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渗透吸水主要与渗透压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有关,与蛋白质无关;植物释放O2,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的,也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答案:(1)A (2)氨基酸 脱水缩合 (3)催化 运动 (4)AD
4. 解析:(1)从染色体的组成和图示物质关系上分析,A是
DNA,E是蛋白质。相应a、b分别表示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②③
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D表示mRNA,B表示多肽。(1)组成
DNA的元素有C、H、O、N、P,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C、H、O、
N等。(2)RNA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和四种碱基(A、U、G、C)。(3)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与组成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此外,也与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分析,是由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决定的。(4)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设肽键数为x,则r·(x+m)-18x=e,得x=(e-rm)/(r-18)。(5)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被染成绿色。
答案:(1)N、P N (2)mRNA 磷酸 核糖 碱基
(3)组成B的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组成A的a排列顺序不同 (4)脱水缩合 (e-rm)/(r-18) (5)基因(遗传物质) 甲基绿
5.解析:(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糖。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原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但不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水解为还原糖。
(3)此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设计。分析该实验的题目是“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4)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
答案:(1)还原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条件 (2)土豆不含淀粉酶 (3)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第二步: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 第三步: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 水浴加热2 min 结果: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 (4)载体蛋白和能量(ATP)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赢在起点】2013一轮复习学案5_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_单元(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