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培训讲稿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

培训讲义

1 前言

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随着核反应堆、核电站等核设施的不断建立,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及健康关注程度的逐步提高,在商品检验、食品卫生、矿物分析、辐射保护、核医学、环境监测、农业科学以及考古等多个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微弱的放射性测定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有些领域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关系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以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

近期,国家对能源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变更,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由原来的适度发展核电改为大力发展核电,预计2020年,核电的发电能力可达4000万千瓦。核电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带动整个核工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与监测的问题也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是微弱放射性测量增多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常我们把这种微弱放射性的测量称为低本底测量或低水平测量。

2 放射性简述

因为我们所涉及和研究的是微弱放射性的测量问题,所以我们要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放射性。

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是稳定的,但是,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能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光子,并转换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亦称放射性。

核衰变通常放出三种类型的粒子,称α、β和γ。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三个天然放射系,即铀系、锕系和钍系,及一个人工放射系镎系。

铀系第一代核素为铀(238),它从半衰期(T1/2=4.51×109年)最长的U(238)开始,经过8次α衰变6次β衰变,最后到稳定的Pb(206)。

钍系是从半衰期(T1/2=1.40×1010年)最长的Th(232)开始,经过6次α衰变4次β衰变,最后到稳定的Pb(208)。

锕系是从半衰期(T1/2=7.1×108年)最长的U(235)开始,经过7次α衰变4次β衰变,最后到稳定的Pb(207)。

1

镎系从半衰期Pu(241)开始到Bi(209)为止,系中Np(237)的半衰期最长(T1/2=2.14×106年),故称镎系。 Np(237)的半衰期比U(238),U(235)及Th(232)半衰期小很多,故除Bi(209)外镎系中各种放射性核素在地壳中存在量极微。

2.1 α衰变

放射出α粒子的核衰变称为α衰变,可用下式表示:

AZA?4X?Z?2Y???Q

42X表示母核,原子序数为Z,原子量为A,Y为子核原子序数减少2为Z-2,原子量减少4为A-4。α粒子实际上是氦原子核He,它的原子序数为2,原子量为4。Q为衰变时释放出的能量。天然α粒子的能量在4~8Mev。一般α粒子具有几个孤立的能量,能谱为分立能谱。α粒子属于重带电粒子,它的阻止本领很大,即单位射程上损失的能量很大,其射程很短,在空气中的天然α粒子其射程仅仅为几个厘米,一张纸就可以挡住α粒子,它穿不过皮肤的角质层,故不存在外照射的危害,但是α粒子一旦不慎进入体内,所产生的内照射危害却是严重的,所以应该对α粒子的内照射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2.2 β衰变

原子核放射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放射性衰变称为β衰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原子核放出高速电子的衰变,这种电子称为β-粒子。通常说的β衰变就是β-衰变,它可以自发地进行,且常伴有γ衰变。β-衰变可以用下式表示:

AZ?X?Z?A1Y?????Q

式中的X为母核,原子序数为Z,原子量为A,Y为子核,由于放出一个电子,故子核的原子序数加1,而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质量小的多,可以忽略不计,故子核的原子量仍为A。?为质量非常微小的中性粒子称为中微子,Q为衰变时放出来的能量,此种能量几乎全部分配给β和?,其分配是完全随机的,故β的能量可以从零一直到Q(最大),故β-粒子能谱是一个连续谱。当β-粒子具有最大动能为Q时,?的动能为零。

1β-粒子的平均能量约为Emax,一般资料中给出的β-能量通常是指β-的最大能量Emax。

3--

β-能谱如下图:

2

N 计 数

1/3Emax Emax

E(能量)

β-衰变可以看成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了质子,同时放出一个β-粒子和中微子的衰变。

另外两种β衰变是指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分别用下式表示:

AZ?X?Z?AY?????Q 1(质子变中子衰变)

AZX??1e?Z?A1Y???Q

这里不再详谈。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讲解一下,即原子核从激发态跃迁到低能态或基态时,有时不发射γ射线而将多余的能量交给核外的壳层电子,此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发射出去,这种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此种情况可以发生在K层,L层或其它层的电子上,这种电子是单能谱。

