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各种非官僚化措施的具体收效如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传统的官僚制更好地适应后工业社会的现实。在工业化社会时期,官僚制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如文官制度的实施,结束了在美国实行的50多年的“政党分赃制”,基本上杜绝了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权力腐败现象,为实现高效廉洁的行政创造了条件。在经历100多年的发展后,西方国家的官僚组织法制化、规范化程度已达极端,明显暴露出对后工业社会的不适应,如美国一部军队文职人员管理手册竟达8800页,不易掌握,也难于执行。这种“制度过剩”导致的行动迟缓和效率低下,已无法胜任复杂、多变的管理任务,也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更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符合社会的要求。
而我国则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法制化的发展阶段,“官僚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马克思曾指出:“工业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展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我们有个补课和创新、继承和超越的关系问题,必须处理好”,“理由很简单,事物发展有个先后顺序,我们总不能在还没有法制时,就开始批判法制的过繁过多,也不能在未开始专业化时,就批判‘专业人员国家’问题”。因此,构建所谓理想或合理的行政模式,只能是就某一社会的某一发展阶段而言的,不可能存在一个适应所有社会阶段的统一模式。必须从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国情出发,来设计我国行政组织体制的改革方向。
(2)对西方国家非官僚化的改革措施也应客观分析
西方国家对官僚制的改革,并不是要埋葬官僚制,而是对其纠错,“甚至是超强纠错”。“官僚制在发达国家的现实生活中仍是活生生的现实,而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连“企业家政府”模式的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也清醒地看到:将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机制引进政府组织的管理,是为了解决政府组织存在的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使政府组织具有适应和革新精神。事实上,官僚制形式是作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存在的,从绝对意义上说,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程度不同的问题。改革政府就是要让政府的行为模式从不能容忍的官僚主义一端,向“官僚主义——企业家精神”连续统一体的另一端做较大的移动,在统一体内找到正确的位置。但无论怎样,我们需要的仍是“一个有活力的、强大的和非常活跃的政府”,“一个能够治理和实行治理的政府”。而这样一个政府,如果不是按照官僚制范式组织起来并进行管理,是不可想象的。
五、我国行政组织行政制度的差距及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对中外行政组织体制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行政组织行政体制正日趋规范、成熟和完善,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框架,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行政组织体
6
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组织行政体制改革仍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步伐的迫切要求。目前行政组织行政管理体制上管理权限集中过多的问题仍未解决。 2.切实落实行政组织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与实际行政组织投入短缺的矛盾十分尖锐,行政组织事业改革发展对投入的需求同经费实际供应的差距依然十分突出。在国家财税体制的收支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行政组织经费的重点投入。与发达国家经费增长相比,行政组织经费投入不足。同时行政组织经费的管理体制不顺,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尚未落实,致使行政组织资金利用缺乏效率。
3.近年来,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行政组织行政法规,基本上保障了行政组织事业的发展,这是应当肯定的。但也勿庸讳言,由于行政组织行政立法不完善,甚至滞后于行政组织发展,已出台的行政组织行政法规和政策难以得到全面落实,有关增加行政组织投入的不少政策法规,落实起来举步维艰。 4.国家行政组织规划、计划出台不少,可是落实起来困难,流于形式。 5.在我国现行行政组织行政管理中,监督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影响各项行政组织行政制度贯彻落实。
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把我国行政组织行政制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梁莹, 张军. 官僚制的精神与我国行政组织体制的理性化重塑 《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8期.
[2] 刘力.《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沈荣华.《现代行政法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应松年,薛刚凌.《行政组织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 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电大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