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一级建筑师复习6000题《作图部分》(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329. 人防工程房间门最近安全出口或至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的最大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间不可以开敞 室外疏散楼梯可代替室内疏散楼梯

距离医院为24米,旅馆为30米 351.Ⅰ类修车库不可以只设一个汽车疏散口 330.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人防工程房间的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最大距离15M 352.汽车库的外墙门窗的上方应设置防火挑檐。外墙的上下窗间墙高度不应小于1.2331.汽车、修车库、停车场的防火分类分为四类 米

建筑物内同时设汽车库和修车库时,其分类应按其类别较高的确定 353.人员出口与汽车疏散口应分开设置 332.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外7.5米,并在距出入口354.室内疏散楼梯应封闭梯段宽不小于1.1米 地下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45米

边线内2M处视点的120度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自动喷淋时不大于60米 底层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60米 汽车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做双车道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355.小汽车停放间距:车与车、车与墙0.5米;车与柱0.3米 位,不应设有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或存放的库房 356.Ⅲ、Ⅳ类修车库可只设一个汽车疏散口 333.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养老院组合建造 357.车长≤6米的汽车与汽车之间的间距应满足0.5米

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358.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停车辆不超过5辆时的停车库,可不设消防给水 334.屋顶停车场的防火分类,应按修车库的类别确定 359.超过四层的多层停车库,其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设水泵接合器 335.防火分类主要根据停车数量的多少来分: 360.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布置,且距离最近一排汽车和油库的距离

Ⅰ类 >300辆 Ⅱ类 151-300辆 Ⅲ类 50-150辆 最少为7-15米 Ⅳ类 <50辆 361.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及停车数量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开敞式车库除外),33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耐火等级分为三级 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应设自动报警和消防控制室

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分为一级 Ⅰ-Ⅲ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Ⅳ类汽车库、修车库的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37.汽车库可设在高层、多层民用建筑的底层或贴邻建造 362.城市是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338.汽车库内设修理车位时,停车部位与修理车位之间,应设防火隔墙 城市的产生受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及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39.车库不能与托幼园贴邻建造 363.春秋时期的《周礼2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340.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4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汽车库与其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364.农业社会时代的城市称为古代城市,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称为现代城市。

距不应小于10米 365.现代城时包含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社会行政三层意义。 342.只有一个双车道的汽车疏散出口的地下汽车库的最大允许停车位是100辆 366.城市定义: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空间形态、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居民大多数从事343.汽车库和修车库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但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地。

个以及库内停车位不超过50辆时可只设一个 367.城市是一定领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344.穿过车库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不应小于4M 产物,是一个社会化、多功能、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综合体。 345.多层停车库、地下停车库的外部出口至室内最远工作地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米 368.城市规划是为了城市社会的发展,对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及其时间顺序的安排的346.汽车库与建筑物相邻较高的一面外墙如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综合部署,是一门综合科学,是动态发展中的学科。 347.停车场的汽车宜分组布置,每组停车数量不宜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369.西方古代,公元前500年的希波丹姆模式提出了方格行的道路系统和广场在城

6M 中心的建设原则,(米列都城是完美的体现。 348.托幼所园养老院不应与汽车库组合建造 370.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最完整的古典

2

349.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多层汽车库2500M;地下或高层汽车建筑典籍,书中提出‘坚固、适用、美观’。

2

库2000M,自动灭火加倍 371.1889年,维也纳建筑师卡美洛西特出版《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力争从350.多层汽车库内: 美学和艺术的角度解决大城市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高度超过32米设防烟楼梯间 高度不超过24米设封闭楼372.近现代城市的两大设计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和“田园城市” 梯间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的改革方案有:托马斯2摩尔在16世纪提出的“乌托邦”

16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1, 康帕纳拉在1602年的著作《太阳城》

2, 傅立叶以名位“法朗吉”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的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3, 罗伯特2欧文在19世纪提出的建立“新协和村”

他们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并为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

1891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他的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城市部分有一系列同心圆和6条放

2

射线路组成,中心是20hm的公园,向外依次是公建、公园、商店、学校、住宅等,对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373.20世纪初,霍华德追随者恩维、美国规划师惠依顿提出了建立卫星城的理论,