通常β辐射只有一种微弱的外部危害,其用薄薄的铝层就可以屏蔽β辐射。用原子序数低的材料屏蔽β,防止靭致辐射。

2.3γ衰变

有些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或β衰变以后,仍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它必然要向低能态或基态跃迁,这时就会发生γ衰变。γ射线实质上就是一种波长很短(10-8-10-11)的电磁波,又称γ光子。γ射线是从核内发射出来的,能量是单色的,其数值为两个能级之差。在发生γ衰变时,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均不变,故γ亦称为同质异能态的跃迁。

通常遇到的Χ射线和γ射线相同,也是一种电磁波。靭致辐射产生的Χ射线,能量为连续谱,而外壳层电子向内壳层跃迁时,所释放的Χ射线为特征Χ射线,能谱为单能谱。

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因此要注意它的外照射的危害。一般选用原子序数高的材料如铅来屏蔽它。

3

3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 3.1 指数衰变规律

放射性物质的核衰变都是按照指数规律来进行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N=N0e??t (3.1.1)

N0为初始时(t=0)的原子核数; N为t时刻的原子核数;

λ为衰变常数,它是表征衰变快慢的一个常数,λ大则衰变快,λ小则衰变慢。

λ=

0.693 (3.1.2) T1/2T1/2为半衰期,核衰变到原来活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为该核素的半衰期。不同的核素,半衰期是不同的,有的很长很长,如104年,有的很短很短,如几天,几分钟,甚至更短。半衰期可由相关资料查询。

3.2 放射性衰变的统计涨落

对某一个原子核而言,什么时候衰变,这完全是偶然的,是随机性的。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有时多些,有时少些,并不是完全确定的,但是它会在一个平均值上下波动、涨落,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的统计涨落,是对大量原子核而言的统计规律。由核衰变统计涨落造成的误差称为统计误差,它服从高斯分布。由于核衰变有统计涨落,所以无论你用的仪器多么精密、准确,工作人员多么仔细认真,对放射性测量的结果也是有起伏涨落的,是在某一个平均值上下涨落的,出现在平均值附近的几率大,远离平均值的几率小,而且平均值两边出现的几率是对称的。

表示统计涨落的大小,通常用标准偏差σ表示:

σ=

?(Ni?N)i?1K2K?1 (3.2.1)

1K算数平均值 N??Ni (3.2.2)

Ki?1Ni为第i次的测量值;

4

K为测量次数;

σ表示测量计数统计分布的一个宽度,σ越大测量计数越分散,分布曲线越平、越宽。反之,σ越小,测量数据越集中,分布曲线越窄越尖。其测量结果可表示为:

N??k (置信系数为1,置信度为68.3%)

N?2?k (置信系数为2,置信度为95.5%)

N?3?k (置信系数为3,置信度为99.8%)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N??k

对于核辐射测量,标准偏差σ≈N?N (3.2.3)

其中N为有限次测量的平均值,N为一次测量值。在计数测量中若不存在其它误差,则(3.2.1)式与(3.2.3)式的结果是一致的。若计数中除统计误差外,还存在有其它随机误差,则前者给出的结果要大些。

这里顺便讲一下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测量的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符合的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相差的大小。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决定的,如果测量的系统误差小,结果的准确度就高,反之,系统误差大,准确度就差。

精确度是指测量数据的重复性,或者说是指测量数据的分散性大小。精确度是由偶然误差决定的,偶然误差大,重复性就差,精确度就低,反之,偶然误差小,数据的重复性就好,分散性就小,精确度就高。

有的测量结果准确度还可以,但精确度不高,有的精确度较高而准确度较差。当然,亦有的测量结果准确度高,精确度亦不差。总之,准确度与精确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上面谈到原子发生衰变,发射出各种射线,可是人们用肉眼是根本看不见它们的,手也摸不到它们。如何感知它们的存在呢?这就要研究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利用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系列效应,探知射线的存在,以及它的种类、强度、能谱等等相关的信息。因此,研究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射线探测、辐射防护和同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培训讲稿在线全文阅读。

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培训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25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