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用自己正确的言行、良好的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面貌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担负起引导企业文化方向的重任。
2、 英雄模范行为。英雄模范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他们的行为是特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具有优
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英雄模范人物,比如王顺友、尹静、伍攀明等。这些模范人物使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他们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企业员工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
3、普通员工行为。普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普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通员工是主要的实践者,正是靠全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实践企业所倡导的优秀文化,以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传统习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产出好产品,推出优质服务,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真正产生由精神变物质的积极效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反过来也能改造并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
(四)企业物质文化(表层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 物质文化包括产品、服务、企业环境、、企业标识等。
1、产品。产品是企业文化的根本体现,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基础。企业要塑造良好的形象,首先要研究市场的需要,突出产品的优异质量、卓越性能、独有特点和文化个性,以优秀的产品赢得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良好印象。例如,邮政开办的业务种类的业务功能、使用方法、便捷程度等,应当满足各阶层的使用需要,能否体现可靠性、准确性、安全性的要求,其名称含义明确,便于记忆,印象深刻。
2、服务。即企业及全体员工在营销服务过程中所表现的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是企业文化的集中反映。在“用户是上帝”的市场经济社会中,面对产品竞争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服务成为继产品后第二个竞争的焦点,以精湛周到的服务取胜,不失为激烈商战中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一招,它既能弥补产品的不足,又能提升企业的信誉,是是企业形象的活力所在。
3、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象征,它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点。我们所说的企业环境一般包括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两个部分。 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环境就如同一个人的仪容仪表,有貌无神,其形象就不会有个性和感染力。所以,企业环境应体现企业的精神理念、经济实力和管理特色,用健康、美感、创新的生产生活环境来展现企业内在文化的风采,对内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吸引消费者和顾客,从而提升企业形象。例如,邮政局所要布局合理,设计配套,标志明显统一;营业厅、室环境要优雅,便民措施要方便、周到,使公众办理邮政业务有舒适感、
亲切感。
4、企业标识
企业标识是企业文化的可视象征之一,是体现企业文化个性化的标识,它主要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象征物)、标准色、标准字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企业标识能把企业鲜明的个性风格,统一完整地传达给消费者和社会公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产生认同感。
三、企业文化做什么——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研究企业文化,其目的是利用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那么,企业文化到底有些什么功能和作用呢?
(一) 企业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体现着强烈的群体意识,可以改变从个人角度建立价值观的一盘散沙状态,体现了世界上流行管理方式的要求。世界上一度流行的三种管理方式——和拢式管理、走动式管理和抽屉式管理,和拢式管理是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磁石一般,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体力量。这是实现和拢式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内在凝聚力和感召力,能使每个员工产生深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目标服从感。这种凝聚功能在企业处于危难之际更能显示出巨
大的作用。有人到德国西门子公司参观考察,恰逢周五,到下午4点,只见不少妇女儿童涌进厂来,经打听才知道是该厂惯例,每逢周五厂领导与职工、职工家属联欢聚餐。在这种文化氛围作用下,职工对本职工作有一种使命感,自豪感,不仅培育了“精神家园”使职工产生归属感,在意识深处产生一种对企业的向心力,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并为他们所认定的发展目标去行动。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
企业制度文化形成企业中的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
经济规则、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包括:(1)企业法规。企业法规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企业法规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形态,为企业确定了明确的行为规范。(2)企业的经营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指通过划分生产权和经营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促进企业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3) 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并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企业的制度文化形成企业的正式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企业精神文化形成企业中的非正式约束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贯、意识形态等因素。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意识形态可以被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企业精神文化代表企业中广大员工共同的主流意识形态。
企业精神文化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套价值观念或认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企业文化基本理论(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