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陆生环境,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鳃转变成肺,偶鳍转变成四肢,逐渐上陆,开始陆地生活。这里有蛙的发育过程标本,青蛙的产卵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由蝌蚪逐渐变态为青蛙。它们是动物从水生到陆地生活的过渡类型。 3. 羊膜卵的形成:

羊膜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和水分的蒸发。起保护作用。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保证胚胎在自备的羊水里发育不经过外界的水中阶段。羊水代替了天然水。在发育过程中彻底摆脱了对外界水的依赖,成为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这里有鲟鱼和乌龟卵的比较标本。 从爬行动物开始有了羊膜卵,以后的鸟类、哺乳类都是羊膜卵动物。而鱼类、两栖类是非羊膜卵动物。

4. 恒温动物的产生:

从鸟类开始,到哺乳类以至今天的人类,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能够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仍然保持恒定的体温。他们叫恒温动物,也叫温血动物。体温恒定大大减少了动物对生活环境的依赖,增强了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

始祖鸟模型:

始祖鸟化石发现于距今的一亿五千万年前,发现地点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根据化石形状做了一个模型。从始祖鸟模型的形态结构看,它有像鸟的特征身体被有羽毛,也有爬行动物的特征翅上长有爪子,这就可以证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

接下来按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参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实物标本。

第四展厅

鱼类:

展出的主要是淡水鱼,它们是生活在水中的较低等的脊椎动物,共同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鱼类能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它们有一系列与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体呈梭形,游泳时可减少水的阻力。体侧的侧线可测定水温、水压和感知水流的方向。鳔(鱼泡)可以调节身体的比重,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珍稀鱼类:

中华鲟—(腊子鱼)、白鲟—(象鱼)、胭脂鱼—(黄排鱼)这3种鱼是较大的鱼。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象样”的渔谚。 中华鲟:一种洄游性鱼类,成体生活在海中,每年产卵时游到长江上游产卵,孵出的小鱼在江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回到海里。它以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生。人工养殖获得成功。这是一条六十年代在重庆南岸寸滩捕到的中华鲟,它体重600多斤。最大的个体可以长到1000斤左右。又叫腊子鱼。 白鲟:我国珍稀特产鱼,吻长如象鼻,民间称它象鱼。是一种凶猛的鱼,吻部是它捕食的感觉器官,适应在洞穴里捕食其他小鱼。

胭脂鱼:生活在江河中下层,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时体色有显著变化,生殖期时体侧有红色的两条带。像胭脂粉一样。又叫黄排鱼。

第五展厅

鱼的体形变化:

生活水层不同,鱼的体形也有不同,它们有侧扁形、平扁形、纺锤形、棍棒形、球形、菱形、箭形、箱形等。

有些鱼为了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鱼鳍发生了各

种变化。有滑翔、吸附、爬行等功能。如: 鮣鱼的背鳍变成吸盘,可以吸附在其它大的鱼体上。有人说它可以“免费旅游”。

尖头文鳐(又叫飞鱼),它的一对胸鳍变长,可以离开水面作短距离滑翔。

安康鱼的背鳍变成了像钓鱼的鱼杆,它把鱼杆放在大嘴的前面,等有小鱼上钩时,就张开口把小鱼吸进嘴里。

“四大家鱼”的养殖:

鳙鱼、鲢鱼、草鱼、青鱼它们生活的水层不同,可以混合饲养,根据其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的特点,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立体空间,而且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天然饵料。例如:各种鱼排出的粪便,就是水中的肥料,可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是鳙鱼和鲢鱼的饵料。草鱼吃剩的水草,青鱼吃剩的饵料残渣,又可作为鲤、鲫鱼的饵料。所以混合放养可以增加鱼的产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鲤鱼比鲫鱼口边多两对胡须,这胡须是它们拱泥寻食时,用来帮助探索食物的。鲫鱼没有这一构造。 主要经济鱼类:

鱼类生活的水域环境不同,生活在同一水域也有不同的水层,其体形和食性也各不同。有生活在流水、静水、山溪水流、水田污水等。 中上层水域中的鱼:

鳊鱼、三角鲂、高体近红鮊、团头鲂(武昌鱼)等。 流水、静水中的鱼:

青鱼、草鱼等,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杂食性,有的作为养殖对象。 高原冷水底栖水域的鱼:

齐口裂鳆鱼、重口裂鳆鱼、四川裂鳆鱼等,它们的腹部的鳞片斜向排列,就像腹部有一条裂口,故称裂鳆鱼。 中下层水域中的鱼:

中华倒刺鲃(青波)白甲鱼、泉水鱼、墨头鱼(东坡鱼)、棒花鱼、岩原鲤、鲴类鱼等。

墨头鱼(东坡鱼):产于乐山大佛,背部色深,底层鱼。人们传说苏东坡常到大佛寺写诗,用不完的墨倒进大佛寺河里,此鱼吃了墨,背部颜色就变黑了。

第六展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3)在线全文阅读。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997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