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力拖动教案(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备 注 组织教学: 对学生点名,一、理论讲解 且对不来者进(一)、电动机单向点动与连续运转控制电路的比较: 行简单的了解并记录。 1、点动控制电路 点动控制电路,是用较简单的二次电路控制主电路,完成电动机的全压启引入指导: 动。点动控制是指按下按钮,电动机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失电停转,对学习与掌握电机正转控其工作原理如图2—1—1(a)所示。 制电路安装的重要性和必要点动线路工作原理: 性进行阐述。 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控制电路得电→接触器线圈KM得电→接触器主 触头闭合→主电路接通→电动机M得电并启动运转。 讲授指导: 见教案内容。 停止:放开动合按钮SB→控制电路分断→接触器KM线圈失电→接触器主 触头分断→主电路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 ★ (二)、具有自锁功能的单向连续运转的控制电路: 1、连续运转的方法: 对需要较长时间运行的电动机,用点动控制是不方便的。因为一旦放开按 钮SB,电动机立即停转。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点动电路中的启动按钮SB的两 端并联一对交流接触器自身的动合辅助触点,再在控制电路中串接一停止按钮 SB2,其工作原理如图2—1—1(b)所示其他与点动电路一样。 2、自锁连续运转线路工作原理: 1)、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1 接触器KM线圈得电 重、难点: KM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M启动并连续运转 见教案内容电机正转控制电路安装 KM常开辅助触头闭合自锁 2)、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2 接触器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分断 电动机M失电停转 KM自锁触头分断 二、绘制、识读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原则 ★ 生产机械电器控制线路常用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示。 (一)、电路图: 中 ★ 。 第20页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电路图是根据生产机械运动形式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要求,采用国家统一规 定的电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按照电器设备和电器的工作顺序,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 电路图能充分表达电器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器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 1、绘制、识读电路图的原则: 电路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1)、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接地PE依次画在相线之下。 直流电源的“+” 端画在上边,“-” 端在下边画出。 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 (2)、主电路是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 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其电流较大。 主电路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 (3)、辅助电路是由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指示灯和照明灯等组成。 辅助电路通过的电流较小,一般不超过5A。 画辅助电路时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垂直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且电路中与下边电源线相连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指示灯和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图的下方,而电器的触头要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 为了读图方便,一般按照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排列来表示操作顺序。 2、电路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 3、电路图中,不画各元器件实际的外形图,要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器图形符号画出。 4、电路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分别画在不同的电路中,但它们的动作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标明相同的文字符号。若图中相同的电器较多时,必须要在电器文字符号后面加注不同的数字,以示区别,如KM1、KM2等。 5、画电路图时,应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对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的连接点,要用小黑点表示;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则不画小黑点。 6、电路图采用电路编号法,即对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用字母或数字编号。 (1)、主电路在电源开关的出线端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11、V11、W11 。然后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每经过一个元器件后,编号要递增,如U12、V12、W12 ;U13、V13、W13 ?? 。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设备)的三根引出线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V、W 。对于多台电动机引出线的编号,可在字母前用不同的数字加以区别,如1U、1V、1W ;2U、2V、2W ?? 。 第21页

备 注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备 注 (2)、辅助电路的编号按“等电位”的原则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用 数字依次编号,每经过一个电器元件后,编号要依次递增。控制电路编号的起 始数字必须是1 ,其他辅助电路编号的起始数字依次递增100 ,如照明电路 的编号从101开始;指示电路的编号从201开始等。 (二)、接线图: ★★ 接线图是根据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安装情况绘制的,它只用 来表示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的位置、配线方式和接线方式,而不明显表示电器 动作原理。主要用于安装接线、线路的检查维修和故障处理。 1、绘制、识读接线图的原则: (1)、接线图中一般示出以下内容: 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重、难点: 见教案内容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2)、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中 ★ 。 且同一电器的各元器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表注一致,以便对照检查接线。 (3)、接线图中导线凡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器元件的接线点时再分别画出。导线及管子的型号、根数和规格应标注清楚。 (三)、布置图: ★★ 布置图是根据电器元件在控制板上的实际安装位置,采用简化的外形符号(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而绘制的一种简图。 布置图主要用于电器元件的布置和安装。图中各电器的文字符号必须与电路图和接线图的标注相一致。 注意:在实际中,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要结合起来使用。 三、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 (一)、安装步骤: 1、识读控制电路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 2、根据电路图或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电器元件的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应完整并符合要求,外观无损伤,备件、附件齐全完好。 3、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 4、严格检查电器元件的电磁机构是否灵活、卡住等现象。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以及各触头的分合情况。 5、根据电动机容量选配主电路导线的截面。 控制电路导线一般选用截面为1mm2的铜芯线(BVR); 按钮线一般选用截面为0.75mm2的铜芯线(BVR); 接地线一般选用截面不小于1.5mm2的铜芯线(BVR)。 6、接触器的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7、根据电路图绘制布置图和接线图,然后按要求在控制板上固定电器元 第22页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件(电动机除外),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 8、根据接线图布线,同时将剥去绝缘层的两端线头套上标有与电路图相一致编号的编码套管。 9、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 10、安装电动机。 11、连接电动机和所有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12、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13、自检。 14、交验。 15、通电试车。 (二)、工艺要求: 1、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为底座的中心端。 2、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更换。 3、紧固各元件时要用力均匀,紧固程度要适当。 4、按接线图的走线方法进行板前明线布线和套编码套管。 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如下: (1)、布线通道要尽可能的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装板的板面布线。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不得交叉(非交叉不可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就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叠压。 (3)、布线要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 (4)、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层。 (5)、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进行,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6)、在每根剥去绝缘层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 (7)、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8)、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应保持一致。 (9)、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5、根据电路图检查控制板布线的正确性。 6、安装电动机。 7、连接电动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8、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的部的导线。 9、自检。 10、交验。 11、通电试车。 ★ (三)、注意事项: 1、电动机与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接至电动机的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加以保护,或采用坚韧的四芯橡皮 重、难点: 见教案内容中 ★ 。 备 注 第23页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教案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线或塑料护套线进行临时通电校验。 2、电源进线应接在螺旋式熔断器的下(低)接线座上,出线则应接在上(高)接线座上。 3、按钮内接线时,用力不得过猛,以防螺钉打滑。 四、学生实训 1、绘制原理图。 2、线路编号。 3、绘制元器件位置图。 4、绘制接线图。 5、根据接线图学生按布线工艺要求且应独立完成线路的安装。 6、学生自检、互检。 7、在确保线路无误,且在教师的监护下通电试车。 五、小结 备 注 示范指导: 对电机正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方法、要领与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演示。 巡回指导: 纠正、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错误,并解答其疑点、难点。 第24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力拖动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电力拖动教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98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