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一.设计前期和场地设计(341)
1. 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地形图的
等高距(m)
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基地应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人员密集的基地) 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
基地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的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基地或建筑物的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2.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分十二级) 3. 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能量的大小
4. 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满窗
不少于1小时的日照
5. 托幼、老年人公寓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能获得冬至满窗不
少于2小时的日照
6. 用地指标托儿所为12-15平方米/人;幼儿园为15-20平方米/人 7. 场地的外形较为经济合理的是矩形(长宽比为1:1.5)
8. 规划用地的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
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规划用地与其他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线
9. 缓解城市噪声的最好方法是增加噪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10. 人对居住空间环境的性理需求: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私密性与开放性、自主性与灵
活性、意境与趣味、回归自然性等
11. 当基地与道路红线不连接时,应采取设通路的方法与红线连接 12. 单车道通路宽度不小于4m、双车道通路宽度不小于7m
13. 尽端式车行道长度超过35m应设回车场;一般回车场12*12;大型消防车回车场
15*15
14. 消防站的选址应使消防队在5min内要达到责任区的最远点
15. 在城市一般地区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的部分有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
机房、水箱间及烟囱等
16. 医院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交通方便、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地形力求规整、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及其设施、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2
17. 商业中心每建100m营业面积、办公楼规定配建0.3机动车停车位
2
展览馆、医院每建100m面积0.2机动车停车位
1
火车站、码头每100旅客2.0
影剧院每100坐位0.8-3.0 体育馆每100坐位1.0-2.5
2
18. 剧场前面应当有不少于0.2m/座的集散广场;
剧场的道路宽度应不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800座—8米;900-1200座—12米;>1200座—15米
地面倾比例尺 备注 若不能满足疏散总宽度,应
斜角 1:51:101:201:50有连接疏散小巷不小于
00 00 00 00 3.5米
2 0.5时可19. 建筑容积率=建筑面积/用6°以下 0.5 0.5 1 注cm,其6°~0.5 1 2 5 地面积
余均dm 20. 建筑的使用系数=使用面积15° 15°以1 1 2 5 /建筑面积%
21. 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上 审批的要求:
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和进行施工准备及主要设备及材料的准备、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
22.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保篇章具体落实环评报告
23. 有效日照时间按太阳日出至日落方位角(高度角)运动中的8点至16点(大寒
日)
Ⅳ区中小城市和Ⅴ、Ⅵ区为冬至日9点至15点
24. 居住区场地允许0.3%--10%的坡度范围,以取大值更妥 25.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m/s)
26. 风玫瑰图中表示了全年、夏季和冬季的主导风向,其中夏季是指夏季6、7、8三
个月的风速平均值
冬季是指冬季12、1、2三个月的风速平均值 27. 自重湿陷黄土是在无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 28. 托幼园选址:基地远离各种污染源、四个班以上应有独立基地、服务半径为300m、
应设有集中绿化园地,并禁止种植有毒带刺植物、必须设置各班用活动场地,还应设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交通疏散、活动室寝室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日照要充足,地界的南侧应无毗邻的高大建筑物、应远离污染源、应避免在交通繁忙的街道两侧建设、应避开医院
29. 小学的服务半径通常为不宜大于500-1000m 30. 中学的服务半径通常为不宜大于1000-1500m
31. 对于新居住区的绿化率不小于30%;旧居住区的改造绿化率不小于25% 32. 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
