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1
课题:1祖国啊,我属于你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
2、指导学生朗读全诗,把诗句读准、读通,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老师小结。
四、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朗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字词)
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 5、交流解疑后感受。 五、学生观看录像资料 六、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 1 页
总序:2
课题:1、祖国啊,我属于你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
1、第1节、第8节: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第1节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第8节则总结全文,深化了情感。
2、第2~7节:作者尽情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2节:把祖国比做“大海”和“高山”,把“我”比作“鱼儿”和“小鸟”;
第3节:把祖国比作“花园”和“天空”,把“我”比作“蜜蜂”和“彩云”;
第4节:写“我”看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发展的迅猛; 第5节: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 第6节:把祖国比作“大树”和“长河”,把“我”比作“绿叶”和“浪花”;
第7节:把“我”比作“春雨”和“火苗”。 三、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象。 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你从课文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哪些特点呢? (2)在诗中,作者分别把祖国比作“大海”、“高山、“花园”、“天空”、“大树”、“长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 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7节,在朗读中感悟祖国的幅员辽阔、山河雄壮、风景优美、发展迅猛等特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感情朗读,深化情感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练习背诵。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课后作业题。
第 2 页
总序:3
课题:2江山如此多娇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1)认读生字。
(2)认读课文中组成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想一想本文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2、同桌交流: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创作巨画的经过?这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3~18自然段):具体记叙了傅抱石和关山月这两位画家创作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介绍这幅国画的价值。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五、质疑解疑
六、合作探究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乍暖还寒”。 3、学生思考交流 (1)“神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的是一项“神圣”的任务?
(2)接受任务后,两位画家的心情怎样? (3)“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两位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 3 页
总序:4
课题:2江山如此多娇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2、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激发兴趣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3~8自然段。 2、分小组讨论:
(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3)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3、全班交流汇报。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读,分角色朗读。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什么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周总理是怎么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题。
第 4 页
总序:5
课题:3*中华巨龙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理解本课词语。 3、检查朗读情况。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 课文介绍了长城哪些方面的内容?
(2) 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的民族象征”? (3) 课文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同桌讨论。 四、全班交流
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题。
第 5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