淘刷或其他漂浮物撞击渠坡时,可从加强管理入手,避免流量猛增猛减,消除漂浮物。 31、造成坝身渗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1)坝身尺寸单薄,特别是塑性斜墙或心墙厚度不够,使渗流水力坡降过大, 成斜墙或心墙被渗流击穿而引起坝体渗漏。(2)排水体在施工时末按设计要求选用反滤料或铺设的反滤料层间混乱, 至被削坡 的弃土或者因下游洪水倒灌带来的泥沙堵塞等原因,造成坝后排水体失效,而引起浸润线 抬高。也有因排水体设计断面太小,排水体顶部不够高,导致渗水从排水体上部逸出坝坡。(3)坝体施工质量差,如土料含砂砾太多,透水性过大,或者在分层填筑时已压实的土层表面未经刨毛处理,致使上下土层结合不良;或铺土层过厚,碾压不实;或分区填筑的结合部少压或漏压等,施工过程中在坝体内形成簿弱夹层和漏水通道,从而造成渗水从下游坡逸出,形成散浸或集中渗漏。(4)坝体不均匀沉陷引起横向裂缝;或坝体与两岸接头不好而形成渗漏途径;或坝下压力涵管断裂,在渗流的作用下,发展成管涌或集中渗漏的通道。(5)管理工作中,对白蚁、獾、鼠等动物在坝体内的孔穴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以致发展成为集中渗漏通道。(6)冬季施工中,填土碾压前冻土层没有彻底处理,或把大量冻土填入坝内,形成软弱夹层,发展成坝体渗漏的通道。 32、如何用导渗法处理土石坝的渗漏?答:导渗则为“下排”措施。主要针对巳经进入坝体的渗水,通过改善和加强坝体排渗能力, 渗水在不致引起渗透破坏的条件下,安全通畅地排出坝外。按具体不同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导渗沟法。当坝体散浸不严重,不致引起坝坡失稳时,可在下游坝坡上采用导渗沟法处理。导渗沟在平面上可布置成垂直坝轴线的沟或人字形沟,也可布置成两者结合的 Y 形沟。三种形式相比,渗漏不十分严重的坝体,常用 I 型导渗沟;当坝坡、岸坡散浸面积分布较广,且逸出点较高时,可采有 Y 型导渗沟;而当散浸相对较严重,且面积较大的坝坡及岸坡,则需用 W 型导渗沟。(2)导渗砂槽法。对局部浸润线逸出点较高和坝坡渗漏较严重,而坝坡又较缓,且具有褥垫式滤水设施的坝段,可用导渗砂槽处理。它具有较好的导渗性能,对降低坝体浸润线效果亦比较明显。(3)导渗培厚法。当坝体散浸严重,出现大面积渗漏,渗水又在排水设施以上出逸,坝身单薄,坝坡较陡,且要求在处理坝面渗水的同时增加下游坝坡稳定性时,可采用导渗培厚法。导渗培厚即在下游坝坡贴一层砂壳,再培厚坝身断面。这样,一可导渗排水,二可增加坝坡稳定。不过,需要注意新老排水设施的连接,确保排水设备有效和畅通,达到导渗培厚的目的。

33、土石坝绕坝渗漏的原因有哪些?答:水库的蓄水绕过土坝两岸坡或沿坝岸结合面渗向下游的现象,称为绕坝渗漏。绕坝渗漏将使坝端部分坝体内浸润线抬高,岸坡背后出现阴湿、软化和集中渗漏,甚至引起岸坡塌陷和滑坡,直接危及土坝安全。产生绕坝渗漏的主要原因如下。(1)两岸地质条件过差。如两岸岸坡覆盖层单薄,且有

17

砂砾和卵石透水层,坡积层太厚,且为含石块泥土;风化岩层过深,透水性大;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以及有断层、岩溶、井泉等不利地质条件,而施工中未能妥善处理,极易造成绕坝渗漏。(2)坝岸接头防渗措施不当。由于对两岸地质条件缺乏深入的了解,未能提出合理的防渗措施,从而不进行防渗处理,或盲目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截水槽方案,不但没有切入不透水层,反而挖穿了透水性较小的天然铺盖,暴露出内部强透水层,加剧了绕坝渗漏。(3)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中由于开挖困难或工期紧迫等原因,未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岸坡段坝基清基不彻底,坝端岸坡开挖过陡,截水槽回填质量较差等,均将影响坝岸结合质量,形成绕坝渗漏。(4)因施工期任意在坝端上游岸坡取土或蓄水后风浪的不断淘刷,破坏了上游岸坡的天然铺盖,增大了岸坡土层的渗透系数,缩短了渗透途径,增加了渗透坡降,造成绕坝渗漏。(5)喀斯特、生物洞穴以及植物根茎腐烂后形成的孔洞,亦会造成绕坝渗漏。

