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9)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

小弟最近做发酵实验用到SAS进行培养基优化,在做plackett-burman设计时对虚构变量(空白对照)的安插问题吧是很明白。

请问各位高手前辈其安插顺序是不是随意的,还是另有要求?

我没有用过SAS,但是从实验原理来讲:虚构变量的用途是进行误差分析和交互分析用的。应该没有顺序之分,但是一些软件(如正交表)在考虑交互作用时,安排了特定的列,这可能与它算法有关。

试试design expert吧,很好用! 刚发了!

多谢老大的帮忙

我自己又查了点资料,发现好多人都是随意安插的。

请教最陡爬坡实验问题

0

在做响应面优化培养基过程中,一般先是用Placket-Burman(或其他)筛选出重要影响因子,再进行最陡爬坡实验,最后进行中心复合设计。我想请教两个问题: (1) 如何判断要不要进行最陡爬坡实验?

(2)在进行最陡爬坡时培养基浓度变化有没有原则依据?

最陡爬坡实验一般都是要进行的,因为要确定CCD试验的中心点,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要不很难保证你的RSM图形有最高点。爬坡实验因素的变化步长一般根据PB试验中个因素的显著性大小确定。 一般是要做的

不过最近看了很多文章,可以不做的,

但是必须保证,PB试验后的最大值在整个试验中是最显著的,可以通过T检验得之 至少第二个问题,可以看看CCD文章,有很多。

帮帮忙!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分析

0

实验所得结果如下,只知道CDE是影响显著的因子,不知道这几个因子是取高水平还是低水平,是不是看前面的系数,正取高,负取低?

系数标

项 效应 系数 准误 T P 常量 17.144 2.703 6.34 0.003 A 0.730 0.365 2.703 0.14 0.899 B 6.139 3.069 2.703 1.14 0.320 C 7.540 3.770 2.703 1.39 0.235 D 8.152 4.076 2.703 1.51 0.206 E 25.622 12.811 2.703 4.74 0.009 F -1.915 -0.958 2.703 -0.35 0.741 G -5.508 -2.754 2.703 -1.02 0.366 H 1.006 0.503 2.703 0.19 0.861

J -6.120 -3.060 2.703 -1.13 0.321 K -1.145 -0.573 2.703 -0.21 0.843 L 0.730 0.365 2.703 0.14 0.899 M 0.868 0.434 2.703 0.16 0.880 N 2.684 1.342 2.703 0.50 0.646 O 1.816 0.908 2.703 0.34 0.754 P -1.481 -0.740 2.703 -0.27 0.798

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也可以看偏导的变化。 请教下

偏导在哪看啊 可以手工求

就看前面的系数行不? 我是刚刚才接触这个软件

还有一点:因素D是空白

你的效应值是正的,所以说明增加该因子的量,对你最终的结果起到正的影响;如果是负的那就要降低该因子的含量,所以应该选择高水平的,进一步优化

你的效应值是正的,所以说明增加该因子的量,对你最终的结果起到正的影响;如果是负的那就要降低该因子的含量,所以应该选择高水平的,进一步优化

是负选择高水平的?正的选择低水平的? 这要看你要求最大值还是求最小值。 楼主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是做这种试验,你最好把回归方程表示出来 方法是 点击 regression 中的分析 就会出来了

系数的正负表明对响应值的效应 大小表示显著性 可以通过大小决定下一步的最陡爬坡步长 或者是CCD的步长

请教:PB-design,最陡爬坡实验,CCD等中的响应面分析的相关问题

0

请教:PB-design中的相关问题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到了很多的,但是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希望各位高手们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1 在PB设计中出现的dummy variable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是对照组吗?如果不是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去设计呢?

2 在PB中实验组数应该是变量数加1,那么在相关的文献中看到15个变量设计为:15+1+4,其中4是dummy variable,但是表格中这4个变量也是有高低水平的变化的,那么设计时是作为15个变量来考虑还是19个呢?

3 想问问在最陡爬坡实验中,步长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纯经验还是有公式的? 4 在设计CCD试验那的时候是否要包括全因子实验设计? 5 什么是中轴点?

各位高手帮帮忙啊,谢谢了

小妹我也正在做这块试验,是培养基优化的 刚做完单因素试验

正在想下面该怎么设计呢?是PB?还是最陡爬坡?还是两个都要做?? 反正最后是要做响应面的~~希望大虾们多多多指点一下下……

另外,关于PB,我也在想,是不是必须要做空白项的呢?

那么空白项里面的+1,-1是没有具体的水平值的亚,那么在实验中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谢谢各位不吝指教了……

我自己是怎么想的:单因子实验只是为了保险使PB实验的结果更加明显而进行的预实验,PB实验本身就是有筛选单因子的功能,如果有把握是可以直接做PB的.而我的实验是先进行单因子,然后是PB,根据PB的实验分析数据做最陡爬坡实验,否则不能很好的确定爬坡的方向以及步长.

我也是才刚刚接触这个课题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交流哟 最陡爬坡实验的步长的选择:

根据前面PB实验的结果,做一阶方程的法线,法线方向就是爬坡方向,步长就根据回归系数和规范变量的比值在通过自然变量来换算,算到的结果在综合实际的情况就可以基本确定步长了

这个是最近看文献理解到的一些,希望哪位高手指点一下

1. dummy variable 不是对照组。如果你的实验次数为4的整数倍。那么看你考察的因素

是多少个。比如你有9个,那么至少要使用 runs=12次 的PB设计。此时,有3个空列。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等间距空列。实在不行,你就随机选吧。这并不妨碍你的实验结果。空列只是为了估算误差。

2. 这样吧,如果我这样表述,看你是否能够理解。

我刚好有15个因素,想做PB,正好 runs=16 符合我的要求。可是,这样一来,估算误差呢?因为没有多余空列了。那么,再往上加列,只有再加4列。刚好19因素,20次实验,其中有4个空列。

你认为这多出来的一列(16-15=1),我想你是这样算的吧。那你运行一下软件,看看15因素的PB, runs=16,到底是15列,还是16列?列是因素,行是实验次数。并不是列数=行数。

描述:如何确定步长: 图片:

描述:如何steepest ascent 实验,红色字体为最佳条件 图片:

3 想问问在最陡爬坡实验中,步长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纯经验还是有公式的?

描述:4 在设计CCD试验那的时候是否要包括全因子实验设计? 图片:

看了这张图,我想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9)在线全文阅读。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2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