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小到大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廊道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B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A.0.2—0.3 B.0.5—0.6 C.0.6—0.8 D.0.8—1.0 30、普通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C 。 A.1.0%—1.2% B.1.5%—2.0% C.0.2%—0.28% D.0.6%—0.8% 32、生物滤池的填料应采用强度高、耐腐蚀、颗粒均匀、 D 的材料。 A.消毒效果好 B.耐磨 C.化学稳定 D.比表面积大 34、城市自来水厂自动化设计时其自动化程度一般分为两级,这两级是 C 。 A.第一级为取水泵房自动控制,第二级为送水泵房自动控制 B.第一级为取水泵房自动控制,第二级为其他构筑物自动控制 C.第一级为水厂单项构筑物自动控制,第二级为全厂自动控制 D.第一级为自来水厂自动控制,第二级为城市管网自动控制
35、滤池应按正常情况下的滤速设计,并以检修情况下的 C 校核。 A.反冲洗强度 B.滤层膨胀率 C.强制滤速 D.单池面积
36、滤池冲洗水供给方式当采用冲洗水箱时,水箱有效容积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 A 倍计算。
A.1.5 B.2 C.2.5 D.3 37、滤池的工作周期宜采用 D 小时。
A.8—12 B.10—20 C.12—18 D.12—24 38、城镇集中供给的生活饮用水必须 A 。
A.消毒 B.过滤 C.沉淀 D.混凝
39、采用液氯和氯胺消毒时,有效接触时间分别不应小于 A 分钟。 A.30,120 B.15,60 C.60,60 D.60,120 40、水厂加氯(氨)间及仓库应有每小时换气 B 的通风系统,加氯(氨)间、氯(氨)库的布置应该设在水厂最小频率风向的 风向。 A.6-12次,下 B.8-12次,上 C.8-12次,下 D.6-12次,下
41、穿孔比在0.2%-0.28%、1.25%-2.0%时属于 D 阻力配水系统。 A.大 , 中 B.中 , 中 C.中,小 D.大,小 42、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水质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的规定,城市集中供水中铁、锰限值为 C 。
A.1.0, 0.5 B.0.5,0.1 C.0.3,0.1 D.0.1,0.3
44、 当有天然地形可以利用,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取 A 措施,以供沙峰期间取用。
A.蓄水 B.预处理 C.预投药 D.重力
47、上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表面负荷一般为 B 。
A.6-12m3/m2h B.5-9 m3/m2h C.2-6 m3/m2h D.4-8 m3/m2h 49、用于 A 的凝聚剂或助凝剂,不得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A.生活饮用水 B.生产用水 C.水厂自用水 D.消防用水 50、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A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1、设计隔板絮凝池时,隔板间净距一般宜大于 C 米。 A.1.0 B.0.8 C.0.5 D.0.3 52、设计折板絮凝池时,折板夹角采用 B 。
A.45°~90° B.90°~120° C.60°~100° D.60°~90° 55、气浮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 B 米;池长不宜超过15米;有效水深可采用2.0~2.5米。
A.6 B.10 C.12 D.8
57、每个无阀滤池应设单独的进水系统, D 系统应有不使空气进入滤池的措施。
A.出水 B.冲洗 C.排水 D.进水
58、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A D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59、水和氯应充分混合。氯胺消毒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D 小时。 A.2 B.1.5 C.1 D.0.5
60、设计某一水厂平流沉淀池,以下采用的参数 A 是合适的。
A.沉淀时间90min,有效水深3.2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20 B.沉淀时间45min,有效水深3.2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20 C.沉淀时间90min,有效水深2.5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10 D.沉淀时间360min,有效水深4.5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10
61、某水厂的普通快滤池正常滤速为8m/h,强制滤速取10 m/h,则滤池最少为 个。
A.2 B.4 C.5 D.6
62、在混凝过程中, A 既具有电性中和又具有吸附架桥作用。 A.阳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 B.非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 C.阴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 D.任何一种高分子混凝剂
63、憎水胶体颗粒在水中聚集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何项。 A A.胶体表面的动电位大小 B.胶体胶核表面的总电位高低 C.胶体表面的形状变化 D.胶体颗粒表面的水化作用程度
64、水中同时含有铁、锰时,多采用曝气充氧后催化接触过滤,在一般情况下,
应是 B 。
A.二价铁穿透滤池 B.二价锰穿透滤池
C.二价铁锰同时穿透滤池 D.水合二氧化锰穿透滤池 65、厂区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量重现期宜为 A 。
A.1-3年 B.2-4年 C.3-5年 D.5-7年 67、在普通快滤池中通常采用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这种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D 。