34、如何抢护土石坝滑坡?答:当发现滑坡征兆后,应根据情况进行判断,若还有一定的抢护时间,则应竭尽全力进行抢护。抢护就是采取临时性的局部紧急措施,排除滑坡的形成条件,从而使滑坡不继续发展,并使得坝坡逐步稳定。其主要措施如下:(1)改善运用条件。例如在水库水位下降时发现上游坡有弧形裂缝或纵向裂缝时;应立即停止放水或减小放水量以减小降落速度,防止上游坡滑坡。当坝身浸润线太高,可能危及下游坝坡稳定时,应降低水库运行水位和下游水位,以保安全。当施工期孔隙水压力过高可能危及坝坡稳定时,应暂时停止填筑或降低填筑速度。(2)防止雨水入渗。导走坝外地面径流,将坝面径流排至可能滑坡范围之外。做好裂缝防护,避免雨水灌入,并防止冰冻、干缩等。(3)坡脚压透水盖重,以增加抗滑力并排出渗水。(4)在保证土石坝有足够挡水断面的前提下,亦可采取上部削土减载的措施。

35、土石坝护坡破坏的类型及原因有哪些?答:常见护坡破坏的类型有:脱落破坏、塌陷破坏、崩塌破坏、滑动破坏、挤压破坏、鼓胀破坏、溶蚀破坏等。护坡的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观察和归纳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由于护坡块石设计标准偏低或施工用料选择不严,块石重量不够,粒径小,厚度薄。有的选用石料风化严重。在风浪的冲击下,护坡产生脱落,垫层被掏刷,上部护坡因失去支撑而产生崩塌和滑移。(2)护坡的底端和护坡的转折处未设基脚,结构不合理或深度不够,在风浪作用下基脚被淘刷,护坡会失去支撑而产生滑移破坏。(3) 筑质量差。 筑块石时, 石上下竖向缝口没有错开,出现通缝,这样砌筑就失去了块石互相连锁的作用。块石砌筑的缝隙较大,底部架空,搭接不牢。受到风浪掏刷,块石极易松动脱出,遭到破坏。(4)没有垫层或垫层级配不好。护坡垫层材料选择不严格,未按反滤原则设计施工,级配不好,层间系数大(D50/d50>10)起不到反滤作用。在风浪作用下,细粒在层间流失,护坡被淘空,引起护坡破坏。(5)在严寒地区,冻胀使护坡拱起,冻土融化,坝土松软,使护坡架空;水库表面冰盖与护坡冻结在一起,冰温升降对护坡产生推拉力,使护坡破坏。(6)在土坝运用中,水位骤降和遭遇地震,均易造成护坡滑坡的险情。

36、什么叫设防水位?答:洪水上涨至堤脚时的水位,称为设防水位。此时标志堤防开始承受洪水的威胁,需要开始布置一定的人员进行巡查防守,并根据水情预报进一步做好防汛组织工作,以防御更大洪水。

37、什么叫管涌?答:堤身或堤基在汛期高水位时, 性土在渗流作用下被水流不断带走,形成管状渗流通道的现象。

38、散浸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答: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下游坡及附近地面,土壤潮湿或有水流渗出的现象,称为散浸。散浸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为管涌、滑坡,甚至发生漏洞等险情。出现散浸的主要原因如下。(1)堤(坝)身修筑质量不好。(2)堤(坝)身单薄,断面不足,浸润线可能在下游坡出逸。(3)堤身土质多砂,透水性大,迎水坡面无透水性小的粘土截渗层。(4)堤(坝)浸水时间长,堤(坝)身土壤饱和。 39、滑坡裂缝与纵向裂缝的区别有哪些?答:(1)纵向沉陷缝一般接近于直线,垂直向下延伸;而滑坡裂缝一般呈弧形,向坝脚延伸。(2)纵向沉陷缝发展过程缓慢,随土体固结到一定程度而停止,而滑坡裂缝初期较慢,当滑坡体失稳后突然加快,如图 4-17所示。(3)纵向沉陷缝,缝宽为几毫米至几十毫米,错距不超过30cm,而滑坡裂缝的宽度可达 lm 以上,错距可达数米。(4)滑坡裂缝发展到后期,在相应部位的坝面或坝基上有带状或椭圆形隆起,而沉陷缝不明显。

