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检查施工单位的消防制度是否健全,消防安全器材是否到位,消防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7、检查督促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否落实,对参加安 全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8、督促施工单位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落实各项劳动保护措施。
9、检查施工单位各种设备是否完好,证件是否齐全;物料是否堆放整齐,设备安臵是否合理;安全标志是否设臵合理有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施工起重机械,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
10、督促并检查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在发生职工伤亡和安全质量事故时在现场积极组织救援,及 时上报,配合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并督促落实事故“四不放过”制度。
11、督促并检查施工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12、 检查施工单位办公、生活区的选址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督促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3、 协助建设单位制定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并参与对各施工单位的定期考核。
14、 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和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协助施工单位解决外部矛盾。
19
15、隐患排查整改督办:
安全隐患处理应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以及隐患的应急程度,分别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排查手段和处理方法:
1)一般安全问题
采取口头指出或签发安全工作指令的办法,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或限期整改进行处理,预防问题扩大或加深。
2)严重安全隐患
(1)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或副驻地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参加的现场监理会议,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根据施工单位对安全隐患的控制状况,可邀请业主参加),并跟踪督促、检查整改落实。
(2)签发安全工作指令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复查、消项。
(3)必要时签发工程暂时停工指令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恢复施工。
(4)施工单位应立即进行严重安全事故隐患的调查,分析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形成处理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
(5)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处理完毕,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写出安全隐患处理报告并存档,同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经书面确认同意、消号后恢复施工。
(6)发现严重安全隐患,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危险源告知制度
20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区域和状况,便于有效管理与监控,同时在对重特大危险源的监控中,能有效地做到管控结合,避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险源界定:
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的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隐患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性较大工程主要分为:
1、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 2、滑坡和高边坡处理;
3、桩基础、挡墙基础、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 4、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等;
5、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与拆除;桥梁、码头的加固与拆除;
6、施工现场存在的符合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分类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7、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二)告示要求 。各单位应建立危险源公示制度。公示施工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危险源,并在施工现场设臵醒目警示标识,和“危险源公示牌”。
(三)监控要求。各单位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建立动态监控系统,确定监控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25日之前将月度内承建的工程重大危险源跟踪情况进行汇总上报项目建设单位。
(四)处臵要求。在施工前,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项、
21
分部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和台账,实行销号制。专项方案通过评审后,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防护措施、应急物资储备、专人指挥和管理等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施工。
(五)危险源告知制度。应采用风险告知书、风险告知卡、口头告知、标识标牌告知及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多种形式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施工风险告知。告知内容包括:现场存在的各种施工风险,所从事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操作规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九、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搞好安全生产,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为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有效地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失,制定本规定。
2、按照“狠抓基础、源头管理、确定职责、责任到人”的要求实行各级管理人员分别按所规定的职责,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范围,从而达到谁主管、谁负责的目的。
3、本规定适用于本项目各部门和职工。
4、接受群众监督的管理体系,任何人都要维护安全生产,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义务,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5、各部门、监理组负责人和监理员是第一责任人,对各部门、监理组和职工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2
6、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有违反规定的,以及限期整改未落实的,将通报批评并责令立即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7、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相关部门领导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了解事故的发生情况,查找事故原因,做到“四不放过”,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
8、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做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宣传和教育工作。
9、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对其部门安全生产情况要认真检查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10、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人在接到隐患通知后,要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确保事故隐患及时排除,并将整改结果上报。
11、行政追究的种类:
(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记大过;(5)降级;(6)撤职调离岗位;(7)开除留用;(8)除名;(9)追究刑事责任。
12、对不按有关文件规定认真贯彻执行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进行追究。
13、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不履行职责的进行追究。 14、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十、监理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监理工作纪律
1、监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2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全监理制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