第一代是居住性的卧城,第二代是半独立性的卫星城,二战后,第三代多为独立式的。

374.1922年柯布西耶写了《明日的城市》提出巴黎改造方案,主张减少城市建筑密

度,提高人口密度,建筑向高处发展。

375.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后称为《雅

典宪章》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运行。

376.1977年12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中发表了《马丘比丘宣言》提出了生活环境与自

然环间的和谐问题。

377.20世纪30年代美欧提出“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理论,“邻里单位”是居住

区的基本单元。是小区规划理论的基础。 378.为解决城市膨胀产生的“城市病”,伊利尔2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城市-它

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提出有机疏散论。

379.20世纪后期英国盖迪斯提出了集合城市(组团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概念。 380.城市规划纲要内容:1.论证城市发展经济技术依据和发展的条件 2.拟定城市经

济社会发展目标 3.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布局 4.论证并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比例为1/2.5万~10万。

381.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及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图

纸包括城市现状图、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比例:大城市1/10000~25000,小和市域城镇1/5000~10000。 382.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导各国社会经济方面的总原则。

383.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

工作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384.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85.编制城市规划的原则:1.为发展生产力服务 2.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贯彻

勤俭的建国方针 3.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 4.环境建设和保护相结合 5.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

17

386.我国‘城市规划法’是1989年12月,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

过,这是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市的标志。

387.我国按职能分: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388.法定城镇地区的常住人口称为城镇人口。总人口2万以下的乡,非农业超过2000

人的可建镇。

389.城市人口构成:1,年龄构成6个组成(托儿0~3,幼儿4~6,小学7~11,中

学12~16,成年17~60,老年61以上。)2.性别组成 3.家庭组成 4.劳动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背抚养) 5.职业构成

390.城市是指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运转所需的土地,包括已建设利用土地和列入城

市建设待开发利用的土地。

39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完成了150个城市的编制,新建39个,改扩建

54个。

392.城市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 项目 坡度 项目 坡度 工业 居住建筑 城市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0.5%~2% 0.3%~6% 0.3%~6% 0.3%~8% 铁路战场 对外主要功路 机场用地 绿地 0%~0.25% 0.4%~3% 0.5%~1% 可大可小 地貌现象 393.平原地区用地的各项分类 用地类基地承载地下水位坡度洪水埋没程度 别 能力埋深(m) (%) 2类 级 (kg/cm) 一 1 >1.5 >2.0 <10 在百年洪水位以上 2 >1.5 1.5~2.0 10~在百年洪水位15 以上 二 1 1.0~1.5 1.0~1.5 <10 在百年洪水位以上 2 1.0~1.5 <1.0 15~有些年份受洪20 水淹没 三 1 <1.0 <1.0 >20 有些年份受洪水淹没 2 <1.0 <1.0 >25 洪水季节淹没 无冲沟 有停止活动的冲沟 无冲沟 有活动不大的冲沟 有活动不大的冲沟 有活动的冲沟 394.可建大型工业的地貌:地势高,排水好,水深地下3~7米,地耐力18~20 可建小型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地貌:排水不良,地下水深0.8~3m,地耐力18~20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可见一般民用建筑地貌:地势较低,地形平坦,沙土液化普遍(或坡度在5o~25o或洪水淹没<1.5m采取措施后可用)

395.城市功能用的包括工业区、居住区、市中心区,隶属关系的组成宏观调控时为

市区、郊区。

396.城市用地6大功能: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居住、城市公共设施、城市

郊区

397.对外交通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道、航空等。 398.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要求:

1. 艺术布局与使用、经济的统一

2. 近期艺术面貌与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

3. 整体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的统一要点、线、面相结合 4. 历史条件、时代精神、不同风格、不同处理手法的统一 5. 艺术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的统一

399.工业与居住区用地步行不超过30分钟。

2

400.规划人均工业用地面积指标为10~25m。

401.详细规划中竖向规划方法: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断面法

402.不同性质的广场:市民广场、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商业广场及市场、交通集

散广场

403.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

美观要求

404.住宅用地指标取决于:住宅居住面积定额、住宅居住面积密度、住宅建筑密度、

平均层数

405.总体规划阶段竖向规划内容: 1. 城市用地组织及城市干道网

2. 城市干道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和干道总坡 3. 城市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