40、为了使巡堤查险顺利进行,保证防汛安全,制定严格的制度。一般有哪些工作制度?答:(1)巡查制度。巡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坚守阵地,严格按照巡堤查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巡查。(2)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应紧密衔接,上一班人员必须向下一班人员交待水情、工程情况、工具物料情况,以及需要注意和尚待查清的问题。必要时可共同巡查一次。(3)值班制度。防汛各级指挥人员必须轮流值班,坚守岗位,随时了解辖区有关情况,作好记录,及时向上汇报和向下传递情况。(4)汇报制度。交接班时,班(组)长要向负责防守的值班干部汇报

18

巡查情况。值班干部如无特殊情况亦要逐日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巡查情况。如有特殊情况要随时汇报。(5)请假制度。上堤防守人员要严格遵守防汛纪律。不得擅自离开防守现场,必需离开时需请假,并在获同意后安排好接班人员方可离开。(6)奖惩制度。防汛人员上堤后要经常进行检查评比。对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好的要表扬,做出显著贡献的要给予奖励;对不负责任的要批评教育;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41、出现洪水漫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土质堤坝是散粒体结构,洪水漫顶极易引起溃坝事故。出现洪水漫顶的主要原因如下。(1)上游发生特大洪水,或分洪未达到预期效果,来水超过堤坝设计标准,水位高于堤坝顶。(2)在设计时,对波浪计算的成果与实际不符,致使在最高水位时漫顶。(3)施工中堤坝均未达到设计高程,或由于地基软弱,填土夯压不实,以致产生过大的沉陷量,使堤坝顶低于设计值。(4)水库溢洪道、泄洪洞尺寸偏小或有堵塞。(5)河道内有阻水障碍物,洪水渲泄不畅,水位壅高,或因淤积严重过水断面减小,相应抬高水位。

42、子堤型式有哪几种?答:子堤型式由物料条件、原堤(坝)顶的宽窄及风浪大小来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1)土料子堤。采用土料分层填筑夯实而成。子堤一般顶宽不小于0.6m,上下游坡不小于 1:1。(2)土袋子堤。由草袋、塑料袋、麻袋等装土填筑,并在土袋背面填土分层夯实而成。(3)单层木板(或埽捆)子堤。在缺乏土料,风浪较大,堤(坝)顶较窄,洪水即将漫顶的紧急情况下,可先打一排木桩,桩长 1.5~2.0m,入土 0.5~1.0m,桩距 1.0m,再在木桩后用钉子或铅丝将单层木板或预制埽捆(长2~3m、直径0.3m)固于木桩上。在木板或埽捆后面填土分层夯实筑成子堤。(4)双层木板(或埽捆)子堤。在当地土料缺乏、堤坝顶窄和风浪大的情况下,可在堤(坝)顶两侧打木桩,然后在木桩内壁各钉木板或埽捆,中间填土夯实而成。(5)利用防浪墙抢筑子堤。当坝顶设有防浪墙时,可在防浪墙的背水面堆土夯实,或用土袋铺砌而成子堤。 43、堤防日常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不得在坝面上种植树木、农作物,严禁放牧、铲草皮以及搬动护坡的砂石材料,以防止水土流失、坝面干裂和出现其它损害。(2)经常保持坝顶、坝坡、戗台、防浪墙的完整,对表面的坍塌、隆起、细微裂缝,雨水冲沟、蚁穴兽洞,应加强检查,及时养护修理。护坡砌石如有松动、风化、冻毁或被风浪冲击损坏,应及时更新修复,保证坝面完整清洁、坝体轮廓清楚。(3)严禁在坝顶、坝坡及戗台上堆放重物,建筑房屋,敷设水管,行驶重量、振动较大的机械车辆,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或滑坡破坏。(4)在对土石坝安全有影响的范围内,不准任意挖坑、建塘、打井、爆破、炸鱼或进行其它对工程有害的活动,以免造成土坝裂缝、滑坡和渗漏。(5)不得利用护坡作装卸码头,靠近护坡不得停泊船只、木筏,更不允许船只高速行驶,对坝前较大的飘浮物应及时打捞,以保护护坡的完整。(6)经常保持坝面和坝端山坡排水设施的完整,经常清淤,保证排水畅通。(7)在下游导渗设备上不能随意搬动砂、石材料以及打桩、钻孔等损坏工程结构的活动。并应避免河水倒灌和回流冲刷。(8)正确地控制库水位,务必使各时期水位及其降落速度符合设计要求,以免引起土坝上游坡滑坡。(9)注意各种观测仪器和其它设备的维护,如灯柱、线管、栏杆、标点盖等,应定期涂刷油漆,防锈防腐。

