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课程代号:8404)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
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素质虽然是内在的与隐蔽的,但它总会通过 和为方式、工作绩效与行为结果等形式表现出
来。这是因为素质具有 A、 隐蔽性 B、表出性 C、分解性 D、综合性
2.在企业管理中,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从人员素质测评方面查找原因,这就需
要实施 A、 选择性测评 B、配置性测评 C、考核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
3.等距量化不但需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关系,而且要求任何两
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 A、 相等 B、不相等 C、相反 D、不相反 4.在进行人中数据统计时,先将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然后用“1”表示“男性”,用
“2”表示“女性”。这种量化形式属于
A、类别量化 B、模糊量化 C、等距量化 D、当量量化
5.由有经验的人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记录被观察者某一时期的工作内容、原因和方法而不干扰其工作分析方法,叫做
A、观察法 B、工作者自我记录法 C、主管理人员分析法D、访谈法
6.对于一些不可能实际去做或直接观察困难的工作,如飞行员、建筑师的工作,我们采取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文献查阅法 7.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剧烈”特征的人属于
A、胆汁质气质类型B、多血质气质类型 C、粘液质气质类型 D、抑郁质气质类型 8.在人员素质测评中,应用最为广泛是
A、人格测验 B、品德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 D、态度测验 9.面试时,素质可以通过言辞、声音和体态语来体现,言辞约战友传递信息的 A、7% B、17% C、27% D、37%
10.在面试时,主试事先要明确面试的目的、面试的项目以及观察的标志与评价的标准,即坚持
A、客观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典型性原则
11.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方法, 是以测评管理素质为中心的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是组织选拔管理人员的一项人事评价过程为
A、测验 B、面试 C、评价中心 D、情景模拟 12.在评价中心的活动中,要求考生表现的是
A、信念 B、意识 C、思想 D、行为 13.通过设计一毓真实环境并提供要作中需要处理的各类公文,要求被试人员以管理者的身份,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类公文材料进行处理,形成报告,然后与别人进行讨论。评价人员通过观察此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对被试人员的计划、组织、分析、判断、文字等等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测试活动是
A、公文处理法 B、案例分析 C、对比法 D、排列法
14.心理测验可划分为描述性、预测性、诊断咨询性等形式,这种划分标准是根据测验的 A、材料特点 B、目的 C、质量要求 D、实施对象
15.在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要求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别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 共4 页
一些人却很随便,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人们承认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即坚持
A、公正性原则 B、差异性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可以性原则 16.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在总体中的
A、数量值 B、比重值 C、质量值 D、百分值 17.效度是指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反映的
A、准确程度 B、吻合程度 C、质量程度 D、满意程度 18.关联效度是用来反映测评结果与某种标准结果的
A、相关性程度 B、独立性程度 C、可靠性程度 D、一致辞性程度 19.在测评活动中直接得到的分数,叫做
A、常模参照性分数 B、导出分数 C、目标参照性分数 D、原始分数 20.在测评项目(指数)分数的综合中,为体现各个指标在整体中的重要程度,宜采用 A、累加法 B、平均综合法 C、加权综合法 D、连乘综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从测评范围来盾,可分为
A、定期测评 B、不定期测评 C、日常测评 D、单项测评 E、综合测评 22.绩效考评与素质测评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后结果的分析与审定 B、素质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后结果的分析与审定 C、素质考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D、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E、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对个体或组织活动成果及其价值的考查与评定 23.下列属于二次量化的是
A、类别量化 B、模糊量化 C、顺序量化 D、等距量化 E、比例量化 24.权重的确定方法有特乐斐法和
A、层次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 C、主观经验法 D、多元分析法 E、观察法 25.用笔测评知识,其测评层次包括
A、记忆 B、理解 C、确认 D、应用 E、取消 26.心理测验的发展过程包括
A、萌芽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昌盛时期 E、完善时期 27.投射技术,根据其刺激的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即
