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其他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也明显不足。
5 恒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主症,营养代谢病常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等过程,而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皮被异常、异嗜、体温低下等营养不良征候群,产乳、产蛋、产毛、产肉、产仔减少等生产性能低下,以至不孕、少孕、流产及死胎等繁殖障碍综合症。
作业题三参考答案
1.流涎综合症的分类及流涎的临床意义(10分)
1、流涎综合征病因学分类
流涎的病因在于唾液分泌过多和/或吞咽障碍。因此,流涎综合征可按病因分为两大类。 (1)分泌增多性流涎
包括各种口腔疾病,唾液腺疾病和可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一些疾病和因素,如有机磷毒剂和农药中毒,砷、汞等重金属中毒,有副交感神经兴奋效应的某些植物中毒以及各种拟胆碱药物的使用等。
(2)吞咽障碍性流涎
包括咽部疾病,如咽炎、咽麻痹、咽肿瘤、咽阻塞以及马腺疫等伴有咽部侵袭、累及吞咽功能的各种传染病;食管疾病,如食管阻塞、食管狭窄、食管扩张、食管麻痹、食管痉挛、食管炎等;贲门括约肌失弛缓;以及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肉毒中毒、延髓球麻痹)等可障碍吞咽活动的各种疾病。
2、流涎综合征症状学分类
流涎综合征,可按涎液流出的部位和状态分为两大类,即口流涎类和口鼻流涎类。 (1)口腔流涎类
包括各种口腔疾病,唾液腺疾病以及能使唾液腺分泌增多的各种中毒病,如流涎素等真菌毒素中毒、有机磷农药和军用毒剂中毒、汞中毒、砷中毒。
(2)口鼻流涎类
包括各种咽部疾病、食管疾病和贲门疾病。
2.鉴别诊断前胃弛缓、瘤胃膨胀、创伤性网胃心包炎(15分)
前胃弛缓:前胃的兴奋性降蠕动机能减弱瘤胃内容物迟滞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紊乱的疾病。缺乏反刍和嗳气等,食欲不定,反刍、嗳气减少,鼻镜干燥,给予前胃兴奋剂后症状好转。
瘤胃臌气:瘤胃鼓胀,是因为前胃神经反应性能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菌群的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膨胀,内脏器官受到压迫,呼吸和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左侧肷窝部明显凸出,乃至高过脊背,扣诊呈鼓音,触诊有弹性和呼吸困难等。
创伤性网胃心包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是由采食的饲料中含有铁丝、针、钉等金属异物,落入网胃,并穿透网胃壁,刺过膈肌和心包,引起创伤性网胃心包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前胃弛缓、瘤胃反复臌胀,心区触诊疼痛,姿势异常;听诊可能出现击水音或摩擦音,颈静脉怒张。 3.泌尿系统综合症候群(10分)
(一)排尿异常 表现为尿频、尿痛、尿失禁和排尿困难。
6
病理性尿频主要见于膀胱和尿道疾病,如膀胱尿道的炎症、结石、异物和肿瘤等。 尿痛主要是由于机械性刺激或尿液通过发炎的尿道引起,临床表现排尿痛苦。 尿失禁是指尿液自动流出,排尿困难主要表现为尿淋漓,主要见于尿路的阻塞。 (二)尿液变化 表现为尿液数量和性质的改变。 尿量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多尿或尿闭。
尿液成分的变化,出现蛋白、血液、管型等异常成分。在临床上将这些含有异常成分的尿液,分别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尿中出现有机沉渣,尿的有机沉渣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病原菌等。
(三)心血管症候 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心浊音区扩大、主动脉第二心音增强、脉搏强硬。 (四)肾性水肿 水肿通常是肾脏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但家畜并非必然经常出现。水肿多发生于富有疏松结缔组织的部位,如眼睑、胸下、腹下、四肢末端及阴囊等处。严重时,可出现体腔积液。
(五)尿毒症 是肾机能不全(肾衰竭)的最严重表现。主要是由于肾机能不全,致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在体内的蓄积以及内环境的紊乱,而引起的自体中毒综合征。 4.肠阻塞的治疗原则及一般治疗措施(15分)
治疗原则:关键抓住肠管不通的根本矛盾,同时兼顾由于肠管不通引起的腹痛、胃肠膨胀、脱水、自体中毒以及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矛盾,灵活应用静、通、补、减、护,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不急不缓则标本兼治。
1.静(镇静、痛)
(1)目的:阻断疼痛刺激传向中枢,恢复大脑皮层对全身机能的调节。
(2)5%水合氯醛酒精溶液静脉注射;30%安奶近肌肉注射;2.5%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 2.通(疏通):疏通是治疗肠阻塞的关键,应用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泻剂;10%氯化钠溶液或促反刍液静脉注射;直肠破结法。 3.减压:
目的:及时地进行胃肠减压,解除胃肠膨胀状态,改善血液循环机能, 方法:一般应用的方法是导胃和穿刺。 4.补(补液)