44、漏洞险情出险原因有哪些?答:背河堤坡或堤脚附近如果发生流水洞,流出浑水,也有时是先流清水,逐渐由清变浑,这就是严重的险情一漏洞。如果出现漏洞险情,不及时抢护往往很快就会导致堤坝的溃决。出现漏洞险情的主要原因如下。(1)堤(坝)身质量差,渗流集中,贯穿了堤(坝)身。(2)堤坝内存在隐患(如裂缝、洞穴、树根等),一旦水位涨高,渗水就会在隐患处流出。(3)散浸、管涌处理不及时,逐渐演变成为漏洞。 45、防止漫顶的措施有哪些?答:(1)加大泄洪能力,控制水位。加大泄洪能力是防止洪水漫顶,保证堤坝安全的措施之一、对于圩堤,要加强河道管理,事先清除河道阻水障碍物,增加河道泄洪能力。(2) 小来水流量。 游采用分洪截流措施, 小来水流量。(3)抢筑子堤,增加挡水高度。如泄水设施全部开放而水位仍迅速上涨,根据上游水情和预报,有可能出现洪水漫顶危险时,应及时抢筑子堤,增加堤坝挡水高程。填筑子堤,要全段同时进行,分层夯实。为使子堤与原堤结合良好,填筑前应预先清除堤坝顶的杂草、杂物,刨松表土,并在子堤中线处开一条深宽各为0.3m 的结合槽。 堤迎水坡脚一般距上游堤坝)约0.5~1.0m,或更小,子堤的取土地点一般应在堤(坝)脚20m 以外,以不影响工程安全和防汛交通。 46、土石坝的变形观测的内容有哪些?答:(1)水平位移观测:土石坝的水平位移观测通常是在坝顶和坝坡上的适当地点安设固定的位移标点,用测量仪器观测其位移变化。对于土石坝,主要是观测垂直于坝轴线方向的位移,因此一般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2)垂直位移(沉陷)观测:观测大坝的垂直位移是在大坝两岸不受坝体变形影响的地点设置水准基点或起测基点,并在坝体表面布设适当的垂直位移标点,然后定期用水准测量测定各标点的高程变化,即为该点的垂直位移。(3)土石坝的固结和孔隙水压力观测:(4)土石坝的裂缝观测:当坝体有裂缝

19

时,为了掌握其发展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对坝体安全的影响,以便进行有效处理,对裂缝应进行观测。土石坝裂缝的观测内容有裂缝的位置、走向、宽度、深度和延伸情况。观测成果需详加记录。 47、土石坝横向裂缝发生的常见部位有哪些?答:(1) 体沿坝轴线方向的不均匀沉陷。 身与岸坡接头坝段,河床与台地的交接处,涵洞的上部等,均由于不均匀沉陷,极易产生横向裂缝。(2) 基地质构造不同, 工开挖处理不当而产生横向裂缝。有压缩性大(如湿陷性黄土)的坝段,或坝基岩盘起伏不平,局部隆起,而施工中又未加处理,则相邻两部位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横向裂缝。(3)坝体与刚性建筑物结合处。坝体与刚性建筑物结合处往往会因为不均匀沉陷引起横向裂缝。坝体与溢洪道导墙连接的坝段就属于这种情况。(4)坝体分段施工的结合部位处理不当。在土石坝合龙的龙口坝段、施工时土料上坝线路、集中卸料点及分段施工的接头等处往往由于结合面坡度较陡,各段坝体碾压密实度不同甚至漏压而引起不均匀沉陷,产生横向裂缝。 48、坝下涵管产生管身断裂和漏水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地基不均匀沉陷。(2)集中荷载处未做结构上处理。(3)结构强度不够。(4)分缝距离过大或位置不当。(5)管内水流流态发生变化。(6)施工质量差。因施工质量差造成坝下涵管断裂和漏水也是比较多的。