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四类 33. 综合医院选址要求: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不应邻近少年活动密集场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52. 控制噪声应首先采取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2
城市道路,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地形力求规整以解决多功能分区和多出入53. 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用地指标(M/人) 口的合理布局,远离易燃易爆品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Ⅰ 60.1—75.0 34. 防火规范建筑限高指:有室外地面到建筑檐口或屋面面层之间的高度值(新规范 Ⅱ 75.1—90.0
已改) Ⅲ 90.1—105.0 35. 地形测量图规定坐标是:X南北(大)方向轴线、Y东(大)西方向轴线、施工图坐 Ⅳ >105.1—120.0
标格网以‘A、B’表示坐标代号 54. 城市用地分: 居住、 工业、 道路广场、 绿化用地 四36. 方格网土方计算法规定左上方为填挖高度,右上方为设计标高,右下方为原地大类
2
面标高 用地指标(m/人) 18--28 10--25 7--15 9 37. 住宅旁绿地,不计建筑周边1.5m范围、宅前小路及小区或组团路边人行便道的占比例% 20--32 15--25 8--15 8--15
2
宽度 55. 一级城市人均用地指标为91--105m/人 38. 规划用地内人口界于小区与居住区之间,公建规模应按下一级配建,所增人数56. 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的60-75%
及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增配高一级有关项目 57. 试点小区的容积率一般为0.9-1.1 39. 中等城市建居住小区时,用地指标规定 58. 居住区中,住宅用地的比例为45-60%小区中,住宅用地的比例为55-65%
222
低层20--25m/人 多层15--20m/人 中高层13--15m/人 59. 大城市市区及近郊非农业人口指标为50万
2
高层10--13m/人 60.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 无单位 40. 办公楼建筑基地的容积率为1-2,它是属低多层 61.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用地面积 41. 文化活动站应配以居住小区级的居住群体 62. 绿化系数(绿化率)=绿化面积/用地面积
2
42. 大型公建室外停车位所占面积,以小汽车指标在25--30m/辆合适 63. 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43. 剧场建筑的建筑覆盖率应控制在30-40% 64. 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44. 教学楼应朝南北向,操场长轴应南北向 65.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66.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 67. 住宅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或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68. 住宅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45. 风玫瑰图中粗线全年、细线冬季、虚线夏季、风频大方向为主导风向、数字为69.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静风率 70. 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46. 场地布置时,应合理选择建筑体形,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山地背风面可挡某方71. 在估算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所需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时,使用的控制指标
2
向强风,如合理布置仍能有良好通风、高层建筑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压带和风单位是M/千人 口 72. 工民建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公式一般不要单位综合指标 47. 日照百分率指某一段时间内,实际日照时数占太阳的可照时数的百分比,它与73. 居住区人口规模为 30000--50000人 服务半径800--1000M
纬度、气候条件有关 10000--15000户 48. 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 小区人口规模为 7000--15000人 服务半径400--500M
方 位 0°~15° 15°~30° 30 °~45° 45°~60° 2000--4000户 >60° 组团人口规模为 1000--3000人 服务半径150--200M 折减系数 1.0L 0.9L 0.8L 0.9L 300--700户 0.95L 74. 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称平均层数 49. 建筑物的埋深应大于冻土深度 75. 居住区与工厂区之间的步行距离以<25min为宜
2
50. 选择场地应考虑地下水位高度,地下水对基础有无腐蚀,蓄水层水量 76. 控制综合医院的用地指标和平均建筑面积指标时,使用的单位是M/床 51. 建设用地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77. 管线应直角相接,且转弯井不宜在路上
2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78. 商业中心停车场指标为0.3辆/100M
