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另一个饱受争议的方面就是它按照"冷热"标准对于不同媒介的划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承认,麦克卢汉关于"冷热媒介"是相对意义上的,是有着很强时空局限和时代局限的,但是无论其划分的方式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合时宜,这种对于媒介的考查角度永远有着自身的生命力。
联系我们上一节提到了麦克卢汉的"反机械主义"思维,我们不难看出的是,麦克卢汉所谓的"热媒介"实际上就是带有强烈机械主义色彩的工业时代的西方理性主义媒介,而"冷媒介"则是一种反机械主义的,模糊的,有强烈人性味的和东方主义的媒介形式。其实,我们从麦克卢汉的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麦克卢汉是倾向于冷媒介的,联系我们上节讲到了他的反"机械主义"思维,他实际上更多地认为代表工业时代集中化生产的热媒介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而一种复杂化的,非中心的,模糊的代表着电子化时代的"新冷媒介"时代即将到来,所以在《理解媒介》的第一部中专门有一章的题目就是"过热媒介的逆转",可见其对于其心目中"冷热媒介"的不同态度。
而我们讲,麦克卢汉的关于"冷热媒介"特征的总结和探讨,似乎对于今天我们理解的"互联网思维"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今天的互联网所遇到的情景远远要比麦氏的预言要复杂得多,麦氏的很多预言在今天我们恐怕也不能简单的看待。
3、"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互联网思维"是这几年在商界,学界热议的词汇,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经济的价值观和经营方式。那么我们以何种方式理解互联网思维,是我们能够运用它的前提。
首先,学界目前对于"互联网思维"还没有一个详尽的定义,对于其作用和意义的探讨和争议还在继续。但是,在很多基本的观点上,很多人还是能够达成共识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把握这个新兴概念。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思维主要包含三个基本方面:
1)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的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和群体模糊意向的决策模式。
2)依靠单体协作和群组所实现的分布式的管理模式。
3)依靠单体意向的"泛连接化"形成即时,高速,多维度,的资源配置方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论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与“互联网思维”(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