4. 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排水走向及土方平衡初步估算 5. 充分利用土地、少占良田

6. 综合解决用地内的各项控制标高

7. 城市道路纵坡度既配合地形又满足交通要求 8. 合理组市地面排水

9. 合理、经济的组织用地土方工程 10. 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空间景观

423.竖向规划的内容

406.机场用地排水坡度小于10‰,机场与城市距离10~40km,在30分钟之内。 407.高速公路车速一般为80~120km/h。

408.我国将居住用地分为四类,一类最好,为低层,四类最差。

22

409.城市居住用地占城市的20%~32%,人均指标18~28m/人,不小于16 m/人。 410.公共设施分为市级、地区级、小区级配置。

411. 公共用的设施分为8类: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大专

院校科研设计、文物古迹、其它。

412.1980年原国家建委《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1990年建设部《城市用地

分类与城市建设用地标准》、1993年《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作为拟定指标的依据和参考。

413.工业生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组成。工业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规模和

方向。综合考虑工业布置与居住生活、交通运输、公共绿地关系,兼顾新居去

18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的发展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重要内容。 414.按《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 T:对外交通用地 S:道路广场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绿地 P:特殊用地 E“水域和其他用地

415.城市规模以城市的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总数分为四类(城市的性质不是一

成不变的)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大城市: 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

小城市: 6-20万(建制镇为2000人以上)

416.居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占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的45-60%

417.城市道路总体布局干道间距一般为600-1000米,干道网密度为2~3公里/公

2

里,小城市干道间距为500米

418.机动车一条车道宽度为3.5米,快车道宽为3.75-4米

419.主干道红线宽度为30~45m,次干道为25~40m,支路为12~15m,(支路功能

为交通性和生活性)

22

420.大城市中,小区多层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为15-19M/人,高层为10-12M/

222

421.居住区绿地最小规模居住级1.5M/人;小区级1M/人;组团级0.5M/人

422.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最小规模居住区公园1ha,≤800m;居住小区公园

0.5ha,≤400m;组团绿地0.04ha

2

423.儿童游戏场分为2岁以下、3~6岁、6~12岁,建议指标为0.4~0.5M/居民 424.垃圾储运场距住宅入口100~150m为宜,离居室窗户10m以上。

22

425.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近期指标4m/人,远期为7m/人,市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

30%。

426.公共绿地包括市级、区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广场绿地 427.居住区内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 428.高压走廊宽度应大于杆高二倍。

429.根据煤气压力分类:低压:<0.05,中压:0.05~1.5,次高压:1.5~3。高压:

3~8

430.管道埋深最大深度为1.5m。

431.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2类别名称 用地指标(m/人)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18~28(最小16) 10~25(最大26) 8~15(最小7) 19

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 ≥9 ≥7 432.当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应设不小于4*4米的消防通道,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433.城市建设造价估算包括住宅占50%、公共建筑占20%、市政工程占20%、不可

预见占10%。

434. 旧区改造问题:用地调整、拆迁比、就地平衡、改造新建住宅标准、住户的动迁安

置、改建资金、传统民居保护和保留 435. 影响城市居住居住建筑的总合造价来自土地费、住宅标准、容积率、配套公建、

室外市政工程及小区规模。 436.城市中心是该城市的标志。 437. 广场最佳观测角度为14o。 438.城市设计研究的基本要素: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环境、建筑环境、

人们行为、空间视觉

439.城市设计的原则:1.以人为本、与自然亲和 2.历史的延续的原则 3.个性表

现原则 4.视觉和协 5.功能和思想艺术统一

440.构成城市整体形象的五个重点区:边缘、节点、路径、区域、标志物 441.城市设计的目的:创造一个高质量的空间环境。

442.开辟城市副中心目的是分散城市功能,合理组织交通。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四项

总合占城市用地总数的60%~70%) 443.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点: 类别名称 占建设用地百分比 1. 重场所、重城市空间形居住用地 20~32 体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工业用地 15~25(特可大于25,不的大于2. 重“混和土地利用”的

30) 多样性

道路广场用地 8~15 3. 重连贯性,新劳并存,

绿地 8~15(特可到20) 渐进发展

4. 重人的尺度,创造舒

适、亲切宜人的环境,重空间比例 5. 易识别性,重城市标志、信号 6. 适用性。

444.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15%~20%为宜,住宅占基建投资总额10%。 445.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应设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不应小于2.5米,

