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慨借予西部科学院的主楼(“惠宇”),给西部博物馆作陈列大楼。陈列分工矿、农林、生物、地质、医药卫生及地理(原称气象地理)六馆。当时的陈列展览就使用了一些声、光、电技术,备受民众欢迎。在这所陈列大楼内至今还保存着前辈科学家为期盼抗战胜利,精心制作的“中国地形浮雕”,大楼前则矗立着他们为庆祝抗战胜利而立的“地磁测点碑”。两个物件如今已成文物,是老一辈科学家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象征。

展品有我国第一件地形浮雕——“中国地形浮雕”(黄汲清博士指导、中央地质调查所设计、中国西部博物馆1945年制作完成)、 我国第一具中国人发掘、研究、装架的恐龙——“许氏禄丰龙”、 中国人主持发掘的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北京种”模型等。并将动物陈列作自然环境布置,如“中华白熊自然环境”(白熊,即大熊猫),开国内博物馆标本布置的新记录。

为普及科学知识,1946年10月,按月编辑《博物》壁报一种,张贴北碚市场。1947年8月,编制全馆照片一览《中国西部博物馆一览》,参加南京全国教育会,并在上海、北平展览。

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宗旨为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我国第一个综合性

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曾在该馆(院)工作过的科学家中有不少以后成为新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领军人物,为祖国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有近50位国内著名科学家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工作和参与了中国西部博物馆的筹建并工作过,其中已明确有14位继后陆续成为新中国的院士(学部委员)。

第二篇 脊椎动物陈列

《脊椎动物陈列》以生物进化为线索,介绍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西部的珍稀动物,如中华鲟、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小熊猫、雪豹、毛冠鹿、绿尾虹雉等多种动物。

运用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配合实物、模型等各种辅助展品以及逼真的动物生态景观,展示大量动物标本,突出西部区域特色。通过展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上游流域丰富、多样、特殊、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普及动物科学知识,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脊椎动物陈列简介

前言:

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位于北碚区文星湾42号,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前身是1930年卢作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成立的中国西部博物馆。它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所在地。 陈列展览分三大部分:脊椎动物陈列;古生物进化陈列;恐龙化石陈列。展出面积约1700平方米,其中脊椎动物陈列展览面积1300平方米,古生物进化陈列和恐龙化石陈列展览面积约400平方米。展出的动物标本、模型约1000余件。

第一展厅

地形浮雕:

它是60年前我国的爱国科学家雕塑的,地形浮雕图上准确地标明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形呈三级阶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辽阔的平原、丘陵和海洋。我国的自然条件优越,森林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类型多种多样,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第二展厅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

动物与人的衣、食、住、行都密相关。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更加离不开动物。我国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我国的特产,如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扬子鳄、白鲟等,是闻名世界的。 对动物的研究:

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动物学方面的知识。

诗经、尚书、尔雅、本草纲目文字记载照片。 甲骨文、商青铜、汉砖、摩岩画、石雕照片。 例如:春秋时代的《诗经》提到动物名称不少于100种。《尚书禹贡篇》、汉朝的《尔雅》记载了很多动物种类。明 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述动物有400多种。

第三展厅

脊椎动物的演化:

脊椎动物是高等的脊索动物,它们在发育早期有脊索,但在成年时则为脊柱代替,脊柱由许多个脊椎骨连接而成。因此叫脊椎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脊椎动物可分为:无颌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

柱头虫、海鞘、文昌鱼的结构特点能说明脊椎动物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来的,它们的脊索形成过程似脊椎动物,而它们的肾管等结构似无脊椎动物。其中文昌鱼的结构特点,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七鳃鳗是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现存的最原始、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属于无颌类。它的特点是眼睛后有七个鳃裂,过去有人把鳃裂误认为是眼睛,曾被称为八目鳗。它像鱼而不是鱼,没有上下颌和偶鳍,在五亿年前就出现了,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中的几个巨大的飞跃: 1. 颌的出现:

鱼类开始具备了上、下颌和偶鳍。有了上、下颌,它加强了动物个体的主动捕食能力,扩大了食物范围,有利于动物的发展和种族的繁衍。鱼类可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 2. 从水生到陆生:

生命诞生于水中,在水中生活了很长的时期,三亿多年前由于环境变化,水域干枯或缩小,促使水中生活的有一种鱼,(总鳍鱼)为了适应改变了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2)在线全文阅读。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997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