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样本采集:说明采集方法及样本类型,如有血浆样本,应注明对抗凝剂的要求。
5.3干扰物的影响:明确脂血、溶血、黄疸血等常见干扰物对实验结果是否产生影响,明确可接受的最大干扰物浓度。明确生物污染、纤维蛋白等是否影响检测。
5.4样本处理及保存:样本处理方法、保存条件(如冷藏、冷冻等)及不同保存条件下的保存时限和运输条件等。冷藏、冷冻样本检测前是否需要恢复室温,冷冻样本的冻融次数限制。经热处理样本是否可用、对储存样本的添加剂要求等。
5.5对于ToRCH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如果检测系统含有某种IgG抗体的去除技术(IgG吸附剂),如抗人IgG抗体等,则应包括IgG吸附剂使用相关的注意事项。例如:经IgG吸附剂处理的样本不能用于IgG类抗体的检测;在检测IgM类抗体的同时,检测处理过的混合物中的IgG类抗体,以证实对IgG和类风湿因子(RF)等去除的有效性。
5.6对于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应明确适用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样本的浓度范围或信号值范围。
6.【检验方法】详细说明试验操作的各个步骤:
6.1实验环境:检测试剂及样本的复温要求及相关注意事项。例如:冻存样本在复融后应经过充分的混匀再行检测。
6.2 试剂配制方法、注意事项,试剂开封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6.3 高浓度样本稀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4 试验条件:操作步骤、温度、时间、仪器波长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6.5 定标(如适用):标准曲线的制定,对需要进行重新定标情况的说明及对定标周期的建议。
6.6 质量控制:操作步骤,质控结果的要求(试验有效性的判断),
— 37 —
质控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处理方式。如果质控品和病人样本的使用方法不同,生产商应注明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建议在质控品结果解释环节注明以下字样:“如果质控结果与预期不符,实验室不应出具检测报告”。
7.【检验结果的解释】
详细描述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或计算方法。对阴阳性及血清转换或亲合力高低临床意义的说明,对后续试验的建议。例:对于巨细胞病毒IgG抗体检测灰区样本,建议另外进行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或于2周后进行重复检测;对于IgG抗体亲合力灰区样本,应于2周后进行重复检测。对于半定量和定量的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还应明确抗体滴度变化的意义。由于ToRCH IgM假阳性结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建议提示临床医生对所有ToRCH IgM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不得作为ToRCH急性感染诊断的唯一依据。
对于ToRCH IgG定量检测试剂,由于抗体的检测结果与检测方法及量值的溯源性相关,不同检测系统间的结果可能不一致。建议企业给予相关提示。
对于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还应明确指出应配合相应的ToRCH 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结果进行分析。应提示:临床医生检测的低亲合力结果不得作为近期急性感染判断的依据。
8.【检验方法局限性】
综合产品的预期用途、临床背景、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等信息,对可能出现的局限性进行相关说明,主要包括以下描述,请申请人选择适用的条款在产品说明书中予以阐述。
8.1本产品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不应作为临床诊治的唯一依据,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结合其症状/体征、病史、流行病学、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病原学检测)等信息综合考虑。
8.2感染初期,ToRCH特异性抗体未产生或低于检测限,会导致阴— 38 —
性结果,如怀疑有病原体感染,应提示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复查,如2周以上,抽取第二份样本,并在与第一份样本同条件下检测,以确定是否有初次感染的血清转化或ToRCH特异性IgM或IgG抗体明显升高。(企业应注明第一份样本的保存条件,并提交相应的支持资料)
8.3 ToRCH特异性IgG阴性,可能出现于疾病急性感染的早期,阴性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或病原接触情况,并结合其他诊断检测方法加以解释。
8.4 对于采用间接法的ToRCH IgM抗体检测试剂,高滴度ToRCH特异性IgG抗体会与特异性IgM抗体竞争抗原结合部位,会使检测的敏感性降低,特异性IgM抗体结果可能会出现假性低值或阴性结果。
8.5 由于孕妇ToRCH IgM抗体的实验室检查存在较高的假阳性风险,不能可靠地鉴定胎儿患病的风险,故不建议对无症状孕妇的ToRCH IgM抗体进行筛查。不得将本试剂的检测结果单独作为终止妊娠的依据。
