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摆正姿态,引导舆论。 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最终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因为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理念让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游走,会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违约率低,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不再是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主导定位。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金融脱媒)的行为。[2]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摆正心态,以“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的身份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建设,中国的金融环境日趋自由,竞争也更加激烈、透明、公平。传统商业银行不想被互联网应用的浪潮伤害,就应该顺势而上,利用好互联网市场的资源,把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做大做强。
五,严守风险和流动性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实质是金融活动,就应该按照现有的金融法规纳入监管范畴,而不是“放任自由,出了事再说”的态度。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多而且法律地位不明确,且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对金融体系安全、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冲击,传统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也不能触碰安全红线,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客户的身份识别、信息管理等安全工作,遵守法律法规。
易观智库http://www.enfodesk.com/SMinisite/newinfo/ 2014/02/26 艾瑞咨询http://www.iresearch.com.cn/ 2014/1
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rn.com 2012/7/26
[1]从野蛮人到文艺青年 互联网金融迈入小时代,光明经济,2013-09-16 [2] 谢平,互联网金融新模式[J],《新世纪周刊》 2012年第24期
4
张晓芬, 张羽.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兰州学刊》 2013年第12期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SWOT分析(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