79. 居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夹角 80. 底层公建住宅,用地总面积按各自总建筑面积比分摊 81. 特级工程收费在一级工程收费基础乘以1.1的系数
82. 风玫瑰图一般用八个或十六个(、32)罗盘方位表示,风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
中心圆圈内的数字代表全年的无风频率,每个圆圈的间隔为频率,数值以%表示八方位风频顶点连线为该风向风频 83. 地面倾角6°以下的场地
1:500和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0.5M 1:2000时为1M 1:5000时为2M
84. 大型建设项目选择场地时,收集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较合适 85. 城市公厕间距或服务范围:
主要繁华街道或新建居民区300-500米 流动人口密集街道300米 一般街道750-1000米
未改造的老居民区100-150米 86. 城市公厕净高宜为3.6-4.0米
87. 档案馆共分为特国家、甲省直辖市、乙省辖市、丙县级四个等级 88. 大中型商店建筑选在城市商业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
或基地内应有不小于1/4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建筑的背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应设集散场地和停车场
89. 图书馆基地应地点适中,交通方便,公共图书馆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要求、环
境安静、场地干燥、排水流畅、注意日照及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得到良好的朝向,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90. 长途汽车客运站的布局:
分区明确,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
站前广场应明确划分车流、客流路线、停车区域、活动区域及服务区域 汽车进出站口应设置引道,并应满足驾驶员视线要求
汽车进出站口应与旅客主要出入口或行人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
91. 电台电视台场地选择
宜设置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城市中心附近,临近城市干道和次干道
环境安静无强震动和强噪声源、空中无飞机航道、远离高压架空线和高频发生器
足够发展余地
92. 多层车库宜选在道路畅通、交通方便的地方
3
2
但须避免直接建在城市交通干道旁和主要道路交叉口处 应考虑一定的室外用地作停车、调车和修车用 体量大,设计时应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重点防火部门,与周围建筑保持一定的消防距离和卫生间距 尤其不宜靠近医院、学校、住宅建筑 93. 旅客站站前广场设计规划要求:
广场形态应与站房、人流、车流协调,与城市总体布局协调 满足城市规划要求 人流、车流不得交叉 各种不同车流避免冲突
过境交通不得穿越广场,广场内要选择恰当的人行活动平台以使广场空间与流线组织各得其所
主要美化环境,适当安排绿化,方便旅客休息
功能分区明确;停车场地适当分隔;全面考虑发展问题;要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特点等
94. 航空港与城市的理想距离为10--30公里
95. 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道路和宅间道路共四级
居住区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道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道 人行出入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则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大于150M 过境车辆不许穿越居住区、道路要通而不畅
96. 村镇道路是规划范围内的宽3.5M以上道路的总称。
分四级:一级14--20M,二级10--14M,三级6--7M,四级3.5M 97. 残疾人步行速度为0.5M/S
98. 公交站点的最大服务半径是500M
99. 公交车辆进出停车车位的方式宜顺车进出,条件不允许可倒车进,绝对不允许
倒车出 100. 行道树株距一般位6--8M 101. 建筑总平面图设计内容:
合理进行用地范围内建、构筑物及工程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布置 结合地形,合理进行用地范围内的竖向布置 协调室外管线敷设而进行的管线综合布置 绿化布置和环保 102. 管线宜与建筑物或道路平行布置
主干管线应布置在靠近主要用户较多的一侧 103. 临时让永久、小管径让大管径、可弯曲的让不可弯曲的、新设计的让原有
的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有压力的让重力流的、施工工程量小的让施工工程量大的 104. 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105. 大中型建设项目场地选择的工作依据主要是‘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106. 场址选择收集气象资料有严寒日日数、采暖期日数、冬季初冻和春季解冻
的日期
当地采用的雨量计算公式
历年和逐月的平均、最大和最小降雨量
一次暴雨持续时间及其最大雨量以及连续最长降雨天数 107. 地震烈度分为12级 地震震级分里氏10等级 基本烈度是某
地区百年遇最大烈度 108.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10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
能遭受的最大烈度 109. 中型建设项目选址时应避开山区不均匀地基 110. 城市的防洪标准:
