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管网定线时,必须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尽量缩短线路长度。②选线时,应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有道路定线,以便施工和检修。③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流的交叉。④远距离输水时,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加压和重力输水两者的结合形式。⑤设计时应远近期同时考虑、分期实施。
输水管渠的布置
(1)设计流量:①从水源至城镇水厂或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自用水量确定。当长距离输水时,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计入管渠漏失水量。②向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流量,当管网内有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有水厂所负担供应的水量确定;当无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确定。③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输水管渠尚应包括消防补充流量或消防流量。
(2)条数及连通管:输水管渠一般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它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事故用水量计算确定。城镇的事故水量为设计水量的70%。
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应根据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与全供水区域。在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及考虑施工维修方便的原则下,应尽可能的缩短配水管线的总长度。管网一般为环状,当允许间断供水时可敷设成树枝状,但应考虑将来有连成环状的可能。在树枝状管网的末端应有排水阀。
配水管网的布置应尽可能的使干管以最短距离达到主要用水区域及管网中的调节构筑物
配水干管的位置,应尽可能的布置在两侧均有较大用户的道路上,减少配水支管的数量。平行干管的间距一般为500-800m。
配水干管之间应有适当距离设置连接管形成环状,连接管的间距可考虑800-1000m。
干管一般按城市规划道路定线,但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和重要道路下通过。
生活饮用水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过毒物污染及腐蚀性等地区,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严禁与自备水源供水系统直接连接。
城镇给水管道与建筑物、铁路和其他管道的水平净距,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条件、管内工作压力、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及有关规定等条件确定。
给水管应设在污水管上方。当给水管与污水管平行设置,管径小于200时管外 壁净距不应小于1.0m,管径大于200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1.5m。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生活饮用水给水管与污水管或输送有毒液体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 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情况、外部荷载、管材强度以及与其他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当有热力计算和技术经济论证时才允许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上或露 天敷设,并应采取调节管道伸缩和防寒保暖措施。给水工程管线最小覆土厚度:人行道下0.6米,车行道下0.7米。 管径
(1)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2)从管网干管到用户和消火栓的分配管管径至少为100mm,大城市采用150-200mm。 流速
最高和最低允许流速:①为防止管网发生水锤现象,最大流速不超过2.5-3.0m/s。②输送原水,为避免管内淤积,最小流速通常不得小于0.6m/s。 平均经济流速:①设计中可采用平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一般大管 径可取较大的平均经济流速,小管径则取较小的平均经济流速。②平 均经济流速值:中小管径DN=100~400mm时为0.6~1.0m/s,大管径 DN≥400是为0.9~1.4m/s。
管道穿过河道时,可采用管桥或河底穿越等方式。
穿越河底的管道应避开锚地,管内流速应大于不淤流速。管道应有检修和防止冲刷破坏的保护设施。管道的埋设深度还应在其相应防洪标准(根据管道等级确定)的洪水冲刷深度以下,且至少应大于1m 。 管道埋设在通航河道时,应符合航运管理部门的技术规定,并应在河两岸设立标志,管道埋设深度应在航道底设计高程2m以下。
管网水力核算 (1)消防校核
按最高用水时另行增加消防时的流量进行流量分配,求出消防时的管段流量和水头损失。计算时只是在控制点另外增加一个集中的消防流量(除控制点外,其余各节点流量不变,重新进行流量分配)。对于低压消防系统,允许控制点的水压减低到10m。 (2)最大转输校核
按最大转输时的流量再加上输入网中调节构筑设施的最大转输量。管网需满足最大转输时转输水量进入调节构筑物的水压要求。 (3)事故校核
一般按最不利管段损坏而需断水检修的条件,核算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是否满足要求。至于事故时应有的流量,在城市为设计用水量的70%。按70%Qh重新分配流量,重新进行计算。事故时水压仍应满足设计水压的要求。
水塔或高位水池容积的计算 水塔容量:W=W1+W2
式中:W1——消防贮量,当负有消防要求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W2——调节容量,W2=KQ。(K:调节容积占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率)。W2根据水厂供水曲线和用水曲线推求,或者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比求得,城镇水塔的调节水量一般按照最高日用水量的6-8%确定;生产用水水塔的容量可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清水池
容积:Wc=W1+W2+W3+W4
W1:调节容积,根据制水曲线和供水曲线求得;W2:净水构筑物冲洗用水和其他厂用水的调节水量(当滤池采用水泵冲洗并有清水池供水时可按一次冲洗的水量考虑,当滤池采用水塔冲洗时,此项一般不考虑)。W3:安全贮量。W4:消防贮量,W4=T(Qx+Qt-Q1)。(式中T为消防历时;Qx为消防用水量;Qt为最高日平均时生活与生产用水量之和;Q1:消防时一级泵房供水能力。)当缺乏制水曲线和供水曲线资料时,对于管网中无调节构筑物的清水池的有效容积Wc,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计算。
1.直线AB的W投影平行于OY轴,下列直线符合该投影特征的是( B )。 A.正平线; B.水平线; C.侧平线; D.铅垂线。 2.平面的H面投影为一直线,该平面为( C )。
A.侧平面; B.侧垂面; C.铅垂面; D.正垂面。 3.绘制透视图采用的投影方法为( B )。
A.正投影法; B.中心投影法; C.斜投影法; D.平行投影法。 4.当选定p=r=2q时,所得到的轴侧投影,称为( B )。 A.正等轴测投影; B.正二等轴测投影; C.正三测轴测投影; D.斜轴测投影。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般线的投影反映线段的实长,也能够反映对投影面的倾角; B.一般线的投影不反映线段实长,但是能够放映对投影面的倾角; C.一般线的投影不反映线段实长,也不反映对投影面的倾角; D.一般线的投影反映线段的实长,但不反映对投影面的倾角。 6. 用一水平面截交两平行的一般位置平面,截交线为( D )。 A.两相交的一般位置线; B.两平行的一般位置线; C.两相交的水平线; D.两平行的水平线。
7.用平行投影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和投射方向,可在一个投影面上得到能同时反应形体长、宽、高三个向度的图,称为( C )。
A.正投影; B.标高投影; C.轴测投影; D.中心投影。 8.如图所示,线段AB与投影面相对位置为( B )。
a'a''A.AB⊥W面;
B.AB⊥H面;
b'a(b)'b'
C. AB∥V面;
D.AB∠V、H、W
9.当线段或平面图形不平行于投射线或投影面时,其斜投影则可能( A )其实长、实形。 A.大于、等于或小于 ; B.大于; C.等于或小于; D.大于或等于; 。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b'd'e'c'cf'fA.两平面相交;
B.两平面平行;
C.两平面垂直;
abdeD.两平面交错。
11.如图所示,补画的第三投影正确的是( C )。
A.
B.
12.当平面为水平投影面垂直时,H投影反应的相应度量包括( B )。
A.对H面的倾角; B.对V面的倾角; C.平面的实形; D.平面离H面的距离。 13.建筑透视图是绘制哪个图的基础?( C )。
A.施工图; B.结构图; C.效果图; D.技术图。 14.判断下面线段AB与线段CD之间的相对位置( A )。
C.
D.
b'd'e'a'c'caeb d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交错。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当平面绕垂直于某一投影面的轴线旋转时,它对该投影面的倾角改变; B.两直线的正投影互相平行则它们一定平行;
C.截交线的形状与平面的位置和数量有关与形体各表面的相交情况无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市政中级职称考试(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