纵坡不应大于2.5%

446.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不宜大于120米,并应设不小于12*12M的回车场 447.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采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有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448.城市用水包括生活、生产、消防用水。

449.市政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电讯、电力、煤气、供热、防洪等。 450.给水管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不小于3米 451.管沟有通行、半通行和不通行三种

半通行管沟净高1-1.8M

452.场地边界、道路、管线的位置,要采取统一的城市坐标系及标高系统

453.管线尽量在道路红线以内埋设,首先考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其次将检修次

数少的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如给排水管)不宜设在乔木下 454.可燃易燃管道一般不允许在交通桥梁上跨河

455.各种管道的覆土深度规定(覆土深度:由地面至管顶或管沟顶) 居住区用

地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给水管 冰冻线以下0.2;且≥0.6

住宅用地(R01) 50~60 污水管 ≤350 以下0.3;且≥0.6

公建用地(R02) 15~25 给水管 ≥400 以下0.5;且≥0.7

道路用地(R03) 10~18 煤气管 以下0.5;且≥0.8

电缆 ≥0.7 公共绿地(R04) 7.5~18 热力管 有沟≥0.5;无沟≥1.0 居住区用地R 100 456.热力与排水、电力线尽量不交叉

457.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起止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及小区路边1M;距房屋墙角1.5M 458.城市规划要贯彻的基本原则: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实际

出发、符合国情、勤俭建国;建设和保护相结合;物质、精神文明并举 459.居住区绿化率指居住区内各种绿地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460.居住区建筑密度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之

比率

461.城市必须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其居住大多数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地;

城市规划法中称指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62.有污染的项目严禁在居住区、文教区内选址建设

463.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行政区划三个因素 464.‘小区规划’是在邻里单位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465.我国城市建设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466.详细规划的设计内容有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高度和密度控

制指标、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选择城市用地确定道路红线 467.城市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

468.在实际工作中,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469.在编制总体规划时首先要做到确定城市性质

470.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估算公式: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1-(服务人口的百分

20

比+被抚养人口的百分比))

471.城市用地具有自然、社会、经济和法律属性 人

2

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m/人

472.铁路客运站距离市中心在2-3居住层数 建筑气候区划 公里以内 规模 Ⅰ、Ⅱ、Ⅲ、Ⅴ Ⅳ 多尘货物作业区,应距客运码

Ⅵ、Ⅶ 头保持不小于100米的距离

30~43 28~40 机场位置宜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居住低层 33~47 区 向的两侧 多层 20~28 19~27 18~25 473.仓库用地的地下水位与地面的

多、17~26 17~26 17~26 距离不得小于2.5米

高 474.城市主小区 组团 小区 低层 30~43 28~40 26~27 干道的

55~65 70~80 多层 20~28 19~26 18~25 车行道12~22 6~12 路的宽中高 17~24 15~22 14~20 9~17 7~15 度一般

高层 10~15 10~15 10~15 为5~15 3~6 组团 低层 25~35 23~32 21~30 14-18100 100 米 多层 16~23 15~22 14~20 475.每米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每

中高 14~20 13~18 12~16 小时1000-1200辆

高层 8~11 8~11 8~11 476.城市道路走向应平行于夏季主

导风向

477. 城市道路的宽度也称路幅宽度,普通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0-3.5米

478.城市绿化率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至少达30%以上时,才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 479. 我国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的远期规划指标争取达到6-10平方米/每人 480. 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有截流、扇形、分区和分散形式 481.城市供热系统供热管道应尽量放在道路一侧

东西方向时:供水管北面,回水管南面 南北方向时:供水管东面,回水管西面 482.梯形广场的方向性最强

483.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属于公共绿地

484. 高层住宅的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应为3.5万平方米/公顷 485. 居住区内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满足宽度≥8米;面积≥400平方米 486.居住小区道路控制指标为7-13%

487.居住区级道路,其控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8米 机动车道路

最大纵坡不得超过8%

488.中型客车车位控制折算系数为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级建筑师复习6000题《作图部分》(4)在线全文阅读。

一级建筑师复习6000题《作图部分》(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47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