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的仿真模型,将纤维和基体作为两种不同的材料建模。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约束条件和载荷,计算有效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部分实验和理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复合材料的宏观有
基于细观力学有限元法的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研究
和数值模拟
杜潇,陈柯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摘 要: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的仿真模型,将纤维和基体作为两种不同的材料建模。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约束条件和载荷,计算有效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部分实验和理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复合材料的宏观有效弹性模量。
关键词:ANSYS;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有效弹性模量
1. 引言
复合材料是一大类新型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质量轻、抗疲劳、减振、耐高温等一系列优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其中一种。研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为宏观力学和细观力学两种方法。连续介质力学中假设材料为均匀,其目的是采用适当的本构关系描述材料外部作用的响应。这类本构关系是在不考虑材料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宏观实验得到的。然而,不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即使在宏观尺度下表现出均匀性,实质上却是非匀质。所以,连续介质力学的描述只是一种近似,力学性能实验只能反映出材料的“整体”性能。连续介质力学并不能揭示出微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材料细观力学是20世纪力学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它研究宏观均匀但细观非均匀的介质,多采用多尺度力学理论,目的就是基于材料细观结构的信息,寻找宏观均匀材料的有效性能,其基本思想是“均匀化”。对于弹性问题,从细观尺度的应力、应变场出发,通过应力和应变体积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材料的有效弹性性能,从而用均匀化后的介质代替原非均匀介质[1]。
从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组分相力学性能预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通常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有限元法。早期多采用解析法,如Eshelby等效夹杂法[2]、自恰法[3]等,近期则多采用有限元法。
本文主要分析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利用ANSYS软件将纤维和基体作为两种材料建立模型,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得出复合材料的应力场和应变场,进行体积平均得到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从而计算出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最后将所得结果与部分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进行比较,发现三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模拟方法基本反映了材料的真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相关理论预测
细观力学分析方法比较精确但相当复杂,目前还只能分析单层材料在简单应力状态下的一些基本力学性质,例如材料主轴方向的弹性常数及强度。细观力学分析中对复合材料有以下基本假设[4]:
(1)单层复合材料:线弹性、宏观均匀、宏观正交各向异性、无初应力;
(2)纤维:各向同性(或横观各向同性)、均匀、规则排列、线弹性、完全成直线;
(3)基体:均匀、各向同性、线弹性。
此外,在纤维和基体中以及它们之间不存在空隙,即纤维和基体粘结是完整理想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细观力学有限元法的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研究和数值模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