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型:新授课 学情分析:
1. 学生难于理解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 容易混淆大气的根本热源与主要热源的差异。
3. 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清楚,如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反射与散射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明确地面是大气
的直接热源。
3. 能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 大气受热过程。
2.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教学资源
课件、多媒体、讲义及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实录 教学活动1:新课导入
师: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索了内部圈层,并了解了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呢?
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师: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度,夜晚则降至零下183度。而在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是大气圈的功劳。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
意义重大。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板书)。首先我们学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 教学活动2:知识铺垫
师:为更好理解我们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先理解一些基础知识,请看幻灯片。
幻灯片1: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讲解:任何物体都能辐射能量,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同样,大气辐射、人体辐射等都属于长波辐射。)
幻灯片2:利用太阳辐射光谱图,认识太阳波谱及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幻灯片3:干洁大气的组成成分 教学活动3:新知识传授
师: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从哪获得的? 生:太阳。
师:对,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能量的来源,那么具体地面获得能量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请看教材30页图2.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太阳辐射能在到达地面之间,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或散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说,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铺垫,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并图示说明反射和散射的区别。)
师:大气对太阳辐射只是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也只是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能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发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所以,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板书)太阳暖地面
师:地面获得太阳热量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热量,同学们看图,说说地面辐射被谁吸收了?
生:大气
师:正确。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吸收率达75%至95%。对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但从整个过程来看,大气的根本热源应该是太阳辐射。(板书)地面暖大气
师: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大家一起做一个活动。教材活动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学习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知识,实现有地面辐射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知识迁移。)
生:大气增温后,也向外释放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的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面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所以,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了地面,从而完成了大气的保温作用。
师:非常好。(板书)大气还地面
师:地表及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中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
(幻灯片展示问题,引导学生从大气组成成分所起的作用入手,深入探究云量多少、云层厚度的作用。)
幻灯片4 白天多云的时候和晴朗的时候气温有差异吗?多云的夜晚和晴朗的夜晚,哪个会更冷?
生:白天多云时气温较低,晴朗时气温较高,而多云的夜晚比较温暖。 师:白天,多云时,固体杂质等反射太阳辐射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地面辐射小,所以大气获得的热量少,气温较低。夜晚云越多、云层越厚,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越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就越强,大气逆辐射也就越强,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的就越少。
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教材活动2)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的剧烈得多?
生:地球上有大气层,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球的白昼温度不太高,又由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球的夜晚温度不会过低。 教学活动4:课堂小结
师(板图)生(笔记)一起画简图:(如下图)
师(板图)生(笔记)一起画简图
幻灯片5:强化记忆,突出重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气的根本热源:太阳 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 教学活动5:课堂练习或作业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则大气削弱作用较小,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 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海拔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即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