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5 桩顶位移监测

(1)基坑内桩顶位移监测与桩顶沉降监测同步进行 (2)建立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按两级布设,由控制点组成首级网,由观测点与所连测的点组成扩展网。 控制点是进行水平位移观测的基本依据,包括工作基点和基准点。工作点是直接观测的基础,基准点是检查工作点的依据,两者布设成控制网后按统一的观测精度施测。

控制网采用导线网,扩展网和一级网采用基准线法,平面控制点采用普通标桩。 (3)监测要求

在位移监测中,由于允许位移量比较小(通常在10~20mm),测量仪器精度要求较高。应采用有光学对中装置。计算位移值精度至0.1 mm,同时将同一位移值进行矢量叠加求出最大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当最大位移值超出警戒值时应及时报警,防止意外的发生。

4.6 桩体结构变形监测

4.6.1 测斜点的布设原则

(1)测斜点在竖井平面上绕曲计算值最大位置,设置水平支撑结构的两道支撑之间;

(2)设在重点监测对象最近的竖井围护段; (3)竖井挖深最大的围护段;

(4)基坑围护桩桩体变形测孔埋设在桩身内;

(5)测斜管中有一对槽口应自上而下始终垂直于竖井边线; (6)测斜管接口应避开探头滑轮停留处,以保证测量准确。 4.6.2 测斜管的埋设

对于车站基坑围护桩桩体变形测孔,在桩身浇注混凝土前将测斜管绑扎到桩身钢筋笼内,注意将测斜管管口露出桩身50厘米并用护口盖好,然后浇注混凝土,将其埋入桩身内。如下图4:

4.6.3 测斜方法及步骤

(1)基坑开挖前,测斜仪应按规定进行严格标定,以后根据使用情况,每隔3个月标定一次;

(2)测斜管在基坑开挖前2周埋设完毕,在开挖前3-5日内重复测量2-3次,待判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将其作为初始值,开始正式监测工作; (3)每次测量时,将探头导轮对准与所测位移方向一致的槽口缓缓放至管底,待探头与管内温度基本一致、显示仪读数稳定后开始测量;

(4)以管口作为计程标志,按探头电缆线上的刻度分划,匀速提升,每隔一定距离(500mm或1000mm)进行仪表读数并做记录;

(5)待探头提升至管口处,旋转180度后,再按上述方法测量一次,以消除测斜仪自身的误差;

(6)以同一测斜管中不同深度处所测得的变位值i位H-i

H-i

X

4.7 钢支撑轴力监测

根据支护结构所采用的材料不同,选用不同的监测元件。对于钢筋混凝土支护

杆件,采用钢筋计测量钢筋的应力或混凝土应变计测量混凝土的应变,然后计算支撑的轴力。

对于钢结构支撑杆件,采用轴力计直接测量支撑轴力。 4.7.1 监测元件的布设

对于钢结构支撑体系,监测断面布置在支撑的两头,监测用轴力计与支撑杆件相连,如采用焊接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以避免钢筋传热引起轴力计技术参数的改变。采用频率计或电阻应变计进行测读。在正式测量前,应对轴力计逐一进行测量检查,并对同一断面的轴力计进行位置核定、编号。 4.7.2 应力计算

测量采用FLJ-40型振弦式反力计,又称轴力计,是一种振弦式载重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主要由振弦,夹紧装置,受力机构,电磁回路及信号处理等几部分组成。

振弦式传感器以张紧的钢弦作为敏感元件,其振弦的固有频率与张紧力有关。振弦式传感器正是利用振弦的固有频率随受力的大小而改变的特性将被测力转换为频率信号输出的测量元件。振弦置于永久磁场中,通过产生脉冲电流,使磁场发生变化,从而激发振弦振动。当激发脉冲断开时,振弦在磁场中的运动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其频率与振弦的振动频率相同。

测量过程中用ZXY-2型振弦读数仪测量出轴力计输出频率f,按下式求出支撑轴力

p=k(f02-fi2)。

式中K为轴力计标定系数(kN/F); F0——原始频率模数; Fi——实测频率模数。

4.8 地下水位观测

4.8.1水位观测孔施工方案

依据《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的有关规定,水位观测孔的施工主要包括测量放线、成孔、井管加工、井管下放及井管外围填砾料等工序,其流程如图2水位观测孔施工流程图5所示。

(1)成孔:水位观测孔采用清水钻进,钻头的直径为Φ130,沿铅直方向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地层岩性及变层深度、钻进时间及初见水位等相关数据;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停钻,及时将钻孔清洗干净,检查钻孔的通畅情况,并做好清洗记录。

(2)井管加工:井管的原材料为内径Φ70、管壁厚度为2.5的PVC管。为保证PVC管的透水性,在PVC管下端0~4m范围内加工蜂窝状Φ8的通孔,孔的环向间距为12mm,轴向间距为12mm,并包土工布滤网,井管的长度比初见水位长6.5m,如图6所示。

(3)井管放置:成孔后,经校验孔深无误后吊放经加工且检验合格的内径Φ70的PVC井管,确保有滤孔端向下;水位观测孔应高出地面0.5m,在孔口设置固定测点标志,并用保护套保护;

(4)回填砾料:在地下水位观测孔井管吊入孔后,应立即在井管的外围填粒径不大于5mm的米石;

(5)洗井:在下管、回填砾料结束后,应及时采用清水进行洗井。洗井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的有关规定。并做好洗井记录。 4.8.2 观测原理

地下水位观测设备采用电测水位仪,观测精度为0.5cm,其工作原理图如图7所示为:水为导体,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与测头连接的标尺刻度,此读数为水位与固定测定的垂直距离,再通过固定测点的标高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换算成从地面算起的水位埋深及水位标高。

4.8.3地下水位监测报警

地下水位的监测报警值为累计变化5m;预警值为累计变化4.5m。当水位累计变化值接近报警值时,按实际情况加密监测;当累计变化值达到报警值时,在加密监测同时向有关单位提交书面报警文件,并初步分析其原因。 4.8.4水位观测成果的报告

在工程监测过程中,实时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按业主代表的要求以周报形式送达业主、设计、监理、承包商。工程结束时,提交完成的监测总报告。在成果报告中将(1)绘制地下水位与时程的关系曲线;(2)提供观测点的位置、编号及观测时间等相关数据。

4.9土压力监测。

4.9.1 监测元件的布设

根据施工地质和周边环境将此项作为选测项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坑支护监测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97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