特别重要城市 洪水重现期≥200年 重要城市 ≥100--200年 中等城市 ≥50--100年 小城市 ≥20--50年 111. 为预防洪水侵袭场址不宜选在紧靠水坝坝址的下游一侧 112. 场址不易选择在经常泛滥的江湖两侧,特别在洪水淹没线的范围以内 113. 在坡地建筑物的高坡一侧布设截洪沟 114. 设计建构筑物的地坪标高,应高出计算洪水水位0.5M 115. 大中型建设项目场地选择应避开:
地震烈度大于9度的地区 发育的岩溶(咯斯特)地区 一级膨胀性和较厚的三级湿陷性黄土地区 116. 居民区场地应不占良田,尽量利用荒地,山地
场地用地要充裕和卫生条件良好 尽量靠近城市,以利用城市已有的公共设施 117. 对居民区有污染的工厂,应位于生活居民区污染系数最小方位侧 118. 污水厂选址于排水集中量大的低地,地理位置适中 119. 环境影响报告书属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应由建设单位上报 120. 场地竖向设计排水方式宜随地势排水最好 121. 抗震基本烈度以中国地震烈度区划为准 122. 玻璃面朝东、西、南向最少者热负荷量小 123. 每人每座使用面积:
22
办公楼的普通办公室 3M/人 小学校的普通教室 1.1M/人
22
中学的实验室 1.8M/人 甲级剧场观众厅的观众席 0.7M/人 124. 600户的组团居住区主要公共设施是:托幼、卫生、早点、居委会 125. 建筑物长度是建筑物各分段中线长度的总和 126. 夏至日的赤纬角为23°27′;冬至日为-23°27′ 127. 场地设计一般需要取得的气温资料有:
4
常年绝对最高气温和常年绝对最低气温 历年最热月、最冷月的
月平均气温 128. 总平面布置时必须满足规划要点有:
用地红线范围的建筑高度限制;退让距离;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129. 新建10层以上建筑必须做深基础,可利用地下空间,建‘满堂红’人防地
下室 130. 规划确定的新建居住区、统建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建人防地下室
2
131. 市区新建9层以下、非深基础的民用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M者
应修建人防地下室 132. 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宜设置在主干道两侧 133. 地震设防的城市,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让5--8M 134. 次干道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
车场等设施 135. 建筑物一级耐久年限 100年以上 建筑物二级耐久年限 50--100年
建筑物三级耐久年限 25--50年 建筑物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 136.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排泄雨水 137.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要求在门诊、急诊入口附近均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138. 改扩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不按人流量确定)
新建步行商业街,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步行商业街如设有上空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M 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
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139. 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宽度可采用10-15M 紧急疏散出口的间距为160米
距城市次干道距离不宜大于200米,距公交站不宜大于100米 步行区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140. 村镇道路是规划范围内的宽3.5M以上道路的总称。
分四级:一级14--20M,二级10--14M,三级6--7M,四级3.5M 141. 山地南低北高,依山势平行建住宅群,可在满足日照要求条件下,缩小建
筑间距,对提高建筑密度有利 142. 夏季主导风向应朝向长的建筑吹,并引导风穿堂过 143. 居住区级公建服务半径800-1000M; 小区级公建服务半径400-500M;
组团级公建服务半径150-200M; 144. 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20M,道路车道宽为9米 小区路按路面宽度
计算5-8M 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3-5M 宅间小路也应计入道路用地面积2.5M 145. 道路旁设骑楼,柱外缘距道路红线大于0.45;骑楼底层外墙到道路红线3.5
米;净高3.6米;骑楼地面应于人行道地面相平,无人行道时高出路边界0.1-0.2 146. 小区路设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不计算 147. 配建停车场属于公建用地,居民小汽车停方场属道路用地 148. 居住区规划的总用地分别为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二类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6000题 ——2013版
149.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为1.5M/人 150. 居住区的室外儿童游戏场的适用坡度应为0.3-2.5% 15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152. 公共汽车站停车场停车总数不超过50辆时可设一个出入口
客车进出口应用文字和灯光分别标明进站口和出站口 每组停车数量不宜超过50辆
站场停车超过50辆,应按组设汽车水箱供水点 153.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部分与建筑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汽车库之间的防
