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建设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及主要环保措施
3.1.1污染物产生情况
(1)填埋场 ①施工期
施工期解毒池及填埋池及配套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的污染问题为扬尘及产生的挖方。
本项目施工区域范围很小,且施工周围无环境敏感目标,施工过程中通过洒水降尘,可有效降低扬尘的产生量。
sssss集团铬盐厂产生的铬渣(湿渣)含水率在20%左右(对渣场定期洒水,确保铬在堆存过程中不会产生扬尘),不具备扬尘产生条件,在挖掘过程中不会产生扬尘。
施工过程中挖方量为114810m3,解毒池及填埋池周围区域历年建设遗留的洼地较多,挖方全部回填至洼地中,并压实。
sssss集团渣场基本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建设,场底为水泥地面,渣场作为铬盐厂配套建设项目,不属于本项目环评对象。
②运行期
解毒运行期时铬渣均堆存在解毒池内,并且铬渣大部分时间被液体浸泡,解毒完毕后铬渣粘节成块,因此整个解毒过程不存在扬尘污染。
运行期主要的噪声设备是安装在集水井内的机泵,这些泵间歇运行,由于均布置在集水井内,其产生的噪声很小,均低于85dB(A)。
运行期洗涤浸取阶段产生的洗涤液最终均经管线送至铬回收装置,解毒阶段产生的硫化碱液则流入集水井内后,再返回解毒池中,最终通过蒸发排泄,因此正常生产时无废水排入环境。
解毒过程产生的固废为解毒后铬渣,均为Ⅱ类一般固废,均就地填埋在填埋池中。
运行期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防渗层出现破损或失效,洗涤液或硫化碱碱液渗漏进入到土壤及地下水中。
16
③封场后
填埋池封场后表层为覆盖的天然戈壁土层,下层为20~45cm厚的粘土阻隔层,不会产生扬尘。同时解毒后铬渣中没有产生废气的有机物,也不会有废气排出。
解毒后铬渣在填埋前已自然凉至无渗滤液流出。吐鲁番地区雨水稀少,根据建设单位原有的有钙铬渣火焰山渣场多年运行经验,大气降水不会产生渗滤液。同时,本项目填埋池表面覆盖有粘土层,即使有少量的降雨,也难以通过粘土层下渗进入填埋池内,没有形成渗滤液的条件,因此封场后填埋池内不会有渗滤液产生。
封场后无机械设备运转,也无噪声源。
封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若干年后,填埋池底部的防渗层破损或失效,同时顶部的粘土粗隔层出现破损,遇大量降雨形成渗滤液进入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
因降雨渗入填埋层而产生的渗滤液,分别按多年平均及最大降雨量作计算依据。填埋池的渗滤液产生量采用下面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其计算公式为:
Q=CIA×10-3/200
式中:
Q——渗滤液产生量,m3/d;
I——多年最大降雨量,取33.4mm; A——填埋区汇水面积,m2;
C——填埋区降雨入渗系数,取0.5。
两个填埋池场底面积均较小,并且填埋作业时间均很短,故不对填埋池进行分区,公式中的填埋区汇水面积按填埋池占地进行计算。
填埋池汇水面积为17160m2,计算出日渗滤液产生量1.43t/d。
渗滤液中六价铬含量与总铬含量参照解毒后铬渣浸出液中允许含量,即六价铬含量最高接近3mg/L,总铬含量最高接近9mg/L,均超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2)铬回收装置 ①施工期
本项目铬回收装置依托现有设施,无施工内容。
17
②运行期
铬回收装置物料在储液罐、均质罐、反应罐中均以液态形式存在,未产生粉尘或工艺废气。压滤机压滤产生的氢氧化铬含水率约50%,产品包装过程中也未产生粉尘。铬回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废气产生。
解毒池送来的洗涤液及回收铬后的海波溶液均在密闭管线内流动,其中海波滤液送铬盐二厂作浸取液,没有废水排入环境。
工艺过程中压滤机产生的固态物质作为副产品拉至sssss集团铬盐二厂生产氧化铬绿,没有产生废渣。
铬回收装置主要噪声设备为各台泵,源强在85~95dB(A)之间。
铬回收装置主要设备为各类储罐、压滤机等,处理完毕后,将作为铬盐一厂生产设备继续使用,不拆除。
3.1.2主要环保措施
(1)施工期
一、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①大风天禁止施工作业,同时散体材料装卸必须采取防风遮挡等降尘措施。 ②未铺装的施工道路在干燥天气及大风条件下极易起尘,因此要求及时洒水降尘,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尘量;同时对施工道路进行定期养护、清扫,确保道路况良好。
③对施工临时堆放的土方,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盖保护网、喷淋保湿等,防止扬尘污染。
④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⑤车辆及施工器械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扰动原始地面、碾压周围地区的植被,不得随意开辟便道,严禁车辆下道行驶,并对施工集中区进行喷洒作业,以减少大气中浮尘及扬尘来源,减轻对动植物的干扰。
二、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施工时间安排在日间,夜间减少施工量或不施工。
②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
