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
6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注:以上所有数据来自检验科微生物室。
四、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总结与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此,我院加强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监测和控制,并制定了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从临床治疗、专业护理、微生物检验、感染管理等多学科多部门的角度,采取相关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了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为医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5年度多重耐药菌仅检出17株,比2014年度少13株,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90%,也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46%。通过对2014年我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的总结分析,我科建议临床医生在收治有耐药菌感染迹象的病人,应及时送检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如特殊情况没有做细菌培养的应将病人的感染情况在病历中及时给予记录,从而为非医院感染提供依据。为提高感染诊断率,首次采集标本应在24小时内采集并及时送检,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发现有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科室应严格按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具体建议如下:
7
1、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监测,关注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例如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慢性疾病。各临床科室对感染或怀疑感染的病例进行相应的标本送检,检验科一旦发现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立即通知所在科室,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保证监测管理的时效性,提高临床科室的警觉性,及早预防交叉感染,为做好接下来的好消毒隔离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细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加强重点科室的多重耐药菌的监控,做好物体表面的清洁。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出现多重耐药患者,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晨会上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项隔离措施,以防耐药菌的交叉传播。首选单间隔离,隔离病室不足时可考虑将同类细菌感染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病室,并把隔离标志放于床头卡、病人一览表、病历夹上,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按非感染者在先、感染者在后的原则,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临床科室要加强诊疗环境的消毒工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房要严格消毒,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以及各种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对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各级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章制度,避免感染的发生。
3、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严格按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年1月13日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祁门县人民医院2015年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总结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