目的:维护心血管功能,缓解脱水、纠正酸中毒,提高抗病力和疗效。 常用的液体有复方氯化钠液;5%葡萄糖;5%碳酸钠溶液。 5.护(护理)适当牵遛活动,防止受凉、急剧滚转和摔伤等。 6.常用的典型处方
(1)小肠秘结:液体石蜡 1000~2000ml
水合氯醛 15.0~25.0g 鱼石脂 10~15g 乳 酸 10~15ml 水 适量
(2)大肠便秘:硫酸钠 300~500g
液体石蜡 500~1000ml
7
水合氯醛 15~25g 陈皮酊 50~80ml 芳香氨醑 30~60ml
水 适量 混合一次内服
(3)直肠便秘:首先采取掏结,从直肠里一点点将粪掏出,如直肠黏膜发炎肿胀,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和高渗MgSO4溶液(5~10%)300-500ml分别灌肠,并用0.25%普鲁卡因100-150ml,再加上40万单位的青霉素,进行后海穴注射。也可用石蜡油灌肠,有助于排出结粪。 5.脑膜脑炎的一般脑症状及治疗原则(10分)
一般脑症状 脑膜脑实质充血、水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破坏,表现为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或两者交替出现,往往为先过度抑制,突然发生过度兴奋的表现。
1.过度兴奋 动物神志不清,狂躁不安,攀登饲槽,挣断缰绳,无目的冲撞,不避障碍物,常有攻击行为,严重时全身痉挛,以后转为高度抑制。
2.过度抑制 精神抑制,意识障碍,闭目垂头,目光无神,不听使唤,站立不动,甚至呈现昏睡状态。
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消除病因、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膜及脑实质的充血和水肿)、杀菌消炎、解毒、控制神经症状和对症治疗。
6.心力衰竭的病性和临床特征(5分)
心力衰竭也称心脏衰弱或心脏机能不全,是指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器官需要,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静脉怒张,心音脉搏减弱及出现全身性的浮肿为特征。
7.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特点(10分)
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各异,但在发生上有其共同特点。
1.群体发病 在集约饲养条件下,特别是饲养错误造成的营养代谢病,常呈群发性,同种或异种动物同时或相继发病,表现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在养殖场常见于日粮配合不当,过量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导致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引发体内某些代谢紊乱而发病,甚至造成大批动物死亡。
2.地方流行 由于地球化学方面的原因,土壤中有些矿物元素的分布很不均衡,如远离海岸线的内陆地区和高原土壤、饲料及饮水中碘的含量不足,而流行人和动物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我国缺硒地区分布在北纬21~53°和东经97~130°之间,呈一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狭长地带,即从黑龙江到云南的斜行缺硒带,包括16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3。
3.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营养代射病的发生至少要经历化学紊乱、病理学改变及临床异常3个阶段。从病因作用至呈现临床症状常需数周、数月乃至更长时间。如人为减少饲料中的钙,大家畜约需1~2月才能呈现不引人注意的骨营养不良早期轻微症状。
4.多种营养物质同时缺乏 在慢性消化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营养性衰竭症中,缺乏的不仅是蛋白质,其他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等也显不足。
5.常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主症 营养代谢病常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等生理过程,而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皮被异常、异嗜、体温低下等营养不良症侯群,产乳、产蛋、
8
产毛、产肉、产仔减少等生产性能低下,以至不孕、少孕、流产、死产等繁殖障碍综合征。
6. 缺乏特征症状,早期诊断困难 许多营养代谢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化障碍、生长发育停滞、贫血、异嗜、生产性能下降等,要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后,治疗费用增加且疗效不佳,即使达到临床痊愈,但其生产性能也明显降低或失去其经济价值。因此,营养代谢病的早期诊断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7. 体温偏低,无传染性 除个别的或有继发感染外,多数患病动物在正常体温的低限或偏低,这是早期群发性营养代谢病与传染病的一个显著区别。同时,在养殖场或一定区域的发病动物,没有传染性疾病的特征。
8.奶牛酮病的原发性病因(10分)