A.达到过滤水在整个滤池面积上均匀分布 B.达到过滤水在整个过滤周期内等速过滤 C.达到反冲洗水在整个冲洗时间内均匀出流 D.达到反冲洗水在整个滤池面积上趋于均匀分布
68、设计机械絮凝池时,池内一般设 D 挡搅拌机。
A.4~5 B.1~2 C.2~3 D.3~4
69、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当采用冲洗水泵时,水泵的能力应按冲洗 D 滤池考虑,并应有备用机组。
A.一组 B.双格 C. 全部 D. 单格 70、对水中的亲水性胶体颗粒而言,其在水中聚集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D 。
A.胶体表面的动电位大小 B.胶体胶核表面的总电位高低 C.胶体表面的形状变化 D.胶体颗粒表面的水化作用程度 71、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使系统达到 A 。 A.不发生腐蚀,不产生沉积物,不繁衍微生物 B.不产生污染,不散发气味,不损坏设备
C.不产生噪音,不散发大量水汽,不扬起粉尘 D.不污染道路,不损坏绿化,不影响产品
72、普通快滤池洗砂槽的平面面积,不应大于滤池面积的 B ,洗砂槽底到滤料表面的距离,应等于滤层冲洗时的膨胀高度。 A. 30% B .25% C. 20% D .15%
74、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2~4公斤/厘米2; A 一般可采用5~10%。
A.回流比 B .压力比 C.气水比 D .进气比
75、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城镇集中供水中生活饮用水中浊度与氟离子限值为 A 。
A.1NTU、1mg/L B . 3NTU、0.1mg/L C. 3NTU、1mg/L D . 1NTU、0.1mg/L
76、净水构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排泥管、 B 、溢流管和压力冲洗设备等。
A.排气管 B.排空管 C.检修管 D.观测管 77、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回流水量,可为进水流量的 D 倍。 A. 1.5—2 B . 2—4 C. 1.5—3 D .1—2 78、滤料表面截留悬浮颗粒的主要机理是 A 。
A.筛滤 B.粘附 C.碰撞 D.化学反应
79、与凝聚剂接触的池内壁、设备、管道和地坪,应根据凝聚剂性质采取相应的 措施。
A.防渗 B.防锈 C.防腐 D.防藻
87、V型滤料滤池滤板的设计中每块板的水平误差应小于?1mm,整个池内板面的水平误差不得大于 C 。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89、斜管(板)沉淀池清水区保护高度不宜小于 B ,底部配水区的保护高度不宜小于 。( ) A.1米 2米 B.1米 1.5米 C.1.5米 2米 D.2米 2米
90、下列四种滤池中,运行方式必然是变速过滤的滤池是 D 。
A.普通快滤池 B.虹吸滤池 C.无阀滤池 D.移动罩滤池 91、 静水中决定颗粒上浮、下沉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C 。 A.d B.μ C.ρ颗粒—ρ水 D.ρ水
93、滤池的分格数,应根据滤池形式,生产规模,操作运行和维护检修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除无阀滤池和虹吸滤池外不得少于 C 格。 A.2 B.3 C.4 D.6
94、 混凝剂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宜按最大投加量的 A 确定。
A.7-15 B.15-30 C.30-60 D.全年 95、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可为进水流量的 C 倍。 A.1-2 B.2-3 C.3-5 D.6-8
99、氯库的通风系统应设置 新鲜空气进口和 室内空气排放口。( B )
A.高位 高位 B.高位 低位 C.低位 低位 D.低位 高位
100、下列消毒剂中与氯气消毒原理相同的是 D 。
A.二氧化氯 B.臭氧 C.紫外线 D.次氯酸钠 101、 粒径不均匀滤料在反冲洗时处于流态化状态,反冲洗结束后产生较大粒径滤料分布在下层的自然分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B 。 A.大粒径滤料密度较大,容易先沉到下层
B.大粒径滤料比表面积较小,下沉时受水流阻力较小,容易先沉到下层
C.大粒径滤料受水的浮力较小,容易先沉到下层 D.大粒径滤料不受水中颗粒布朗运动撞击作用
102、平流沉淀池宜采用穿孔墙配水和 集水,溢流率一般小于 m3/m·d。( C )
A.溢流堰 500 B.导流墙 300 C.溢流堰 300 D.上下隔板 500
103、滤池的分格数,应根据滤池形式,生产规模,操作运行和维护检修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除 A 滤池外不得少于4格。
A.无阀 虹吸 B.V型 移动罩 C.压力 虹吸 D.普通快 虹吸
104、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是指主要交换基团为 D 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A.伯胺 B.仲胺 C.叔胺 D. 季胺
105、净水厂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能力,应以 A 用水量加上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
A.最高日 B.最高时 C.平均日 D.最大转输 107、选择加氯点时,应根据 A 、工艺流程和净化要求,可单独在滤后加氯,或同时在滤前和滤后加氯。
A.原水水质 B.消毒剂类别 C.水厂条件 D.所在地区 108、设计折板絮凝池时,絮凝时间一般宜为 D 分钟。
A.6-15 B.10-20 C.6-10 D.12-20
109、氨库的通风系统应设置 新鲜空气进口和 室内空气排放口。( D )
A.高位 高位 B.高位 低位 C.低位 低位 D.低位 高位
给水工程的设计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10~20年
给水系统的设计用水量一般是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用水量 ,包括: (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2)工业企业用水; (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4)管网漏失水量; (5)未预见用水量; (6)消防用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市政中级职称考试(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