8.6 免疫功能受损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或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其抗体及抗体亲合力检测的参考价值有限,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医学解释。
8.7 在近几个月内接受过输血或其他血液制品治疗的人群,对其阳性检测结果的分析应慎重。
8.8 部分ToRCH(如风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不仅出现于初次感染,当二次感染和复发感染时也可能出现。个别个体的ToRCH特异性IgM抗体,在初次感染较长时间后仍能检出,因此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在判断初次感染时间的解释中应慎重。
8.9 当处于低流行率地区的无症状人群或已接种过特定ToRCH疫苗的个体检出ToRCH IgM阳性结果时,应警惕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结果。同时建议临床医生结合其症状/体征、病史、流行病学、其他实验室检查(如IgG抗体亲合力和病原学检测)进行判断。建议对申报试剂临床研究中
— 39 —
的病例人群特征进行说明,并对适用人群的年龄、地域等特征进行明示。
8.10 人血清中的异嗜性抗体可能与试剂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干扰试验结果,对于经常接触动物或动物血清制品的人群,应警惕可能出现的异常干扰结果。
8.11 接受过小鼠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样本中,可能含有人抗小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ies, HAMA)。对于试剂盒组成成份中含有小鼠源性抗体的检测试剂,若待测样本中含有HAMA,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8.12 体内存在的高浓度的链霉亲合素(亲合素)抗体和发光标志物抗体会影响检测结果。
8.13 由于ToRCH IgG抗体亲合力成熟过程存在个体差异,个别个体在初次感染较长时间后仍呈现ToRCH IgG抗体低亲合力,因此不得将本试剂IgG抗体的低亲合力结果单独作为近期急性感染判断的依据。
9.【产品性能指标】 详述以下性能指标: 9.1对相应国家参考品(如有)检测的符合情况。
9.2最低检测限:说明试剂的最低检测浓度或滴度,简单介绍最低检测限的确定方法。
9.3企业内部阳性和阴性参考品符合率,简单介绍阳性参考品的来源、浓度梯度、阴性参考品的组成、来源以及浓度梯度设臵等信息。
9.4 精密度:精密度参考品的组份、浓度及评价标准。 9.5 分析特异性
9.5.1交叉反应:对易产生交叉反应的其他病原体的高水平抗体、高浓度ToRCH特异性IgG抗体等的验证情况。
9.5.2干扰物质:样本中常见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溶血、脂血、黄疸等干扰因子研究(结果应量化表示,禁用轻度、严重等模糊表述),有关高浓度总IgM和总IgG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系— 40 —
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等的干扰验证。
9.6钩状(HOOK)效应:对高浓度ToRCH特异性抗体钩状效应的验证情况。
9.7 对比试验研究(如有):简要介绍对比试剂(方法)的信息、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及统计分析结果。
9.8抗体滴度变化(适用于半定量和/或定量检测试剂)和诊断灵敏度:介绍血清转换盘的来源,将检测结果以图或表的形式列出。
9.9稀释线性(适用于半定量和/或定量检测试剂):简要介绍评价方法,将评价结果以表格的形式明示。
9.10检测范围(适用于半定量和/或定量检测试剂):简要介绍检测范围确定的方法及超出检测范围样本的处理方法。
10.【注意事项】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0.1有关试剂盒内人源组份(如有)生物安全性的警告。如:试剂盒内对照品(质控品)或其他可能含有人源物质的组份,虽已经通过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HIV1/2-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等项目的检测,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项检测可以确保绝对安全,故仍应将这些组份作为潜在传染源对待。
10.2有关实验操作、样本保存及处理等其他注意事项。 (三)拟定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拟定产品标准应符合《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另外,对于国产试剂,应参考《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将拟申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半成品检定等内容作为附录附于标准正文后,并在正文的“产品分类”项中引出该附录内容。
ToRCH抗体定性检测试剂的注册检测应主要包括以下性能指标:物
— 41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