能量代谢负平衡是引起本病的原因,由于奶牛产后耗能与从饲料中获能之间的不平衡所致。因为奶牛产后泌乳高峰出现得早(约在产后4-7周出现),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产后食欲高峰出现较晚(约在产后10-12周),从分娩到泌乳高峰这一时期奶牛对能量的需要超过了从饲料中摄取能量,引起能量负平衡,因而导致发病。原发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营养和气候。常见原因是奶牛产后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各种因素引起的糖异生作用发生障碍,饲料品质差,过量饲喂含丁酸含量高的青贮饲料,运动不足,分娩时过度肥胖,特种营养如丙酸、钴的缺乏,泌乳增速太快且产奶量过高等。 9.胸膜炎的特征及治疗原则(5分)
本病以高热、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及局灶性脑症状为特征。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消除病因、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膜及脑实质的充血和水肿)、杀菌消炎、解毒、控制神经症状和对症治疗。 10.日射病和热射病的临床表现(10分)
日射病和热射病发病急剧,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体温升高、大量出汗,同时还表现为循环、呼吸功能的衰竭。
发病情况 本病常突然发病,病情发展急剧,喜凉爽环境,至树荫道旁,不愿离开,具有明显的饮欲,主动寻找水源。
神经症状 发病初期,动物兴奋不安,出现强迫运动,前冲或转圈,鸣叫。很快转入抑制状态,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不听使唤,站立不稳。严重时出现昏迷,卧地不起、意识丧失,四肢划动。
体温升高 动物体温升高,比正常体温高2℃以上甚至4℃。初期大汗淋漓,但随水分的丧失和血液浓稠,很快停止出汗,皮肤变为干热。
循环系统 心跳加快,脉搏疾速,可视粘膜充血,呈树枝状,体表静脉努张。
呼吸系统 呼吸高度困难,鼻翼开张,张口呼吸,严重时出现节律不齐,甚至出现毕欧式呼吸或陈-施二氏呼吸。濒死前口吐白沫,鼻孔流出粉红色泡沫。
作业题四参考答案
鉴别诊断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奶牛酮病、生产瘫痪和瘤胃酸中毒的鉴别诊断(10分)
奶牛酮病是高产母牛产犊后6周内最常发生的一种以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酸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代谢
9
病。临床上以呼出的气体、乳汁和尿液具有强烈的丙酮味为特征。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缺Ca而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于第三~六胎(5~9岁),出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多于产后2~3天发病,血酮、尿酮、乳酮不增加,无丙酮味,钙制剂和乳房送风治疗效果好。
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又称反刍兽乳酸酸中毒,是瘤胃积食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突然采食了大量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谷物饲料,从而引起瘤胃内发生以生成乳酸为主的异常发酵,使瘤胃内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的一种急性消化不良综合症。临床上以瘤胃内充满稀软的内容物,重度脱水,食欲废绝和瘤胃蠕动停止,高乳酸血症和病程短急,瘤胃液pH在5以下特征,呼吸,尿、乳等无酮味。 2.食道阻塞、食管痉挛、食管狭窄
食管阻塞:顿然起病,频频做吞咽动作和呕吐动作,反刍兽还出现瘤胃臌气。视诊、触诊、探诊和X线检查可确定阻塞部位。
食管痉挛:呈阵发性,发作时食管如硬索状,缓解期探诊可通过,使用解痉剂效果良好。 食管狭窄:慢性经过,食物不通,饮水可通,粗管不通,细管可过,常继发食管扩张和阻塞,X线造影检查可发现狭窄部位。
二.简答题(50分)
1.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补糖抗酮。
治疗奶牛酮病的方法很多,但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静脉注射葡萄糖:50%葡萄糖溶液500ml,缓慢注射,这是提供葡萄糖的最佳途径。 (2)激素疗法:多年来一直采用糖皮质激素或ACTH治疗酮病。
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在于刺激糖异生而提高血糖水平,糖皮质激素(可的松)用量建议为1g,肌注或静注。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的作用是刺激肾上腺释放糖皮质激素。建议用量为200~800U,肌肉注射。
(3)口服生糖先质:口服丙酸钠或丙二醇,剂量为125~250g,每天2次,连续1~5d。 这些方法可合并应用,直至采食量和血糖恢复正常。
注意:饲喂葡萄糖和糖密无效果,因其在瘤胃内转变为挥发性脂肪酸。 2. 小叶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改善营养加强护理,抑菌消炎,祛痰止咳,制止渗出以及对症疗法。 方法:
1.抑菌消炎:临床上主要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2.祛痰止咳:干咳用:氯化铵,吐酒石(0.5~3g牛、马)
镇痛祛咳:磷酸可待因0.1~0.2g马、牛
3.制止渗出:静注射10氯化钙,牛马100~150ml。每日一次。 4.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排除:内服祛痰剂外,可给利尿剂;也可用
10%安钠咖溶液 10~20ml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兽医内科学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