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图1 基坑围护结构示意图

3.2 监测目的

某盾构始发井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基坑最大设计深度18.2m,基坑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周边道路临近、地下管线众多。为保证基坑开挖过程围护结构、周边道路以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必须对围护结构内力、位移、土体沉降,地下水位等进行监测,以便为信息化施工及时反馈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步骤,指导现场

施工作业。

3.3 监测要求

每次监测前先对基准点进行校核,确定无误再进行监测点的监测。角度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以不超过6个测点为一组进行分组观测,当观测方向数大于3个时必须做归零观测。方向观测法的限差应符合表二规定。

监测点初测不少于2次,使用一级全站仪角度观测4个测回。

四、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4.1 监测控制网的建立

本次变形监测原则上利用甲方提供的地铁测量控制点,为了更好地做好变形监测工作,首先须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原地铁测量控制点的情况。由于某些原因,少数原控制点可能找不到或不能满足本次监测的实际需要,需增补新的工作控制点。本次主要增补高程控制点,原则如下:

1)对于建筑物较少的路段,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对于建筑物较多且分散的测区,按两个层次布网,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与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

2)控制网布设为闭合环,节点网或附合高程线路,扩展网布设为闭合或附合高程网。 3)每一测区的水准基点不少于3个,每一测区的工作基点亦不得少于3个。它们埋在建(构)筑物基础压力影响范围以外,基坑和区间隧道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离开地下管道至少5m远,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地下水位变化范围以下0.5m。水准点离开观测点不要太远(不应大于100m),以便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

4)对于在用的工作基点,每次在观测前都要进行复核。

4.2 地面沉降、桩顶沉降量测监测

4.2.1 沉降点布设

沉降监测根据监测对象周围的水准基点高程进行。水准基点从现场施工控制网基点引入。如果现场附近没有水准基点,则根据现场条件和监测时间要求埋设专用水准基点。水准基点数量不少于3个,分别布设在工点两侧,并定期进行校核,防止其自身发生变化,以保证沉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水准基点在沉降监测的初次量测前不少于15天埋设。

水准基点的埋设按以下要求进行: (1

20钢筋打入冻土以下不少于

0.2米,上部用C25砼包固,加盖保护,确保其稳固性;

(2)水准基点与量测点通视良好,其距离小于100米,以保证监测精度;(3) 水准基点的埋设避开松软、低洼积水处,以防变位。

道路及地表监测点的埋设采取直接埋设法,将Φ20*1000mm的钢筋直接打入土体中,顶部露出观测标,砌井保护,如图1所示:

4.2.2 沉降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沉降监测采用徕卡DNA 03高精密电子水准仪,以保证监测精度。视线长度不

大于50米,闭合差小于士0.5n mm,测量数据保留至0.lmm。同时沉降监测满足下列要求:

(1)观测前对所用水准仪、水准尺按规定进行校验,并作好记录,在使用过程中不随意更换;

(2)首次进行观测增加测回数,且不少于3次,取其稳定值作为初始值; (3)固定观测人员、观测线路和观测方式;

(4)定期进行水准点校核、测点检查和仪器校验,确保量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4.2.3 沉降监测提供的相关资料

(1)沉降监测计划,含水准点、测点的平面布置图 (2)仪器校验记录资料; (3)监测记录及报告表; (4)沉降曲线及图表;

(5)监测结果的计算分析资料; (6)沉降监测报告。

4.3 邻近建筑物沉降监测

4.3.1 对基坑周边建筑物的调查

在开工前对施工现场周边不小于3H(H—竖井深度)范围内建筑物进行普查,

根据建筑物的历史年限、使用要求以及受施工影响程度,确定具体监测对象。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拟监测对象逐一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重点监测部位。 4.3.2 建筑物沉降监测

(1)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建筑物特征、基础形式结构种类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为了反映沉降特征和便于分析,测点埋设在沉降差异较大的地方,同时考虑施工便利和不易损坏。

(2)沉降观测标志根据建筑物的构造类型和建筑物材料确定。主要选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对于不便埋设时,选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物表面,涂红油漆作为观测标志。沉降观测标志埋设时特别注意保证能在点上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同时监测时还要注意:①仪器避免安置在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和有安全隐患的地点;②观测时水准仪成像清晰,前后视距相近,且不超过50米,前后视观测完毕应闭合在水准点上。

4.4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地下管线观测点采用带可移动式探针的“隐埋式”观测点,为真实反应管线的

沉降,且不受周围土层沉降的影响,观测点结构示意图2如下:

(1)管线资料调查

通过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了解地下管线的用途、材料、规格,管线的接头形式和对位移的敏感程度,确定位移警戒值。 (2)测点埋设

对于煤气管、主水管等重要管道采用扁铁做成抱箍固定在管线上,抱箍上焊一测杆。测杆顶端不应高出地面,路面处布设窨井,既用于测点保护,又便于道路交通正常通行。抱箍式测点监测精度高,能如实反映管线的位移情况。 对于通讯管线采用直接式测点,即在露出管线接头或保护管处,利用凸出部位涂上红漆作为测点。

对于地下管线排列密集且管底标高相差不大或不便开挖的情况,采用模拟式测

l00mm的钻孔,孔深至管底标高,取50 mm的钢板一片,以增大接触面积,

20mm的钢筋作为测杆,周围用净砂填实,以监测管线的位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坑支护监测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97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