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2、自检。 3、故障设置: 在控制电路或主电路中人为设置电气自然故障两处。 4、教师示范: (1)、用试验法观察故障现象。 (2)、用逻辑分析法缩小故障范围(在电路原理图上标出故障部位的最小范围)。 (3)、用测量法正确、迅速地找出故障点。 (4)、根据故障点的不同情况,采取正确的修复方法,迅速排除故障。 (5)、排除故障后通电试车。 5、学生检修: (1)、认真、仔细地听取和观察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的讲解和检修操作。 (2)、要熟练掌握电路图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 (3)、在检修和排除故障的过程中,故障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要正确。 (4)、工具和仪表的使用要正确。 (5)、带电检修时,必须要有教师在现场监护,并要确保用电安全。 (6)、检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6、在确保线路无误,且在教师的监护下通电试车。 7、学生之间互出故障2 ~ 3 处(不得出短路故障),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检修任务。 8、检修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互检教师检查,确保无误后,应在教师的监护下通电试车。 9、学生按要求写出实训报告。 三、小结: 备 注 示范指导: 对电机正转控制电路的检修方法、要领与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演示。 巡回指导: 纠正、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错误,并解答其疑点、难点。 第29页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首页)
实习班级 授课日期 实习课题 13机自技师班 2014年10月 二、电机点动与连续控制 (三)、连续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安装 授课教师 授课时数 陈雪 6 分课题 教学目的: 课 题 教1、掌握电路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与元器件动作的顺序; 学2、掌握线路布线工艺。 目3、掌握元器件的布置图与线路接线图的画法 的 、 重 难重难点: 点 1、工作原理 2、布线工艺 实习准备 工、卡、量具: 1、万用表: 1块/人 2、电工常用工具: 1套/人 材料: 借: 1、交流接触器: 2个/人 2、热继电器: 1个/人 3、复合按钮: 1个/人 4、60A熔断器: 3个/人 5、15A熔断器: 2个/人 6、端子排: 1个/人 领: 1、铜单线: 2卷 / 班 2、花线: 1卷 / 班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备 注 组织教学: 对学生点名,且对不来者进行简单的了解并记录。 引入指导: 对学习与掌握连续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安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 讲授指导: 见教案内容。 重、难点: 见教案内容中 ★ 。 示范指导: 对连续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方法、要领与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演示。 连续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安装 一、理论讲解 (一)概述: 当机床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一般需要电动机处在连续运转状态。但在试车或调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时,又需要电动机能点动控制,实现这种工艺要求的线路是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3—1所示。 图2—3—1所示的线路是在字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复合按钮SB2 ,来实现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的。 SB2的常闭触头应与KM自锁触头串接。 ★ (二)、工作原理: 先合上电源开关QS 。 1、连续控制: (1)、启动: KM自锁触头闭合自锁 电动机M 按下SB1 KM线圈得电 启动并连 KM主触头闭合 续运转 (2)、停止: KM自锁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电动 按下SB3 KM线圈失电 机M KM主触头闭合 停转 2、点动控制: (1)、启动: SB2常闭触头先分断切断自锁电路 按下SB2 SB2常开触头后闭合 KM线圈得电 KM自锁触头闭合 KM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M得电启动运转 (2)、停止: SB2常闭触头后恢复闭合(此时KM自锁触头已分断) 松开SB2 SB2常开触头先恢复分断 KM线圈失电 KM自锁触头分断 电动机M失电停转 KM主触头分断 二、学生实训 1、绘制原理图。 2、线路编号。 3、绘制元器件位置图。 4、绘制接线图。 第30页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5、根据接线图学生按布线工艺要求且应独立完成线路的安装。 6、学生自检、互检。 7、在确保线路无误,且在教师的监护下通电试车。 三、小结: 备 注 巡回指导: 纠正、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错误,并解答其疑点、难点。 第31页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备 注 图2—3—1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原理图 第3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力拖动教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