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化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案”模式探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初中化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案”模式探究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南京市东庐中学“讲学稿”模式的启发,2007年8月,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开始实施“一体化教学案”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学案”就是指教师将传统的教案简约为学生的学案,通过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设定师生双边活动,从而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一种课时计划。

几年来,笔者在“一体化教学案”模式(以下简称“教学案”)的引领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教学案”的有效实施

在使用“教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搭建好平台,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了学生。 1.要精心设计导学内容

备课时要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要紧扣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科书,做到生课熟备、熟课生备,精心整合教学内容;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案”注重以问题引出主干知识,以探究和练习深化知识,所以要倍加重视导学内容的设计。这些问题要能涵盖重点知识,具有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从而使每位学生每节课都能体验学习成功;要具有典型性、示范性,能够举一反三,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空气》的“教学案”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导学内容:

(1)用什么方法,你能捕捉到一瓶空气?(用图形或文字均可)

(2)一容积为400mL的盛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现用某种方法使里面的气体减少80mL,那么集气瓶里的压强将_______;如果把该集气瓶倒立在水下后拔开橡皮塞,将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验中,红磷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红磷燃烧生成的固体,其体积远远小于它所消耗的氧气体积,这就使得集气瓶内的压强_______;燃烧结束,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

(4)在空气成分的发现史中,_______等3位科学家都先后有自己独立的发现,其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_______。 (5)混合物里至少有_______种物质,纯净物里最多有

_______种物质。

2.要指导学生认真依案预习

预习是“教学案”模式的重要环节,它既体现了“教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将“教学案”提前发放,学生以“教学案”和教科书为蓝本,自行解决“教学案”中的基础问题。对预习环节出现的困难,要鼓励学生敢于暴露,并主动寻求帮助,勤于合作探究。在“心求通而不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状态下,通过互相启发、思维碰撞等,从而“开其意,达其辞”。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养成依案预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既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也要做到“三讲三不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情进行精讲点拨,启发诱导,释疑解惑。对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要解剖疑点、讲清思路;对典型问题,要推出解题规律,从而触类旁通。要重视指导学生根据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内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使用“教学案”要注重培养学

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思维;注意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批判性;要充分运用实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教师既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又要设法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和错误,这样预设的问题就能在学生的思维起伏、情感跌宕中循序渐进地解决。 5.要及时反馈,准确评价

使用“教学案”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知识、技能达成情况。但是,要对学生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情况。要掌握这些信息,“教学案”要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而且日日清、周周清。这样,教学评价就具有针对性、过程性、整体性,就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从而发挥优势、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二、教师如何提高实施“教学案”模式的能力

教学不完全是预设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尤其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更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整合、课堂驾驭的能力。 1.要敢于尝试

任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都需要教师敢于尝试,

大胆实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既不能顾虑重重,畏手畏脚,也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注重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去解决问题。若要少走弯路,快速提高实施能力,就必须加强学习,广泛拜师,重视反思。 2.要勤于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实践充满问题。在“教学案”的使用中,每节课都会有一些值得回忆、总结的案例,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和事例,并及时记录、整理、总结,在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案”进一步完善,从而为下一轮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3.要加强教学研究

教师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教科书和考试说明,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时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积累,不断提高自己。

新课程教学不能单兵作战,“教学案”的使用更是如此。必须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编好每一份“教学案”,使集体备课成为一个不断打磨、互相促进的过程。

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除集体备课外,还可以课后及时交流、定期举行研讨课、阶段总结等研讨活动,使教师能说会道,敢讲勇为;努力提升教师日常交流的有效性,使问题成为课题,使办公室变成研究室。

三、使用“教学案”的一些注意事项

使用“教学案”,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科学探究课使用“教学案”应去除“预习”环节 毋庸置疑,“教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适用范围很广。但是,对于课本上完整的科学探究课题(如质量守恒定律、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等)绝不能硬套“教学案”模式,应该去除“预习”环节。因为学生预习以后,等待探究的结论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而没有悬念的探究是虚假的探究,明知故“探”无异于“做戏”,这样也肯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笔者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的“教学案”,就删除了预习环节,其教学流程是:利用原子分子理论探究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关系→利用课本实验去验证这一质量关系→综合上述结论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定律运用及注意事项→回顾定律发现史。这样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体现了探究方式的多样性(不仅有实践法,还有观察法、查阅文献法、思维加工法等),而且重视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2.简单复制的练习题要不得

练习题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案”的核心。在信息畅通的网络时代,练习题可随手拈来,但编写适合自己学生

使用的“教学案”练习题,则是要花大工夫的。那种不加选择、缺乏思考地复制、粘贴,虽然工作量小了,速度快了,但题目还是老面孔,“涛声依旧”,体现不了时代性、创新性、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做这样的题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贻害学生。

要编好练习题,就必须重视筛选,注重改编,注意原创,并使传统题、改编题、原创题和历届中考题的比例合适。 3.“教学案”不是习题集

如果“教学案”上只有繁多的各色题目,它或许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无尽的解题将成为学生的痛苦,也必将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因此,“教学案”一定要题量恰当、难易适中、题型多变,并力争版面活泼、图文并茂、文字简练、内容有趣。当然,只有认真研讨、集思广益、严格把关,才可能形成优秀的“教学案”文本。

另外,使用“教学案”就不要再布置其他的课外作业。

[参考文献]

[1]陆建源.“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探究[J].化学教学,2007(6).

[2]李德前.沪教版“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0(10).

(责任编辑:张华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化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案”模式探究在线全文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案”模式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52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