49、堤防中的隐患通常有哪些?答:堤防中的隐患通常有:动物洞穴、白蚁穴、人为洞穴、暗沟、裂缝、腐木空穴、接触渗漏、堤基渗漏、堤内渊塘。

50、溢洪道的巡视检查主要有哪些内容?答: 1)检查溢洪道的闸墩、底板、边墙、胸墙、消力池、溢流堰等结构有无裂缝和损坏。2)检查两岸岩体是否稳定,坡顶排水系统是否完整,以防岩体崩坍而堵塞溢洪道,如发现有坍落的土石方,应立即清除。3)有闸门的溢洪道,在挡水期间要检查闸墩、边墙、底板等部位有无掺水现象;大风期间,要注意观察风浪对闸门的影响;冰冻地区,要注意冰盖对闸门的影响。4)泄洪期问应注意观察漂浮物的影响,防止漂浮物卡堵门槽;同时还要观察堰下和消力池的水流形态及陡槽水面曲线有无异常变化。5)溢洪后要及时检查进水渠段有无坍坑、崩岸,陡槽段有无磨损,底板是否被掀动,消能设施有无冲刷和空蚀以及下游冲刷坑的情况等。

51、多孔闸门如何进行运行?答:(1)多孔闸门若能全部同时启闭,尽量全部同时启闭,若不能全部同时启闭,应由中间孔依次向两边对称开启或由两端向中间依次对称关闭。(2)对上下双层孔口的闸门,应先开底层后开上层,关闭时顺序相反。(3)多孔闸门下泄小流量时,只有当水跃能控制在消力池内时,才允许开启部分闸孔。开启部分闸孔时,也应尽量考虑对称。(4)多孔闸门允许局部开启时,应先确定闸下分次允许增加的流量,然后,确定闸门分次启闭的高度。

52、启闭机如何进行日常养护?答:(1)启闭机的动力部分应保证有足够容量的电源,良好的供电质量;应保持电动机外壳上无灰尘污物,以利散热;应经常检查接线盒压线螺栓是否松动、烧伤,要保证润滑油脂填满轴承空腔的 1/2~2/3,脏了要更换。(2)电动机的主要操作设备如闸刀、开关等,应保持清洁、干净、触点良好,接线头连接可靠,电机的稳压、过载保护装置必须可靠。(3)电动部分的各类指示仪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保证指示正确。(4)启闭机的传动装置,润滑油料要充足,应及时更换变质润滑油和清洗加油设施。启闭机的制动器是启闭机的重要部件之一,要求动作灵活、制动准确,若发现闸门自动沉降,应立即对制动器进行彻底检查及修理。

53、巡堤查险制度有哪些?答:为了使巡堤查险顺利进行,保证防汛安全,须制定严格的制度。一般有以下的工作制度。(1)巡查制度。巡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坚守阵地,严格按照巡堤查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巡查。(2)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应紧密衔接,上一班人员必须向下一班人员交待水情、工程情况、工具物料情况,以及需要注意和尚待查清的问题。必要时可共同巡查一次。(3)值班制度。防汛各级指挥人员必须轮流值班,坚守岗位,随时了解辖区有关情况,作好记录,及时向上汇报和向下传递情况。(4)汇报制度。交接班时,班(组)长要向负责防守的值班干部汇报巡查情况。值班干部如无特殊情况亦要逐日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巡查情况。如有特殊情况要随时汇报。(5)请假制度。上堤防守人员要严格遵守防汛纪律。不得擅自离开防守现场,必需离开时需请假,并在获同意后安排好接班人员方可离开。(6)奖惩制度。防汛人员上堤后要经常进行检查评比。对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好的要表扬,做出显著贡献的要给予奖励;对不负责任的要批评教育;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54、如何用视准线法进行土石坝水平位移观测?答:土石坝的水平位移观测通常是在坝顶和坝坡上的适当地点安设固定的位移标点,用测量仪器观测其位移变化。对于土石坝,主要是观测垂直于坝轴线方向的位移,因此一般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对于较长的坝或折线型坝,则常用前方交会法或视准线法和前方交会法结合进行观测。用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试试题(4)在线全文阅读。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试试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61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