18
级过高。
三、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有建筑施工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地基、道路开挖和铺设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冲洗水、临时食堂和厕所冲洗水。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悬浮颗粒和矿物油等。施工机械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可集中至集油池,通过移动式油处理设备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应集中经沉淀池沉淀,沉淀澄清后可回收利用。
根据拟建项目规模,预计施工人数高峰时在30人左右,生活用水按50L/人·d计,日产生活污水约1.5t。施工期生活污水将依托sssss集团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施工结束后其影响也就随之消除,对水环境影响很小。
此外,施工期砂石料堆放、土石方工程及雨天引起的水土流失,包括雨污水,打桩泥浆水及场地积水,这些污水悬浮物浓度较高,要求在施工工地周围设置排水明沟,场地径流经收集沉淀后再予以排放。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建筑垃圾产生于厂房等建(构)筑物建设,污染源就是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需要集中收集堆放,分选后对土石瓦块就地填方,金属木块等废物回收利用。
评估区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开阔,地貌单一,平均坡度3~5%左右。土石方开挖基本能够达到平衡,其影响较小。
生活垃圾主要为就餐后的废饭盒和办公区的少量日常办公垃圾,如果施工期间能及时收集、清理和转运,则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本项目所在厂区范围内土壤中总铬含量较前期有所上升,但仍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表明区域土壤环境已受到sssss集团铬化工企业生产影响,但仍处于可控范围内。本项目厂区范围表层土壤不再进行单独处理,与解毒池、填埋池施工过程产生的土方共同用于本项目周围低洼土地的平整。
(2)运营期
本项目解毒池运行期主要为铬渣在解毒池的贮存及解毒过程。填埋池运行期主要是铬渣解毒后在填埋池的填埋阶段。铬回收装置为全密闭装置,通过密闭管线进行输送,运行期无污染物产生。
19
解毒池及填埋池运行期产生的渗滤液包括洗涤浸取液、硫化碱碱液,其中洗涤浸取液经集水井送铬回收装置处理,硫化碱碱液经集水井返回循环返回至解毒池,铬渣解毒合格后硫化碱碱液通过蒸发消耗。
本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铬渣解毒后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粉尘。通过对铬渣进行喷淋降水及加盖篷布进行抑尘。铬渣在进入解毒池贮存前含水率在20%左右,运输过程及贮存过程中通过喷淋使铬渣保证含水率在20%以上,促使铬渣表面结块,防止无组织扬尘。
(3)封场后
本项目施工期结束后,无钙铬渣将进入解毒池,铬渣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进行解毒。本项目解毒池运行期结束后,解毒后铬渣就地填埋于填埋池。当填埋量达到库容后,填埋场进行封场,封场结构按照一般固废控制标准中的Ⅱ类场要求设计。即在解毒后的铬渣堆表面覆土二层,第一层为阻隔层,覆20~45cm厚粘土,并压实,防止雨水渗入固体废物堆体内;第二层为覆盖层,覆周围的戈壁土。
环评要求在封场阶段的管理上也必须严格按照一般固废控制标准进行,包括如下几点:
在封场前,必须编制封场计划,报请吐鲁番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封场时,表面坡度一般不超过33%。标高每升高3-5m,须建造一个台阶。台阶应有不小于1m的宽度、2-3%的坡度和能经受暴雨冲刷的强度;封场后,仍需继续维护管理,直到稳定为止,以防止覆土层下沉、开裂,致使渗滤液量增加,防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体失稳而造成滑坡等事故;封场后,应设置标志物,注明封场时间,以及使用该土地时应注意的事项;封场后,应观测各集水井是否有渗滤液排出,如有,应将渗滤液用泵抽出送至铬盐二厂进行处理。
3.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本项目是一个危险废物解毒并填埋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项目中所处理危险废物为无钙铬渣,采用浸滤解毒无害化技术进行解毒处理。该技术由sssss集团自主研发,2012年10月,环境保护部西北督察中心对该技术评估组织了专家论证会,会议形成的专家论证意见一致认为,该技术处置后的铬渣满足(HJ/T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中对铬渣进入符合GB18599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填埋要求。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8万吨无钙铬渣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