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外模支设
当沉井钢筋绑扎完毕,经三检及监理检查合格后即进行外模的支设。外模也由散拼钢模组成。钢模横拼,外侧用Φ48的钢管加固,竖带为间距50cm的钢管,横带为每2根间距为80cm的钢管。外加木楞作斜撑。外模支设过程中,串Φ16对拉螺杆,间距50×90cm,埋放Φ16钢筋对撑。待整片外模支设好后,调整外模竖直度,上紧对拉螺杆,顶紧钢筋对撑。然后在外侧加木楞作斜撑。
2根φ48竖带竖带φ16螺杆2根φ48横带横带螺杆模板
图3 外钢模拼凑图(单位:mm)
模板稳定性验算:
根据上述模板的支设情况,验算如下: 浇注混凝土所产生的最大侧压力为:
F=0.22ζct0β1β2*V
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1/2
ζ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取值t=200/(T+15) T—混凝土温度 V—混凝土浇灌速度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
6
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根据现场情况,取β1=1.0,β2=1.0,V=1.5m/h则 F=0.22×ζc(200/(T+15))β1β2×V =0.22×25×(200/(10+15))×1.0×1.0×1.51/2 =53.89KN/M2
间距50×90cmΦ16拉杆所承受的拉力为: P=F×A F为混凝土的侧压力, A=a×b。a,b为拉杆的间距。 P=53.89×0.5×0.8=21.56KN 小于Φ16拉杆的容许拉力24.5KN。 故该种模板支撑方式能满足施工要求。
1.7沉井砼浇筑
外模架设完毕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对用于浇筑的原材料,固定塑性混凝土成型的脚手架、台架、模板,将被隐蔽覆盖的钢筋、所有预埋件等进行系统的检查,确保上述各项内容符合浇筑的要求,并填报质量检查资料上报,待三检及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开始浇筑砼。在保证砼坍落度在6~9cm的同时,开始浇注。砼浇筑采用25t汽吊吊罐入仓的工艺,由汽吊将砼吊罐放到沉井顶部的施工平台上,再由人工将砼铲入吊筒料斗内。每层浇筑厚度为30cm,浇筑时确保对称浇筑。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人工入仓。振动时快插慢拔,振动棒应插入到下层砼中5-10cm,并应在下层砼初凝前振动完其相应部位的上层砼,以使上下层砼紧密地连结。插入式振动器在每一振动的位置的振动时间一般为20-30秒,任何情况下也小于10秒。一般以砼不再有显著的下沉,不再出现大量气泡,砼表面均匀、平整,并已泛浆为准,振动器插入点间距离为30cm左右。
1/2
7
1.8沉井砼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其充分硬化即进行养护,以保护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不受日晒、冰冻、流水、污染或机械损伤的影响。砼浇筑完24小时以后,在混凝土强度达2.5Mpa以上时方可拆模。拆模时应防止砼表面及边角受到损伤。砼在相对湿度大于60%的潮湿环境中养护,养护采用覆盖湿润草袋或土工布,养护期间,应做好养护记录,包括每日浇水次数、气温等。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当气温低于5℃时,覆盖保温养护。
2.沉井下沉
沉井在现场浇筑后,当强度达到75%后(可进行试块试压),达到要求即可开始下沉。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采用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方法。考虑先统一采用排水法下沉,最后视具体情况采用排水或不排水下沉。
2.1 下沉稳定性计算
计算沉井的下沉稳定系数(按制高9.45m,下沉9.45m,且排水下沉进行计算)
2.1.1 计算沉井侧面摩阻力的下沉系数 k1=Q/Rf。
其中Q为沉井自重,按9.45m高计算,为Q=216.9*24=5205.6KN Rf为井壁总摩阻力,按Rf=U(h+(H-h)/2)fc计算。
U为沉井的外周长,即U=(14.43+8.1)*2=45.06 H为沉井总高,h为刃脚高
fc为单位面积的摩阻力,粉砂土经验值取18kpa,
故
Rf=45.06*(0.6+(9.45-0.6)/2)×18=4076KN,
k1=5205.6/4076=1.28>1.15
2.1.2 计入侧面摩阻力、刃脚及隔墙下土体的支承反力时的下沉系数
8
k2=Q/(Rf+R1+R2),R1=U*(c+n/2)fu,R2=A1*fu
其中R1为刃脚及隔墙下的土体的支承反力,R2为隔墙下土的承载力。 C为刃脚踏面宽度,n为刃脚斜面水平投影宽度,A1为隔墙和底梁的总支撑面积。fu为土的极限承载力,查表(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5-47)粉砂层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为300KN/ m2.
因沉井刃脚斜面土在下沉时被掏空,不考虑斜面土的支撑力,刃脚踏面支撑力为R1=45.06*0.15*300=2027.7,R2=7.1*0.3*2*300=1278.0 计算得k2=5205.6/(4076+2027.7+1278.0)=0.71<1.0
从计算结果可知,k1>1.15,说明沉井能够下沉,k2<1,说明沉井停沉时能够稳定而不会发生超沉。
2.2排水法下沉
沉井下沉前,先用大锤、风镐等工具对称地将砼垫层打碎并清除干净,在沉井外侧部位涂刷沥青以减小侧面摩阻力。若遇地质变化,无法下沉,则采取加载等助沉措施,以利沉井下沉。采用人工挖土时,沉井内作业人员同步对称挖除土方。在井顶搭设平台及吊架将井内弃土用吊罐吊出,再用手推车将出土运至弃土处。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配以污水泵不停抽水,使井内保持无水状态以利人工挖土。人工挖土应先从中间向四周挖,形成锅底,然后根据沉井下沉情况,对称地向四周挖土直至刃脚底。井内挖土应有计划地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每层挖深不宜大于0.5m,井格间土面高差不应超过1.0m。
9
2.3不排水法下沉
正常情况下仍采用排水下沉,如需则采用不排水下沉,具体如下: 利用距井底3m的变截面小牛腿搭设工作平台,泥浆泵用葫芦挂在工作平台作业面,在泥浆泵吸泥口下方设置一根长约1.5m的硬管,增加泥浆泵的吸程,水枪枪口采用高压枪头直接进行冲沉,工作人员直接在工作平台上作业,其他机械设备及工序同排水下沉。
沉井下沉施工工艺图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沉井施工技术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