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相对孔径就是50/25=2。通常表示相对孔径的办法是在相对孔径前面加入[f/],比如f/1.4、f/2、f/2.8等,也有用1:2来表示f/2的。通常镜头标记上用类似1:2的方式更多些。在实际使用中,很少使用"相对孔径"的称呼,通常都是用"光圈系数(f-Stops)"来称呼,简称"光圈"或者"f-系数"。在镜头的标记上,通常都是标记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如图所示:
现在标记镜头的相对孔径都是用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数值:
可以看到:每一个数值都与相邻数值有一个 镜头通过的光量与f系数的平方成反比。比如:f/5.6的通光量是f/4的一半;是f/8的两倍。
焦点 (focal point、focus):
对于一个理想透镜而言:远处的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时位于无限远处。
该无限远处的物体上任何一点发出的到达理想透镜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
所谓"光轴"就是一条垂直穿过理想透镜中心的光线。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凸镜应该是所有的光线会聚在透镜后面一点上,这个会聚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例如使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光后,形成最小点的就是焦点。焦点一定在光轴上。
在光学术语上,以透镜为界:
注意:对于凹透镜而言,物方焦点与像方焦点的位置与凸透镜相反
主点 (Principal point):
一个透镜得轴向厚度与其直径、物距、像距以及焦距相比显得很小,就可以认为该透镜是薄透镜。一片薄际的镜头都是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无法直接分辨出主点的位置。当焦点处于无限远时,镜头主点到结像平面的距离 = 焦距
对于某种画幅而言,标准镜头的焦距值约等于画幅对角线长度,其主点的位置在镜头的光学组内前主点/后主点(front principal point/rear principal point)如下图所示,假设从 a 射入的光线,折射之后通过 n 和 n' 致到达了 b 。对于光轴而言,a-n与 n'-b 之间产生相似的
角度,因此,在光轴上可以得出 h、h' 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 h 和 h' 就叫做主点,其中 h 为前主点(第一主点),h' 为后主点(第二主点)。前主点与后主点之间的距离称为主点间隔。
焦点距离(focal length)
虽然镜头的种类不同,会有主点的前后关系位置相反,或者 h' 落到组合的镜头之外的现象发生。无论何种情况,从后主点 h' 到后焦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焦点距离。望远型镜头和逆望远型(retrofocus lens)镜头的后主点 h' 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长焦镜头主点位置比标准镜头的更靠前,其主点位于镜头前组光学组外
广角镜头主点位置比标准镜头的更靠后,其主点位于镜头后组光学组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光学镜头基础知识(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