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联合单价提高到105.3元就可以实现目标利润40000元
即:
石棉瓦单价=12*105.3/96.5=13.09(元/块) 水泥单价=14*105.3/96.5=15.28(元/袋) 玻璃单价=8.5*105.3/96.5=9.29(元/平米)
验证:13.09*5+15.28*2+9.29*1=105.3(元)
d.扩大销售量。该商店预计销售大到整个商场的75%,已经是较乐观的占有率,向达到更多的销售量,必须追加较高的费用,所以通过扩大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40000元不可行。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自由通过提高售价才能实现目标利润40000元。
第三题,
1、首先根据预测,计算出2005年目标利润基数=20%×600000=120000(元)。
2、再计算相关因素的灵敏度指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2004年利润P=100000元,依题意计算 各因素的中间变量如下:
M1=px=200×10000=2000000(元) M2=bx=150×10000=1500000(元) M3=Tcm=(200-150)×10000=500000(元) M4=a=400000元
分别将Mi和P代入公式,得: 单价的灵敏度(S1)= M1/P×1%=2000000/100000×1%=20% 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S2)= M2/P×1%=1500000/100000×1%=15% 销售量的灵敏度(S3)= M3/P×1%=500000/100000×1%=5% 固定成本的灵敏度(S4)= M4/P×1%=400000/100000×1%=4%
可见,该公司的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最高,单位变动成本次之,再其次是销售量,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最低,即企业利润受单价的影响最大,受固定成本的影响最小。 3、最后分析企业若要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哪些单项措施。
因为K0=120000-100000/100000=20% S1=20%S2=15%S3=5%S4=4%
所以单价的变动率(K1)=(-1)1+1×20%/20%×1%=+1% 单位成本的变动率(K2)=(-1)1+2×20%/15%×1%=-1.33% 销售量的变动率(K3)=(-1)1+3×20%/5%×1%=+4% 固定成本的变动率(K4)=(-1)1+4×20%/4%×1%=-5% 于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05年冠华科技公司只要采取以下任何一个单项措施,就可以完成利润增长20%(即实现目标利润基数120000元)的任务,即:提高单价1%、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33%、增加销量4%、压缩固定成本5%。在整个分析中我们认为各个因素间的变动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实际生活中可能一个因素变动,会引起其他因素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会计作业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