A、语言投射 B、体态投射 C、图形投射 D、动作投射 E、实物投射 28.要求被测试者把自己所具有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再现出来,是记忆层次测评知识的 A、理解基本方式 B、记忆基本方式 C、回忆基本方式 D、识记基本方式 E、复现法基本方式 29.下列属于体态语的是
A、左顾右盼 B、含情脉脉 C、人际距离 D、虎视眈眈 E、眉开眼笑 30“据说你工作不到5年已换4个单位,有什么可以证明人你能在我们公司服务一辈子呢?”,面试时这种提问方式是
A、收口式 B、开口式 C、压迫式 D、引导式 E、连串式 31.从评价中心活动的内容来看,主要有
A、公文处理 B、管理游戏 C、小组讨论 D、案例分析 E、事实判断 32.评价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成本高 B、应用范围较小 C、一般人操作不了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第 2 页 共4 页
D质量难以鉴定 E、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误差
33.诊断性测评与其他类型的素质测评相比,具有的特点有
A、测评过程寻根究底 B、测评结果不公开 C、测评结果公开 D、较强的系统性 E、强制性
34.考查测评结果的真实性一般可用三种分析方法,它们是
A、内容效度 B、复本效度 C、关联效度 D、结构效度 E、项目效度 35.在测评分数的处理中,把零散的项目(指标)分数综合一个总分数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 A、累加法 B、平均综合法 C、加权综合法 D、连乘综合法 E、指数连乘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选拔性测评 37.顺序量化 38.心理测验
39.无领导小组讨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40.简述选拔性测评的主要特点。
41.简述构建测评标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2.简述面试的特点。
43.简述评价叫心情境设计注意的问题。 44.数据处理综合题:(10分)
在一次招聘测评中,将测评成绩综合后,10名应聘者的分数为88、71、74、67、80、84、62。92。45。66。请从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几个方面对10名应聘者进行简要分析。 45.综合运用(12分)
A公司是一家家电生产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效益,拟对公司基层生产员工进行一次测评,以综合考察现有公司的素质状况,请应用人员测评的理论和方法为A公司设计一个测评方案。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第 3 页 共4 页
2008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A 5.A 6.B 7.A 8.C 9.A 10.A 11.C 12.D 13.A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
21.DE 22.ACE 23.ABCDE 24.ACD 25.ABD 26.ACDE 27.ACD 28.CE 29.ABCDE 30.BC
31.ABCDE 32.ABCDE 33.ABD 34.ACD 35.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36.一种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的素质测评。
37.一般是先依据某一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的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列成序列,然后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
38.实质是行为样级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39.小组讨论中的典型形式。通过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级(6-8人),进行预设主题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评价者观测考生的主动性、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口头表达和说服能力,以及自信、情绪稳定性、搞压力等个性特点。 四、简答题
40.一是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二是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三是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四是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五是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这一点较之其它测评类型特别明显(原则是每答对一点得一分,并根据答题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41.一,针对性原则;二完备性原则;三简练性原则;四明确性原则;五独立性原则;六可操作性原则;七合理量化原则。(原则上每答对两点得一分,并根据答题的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42.对象的单一性;内容的灵活性;信息的复合性;交流的直接互动性;判断的直觉性(原则上每答案对一点得一分,并根据答题的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43.一相似性;二典型性;三逼真性;四主题突出;五立意高、开口小、挖掘深、难度适当。(前面四点每答对两点得一分,第五点答对得二分) 五、数据处理综合题 44.?x??(x?x)N2 (2分)
计算:平均值=72.9 (1分) 中位数=72.5 (得1分) 两极差=47 (1分) 标准差=13.2 (1分)
解释:平均值和中位数都较好,说明总体水平较高;(2分);两极差和标准差都较大,说明考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2分) 六、测评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题 45. (1)确定测评的目的。(1分); (2)建构测评指标体系(4分) (3)选取合适的测评方法(4分) (4)测评的组织实施安排(2分) (5)测评结果的报告(1分)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第 4 页 共4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00三年七月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