火间距为20米 154. 广场地面坡度,一般满足排水0.3%--3%,尤以0.5%--2%为宜 155.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 消防车道净高不宜小于4M
建筑的沿街部分超过160M时,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156. 易受积水雨水影响的楼地面应比同层相邻使用空间部分低20-50,以免溢水 157. 居住区住宅建筑应避免视线干扰,窗对窗及阳台视线干扰距离不宜小于18
米 158. 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通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159. 汽车坡道出入口与平地相衔接按坡度1/2 i‰计 160. 残疾人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横向坡度2.5% 161. 当建筑设有进车道时,室内地坪应尽可能接近室外平整地标高,一般室内
外高差为0.15M 162. 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地下水低的地段,可考虑挖方,减少建筑基础
埋深,地下水位高的地段不宜挖方 163. 居住区干道有纵坡控制要求应大于0.3%坡,宜平缓,稍低于附近居住区用
地的标高 164. 建筑物坡道,汽车一般最大8%,手推车不大于6%,电瓶车不大于4%,自行
车可不大于3% 165. 顺风坡区,风向平行等高线,建筑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迎风坡区,风向垂直等高线,建筑顺等高线或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166. 山地高压风区,风压较大,不宜建高楼以免背面涡风区产生更大涡流 167. 背风区,可能产生绕风或窝风,布置居住建筑,通风不好 168. 山地建房时,为防山洪危害,要靠修建排洪沟,拦洪坝 169. 面积较大,地势较平坦的地段,多用暗沟排水
场地排水方式,建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多用明沟排水 建构筑物标高变化比较多的地段,多用明沟 道路标高高于建筑物标高的地段,多用明沟 170. 室外管线亚热带地区不需要专门规范及标准设计 171. 供水管材一般不用工程塑料管 172. 膨胀土地区管线布置应避免埋深、依据山势布置、采用管沟敷设是应避开暗流地
带、建筑物四周不应作明沟排水
5
2
173. 蒸汽管或热水管可架空敷设,地沟敷设,不可与煤气管共架敷设,不应直
埋 174. 直埋电缆与建筑关系不允许埋入散水,且距建筑物散水0.5M净距 175. 地下电缆可与道路交叉布置,但电缆中心线至路面最小垂直净距应为1M 176. 污水在下,给水次之,煤气在上,电力、电讯依次靠近建筑,彼此错开 177. 公园游人集中场所范围内不宜选用大规格的苗木 178. 绿地率指居住区内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四种绿地,
不包括屋顶、晒台等人工绿地 179. 土方工程系统图,‘+’表示填方,‘-’表示挖方,中间无符号表示不需工
程挖填土方量,属施工待整平区 180. 表示道路横拱排水应在路面之上画箭头 181. 对车流量较多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红线大于70M
距人行道、引桥道、地铁出入口大于5M 距公交站台大于10M距中小学、公园、残疾建筑大于20M 当基地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182. 在大城市车辆较多的主干道,靠近交叉路口附近设置公交中途站,一般应设在交
叉路口100米以外处 183. 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台阶、平台、窗台、地下建筑及建筑
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 184. 有人行道的
2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 2.5米以上活动遮阳,人行道减1米,≤3米 3.5米以上阳台、凸形封闭窗、雨蓬、挑檐≤1米 5.0米以上雨蓬、挑檐,人行道减1米,≤3米 185. 无人行道的
2.5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 5.0米以上雨蓬、挑檐,≤1米 186.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不得小于5
米 187. 场地雨水暗沟的坡度大于0.4%;明沟的坡度大于0.2% 188.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洪水位标高0.5-1.0米,否则应采取防洪措施 189. 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应根据面临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 190.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无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
米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米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并通汽车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8米
各类管道支架和围墙时为1.0米 191. 居住区道路边缘到建筑物的距离
无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5米 ,多层3米;小区路3米;组团、宅间2米 有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5米 ,多层5米;小区路5米;组团、宅间2.5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级建筑师复习6000题《作图部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