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框筒剪力滞后 2、抗震等级 3、剪力墙等效刚度 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当结构的()和()不重合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将发生扭转。 2、在内力和位移计算中,依据剪力墙的开洞情况,将其分为整体墙、( )、( )、和壁式框架等各种类型。
3、多道抗震防线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有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将各分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工作;二是指:( ) 4、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 )两者的较大值。
5、在计算整体墙的位移时,要考虑洞口对水平截面积及刚度的消弱。考虑的方法为:( )。 6、框架—剪力墙的连接方式刚接体系和铰接体系,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7、框筒结构采用翼缘展开法进行内力计算时,需将翼缘框架在腹板框架平面内展开,两者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角柱简化而成的虚拟梁连接的,此虚拟梁只传递( )、而不传递( )。 8、实腹筒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最明显的特点即为:剪力墙(),而筒体()。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1、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其柱上端梁刚度降低,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至2/5层高处 C、不变 D、向下移动至1/3层高处
2、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 A、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墙肢总高度的1/8,并不小于底部两层两者的较大值 C、不低于两层层高 D、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A、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C、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D、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4、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框架和剪力墙协同工作的特点是下面哪一种:( ) A、框架和剪力墙按侧向刚度分担水平力
B、剪力墙承受全部水平力
C、剪力墙承受80%的水平力,框架承受20%水平力
D、底部剪力墙承受绝大部分水平力,对框架提供水平支撑;顶部则相反,框架承受大部分剪力
5、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Y形四种建筑平面的高层建筑,如果按照有利于抗风的顺序排列,则应为( )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Y形 圆形、Y形、正方形、长方形 Y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正方形、圆形、Y形、长方形
6、地震区框架应设计成“强柱弱梁”框架,所谓“强柱弱梁”是指( ) A、柱的截面积比梁的截面积大
B、柱的配筋面积比梁的配筋面积大
C、柱的线刚度大于梁的线刚度
D、控制梁柱相对受弯承载力,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 7、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是( )
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 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 C、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均为主要荷载 D、不一定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柱剪跨比越大,其延性越差 B、柱轴压比增大,其延性降低 C、纵向受拉钢筋越小,延性越好
D、箍筋加密,延性有所降低
9、当框架柱的轴压力较大,而截面不能满足轴压比的要求,可采取下列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柱截面宽度 B、增加柱截面高度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提高配筋率和配箍率
10、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变形曲线为弯曲型,其特点为( ) A、层间位移下大上小 B、层间位移下小上大
C、各层层间位移相等 D、层间位移变化没有规律
11、判别剪力墙类型时,若整体系数>10,即表明( )
A、该剪力墙肯定为小开口墙 B、该剪力墙肯定为联肢墙 C、该剪力墙肯定为壁式框架
D、该剪力墙可能为小开口墙或壁式框架 12、在剪力墙结构中,当周期过短,地震力过大时,宜加以调整,调整结构刚度的方法有( ) A、适当减小剪力墙的厚度 B、增大连梁高度 C、增大门窗洞口宽度
D、墙肢长度超过8M时,应设施工洞口划分为小墙肢
四、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题3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的以上正确答案,答对一个0.5分,全答对得3分,答错1个本小题不得分) 1、关于框筒结构平面形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面形状宜采用圆形
B、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
C、不宜采用正多边形,因为边数越多,剪力滞后现象越明显 D、内筒宜居中
2、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采用了如下基本假定( ) A、楼板在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0
B、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不计扭转
C、框架和剪力墙沿高度方向无变化,即它们的刚度特征值为常数 D、总剪力墙与总框架之间按等效刚度进行内力分配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
A、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较大部位,纵向剪力墙宜尽量集中布置在建筑物的两尽端
B、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
C、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等形式
D、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突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4、小开口墙与其他类型墙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 A、截面正应力基本上是直线分布
B、产生局部弯曲应力的局部弯矩不超过总弯矩的15% C、在大部分楼层上,墙肢不应有反弯点 D、洞口系数一般在15%—30%之间
5、高层建筑剪力墙类型判别以( )为主要特征 A、等效刚度 B、墙肢宽度
C、整体性能 D、反弯点出现情况 E、墙肢高宽比 五、简答题:(共37分)
1、框架结构和框筒结构有什么主要区别?(5分)
2、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有哪些?(5分)
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如何确定剪力墙的合理数量?(5分) 4、保证结构具有较好延性的措施有哪些?(5分) 5、简述采用D值法计算内力的步骤?(5分)
6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与内力分布规律?并说明刚度特征值λ是如何影响这些规律的?(5分)
7、某十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试绘出其在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并指出总框架、总剪力墙及总连梁各代表平面布置图中的那些构件?并指出横向框架的榀数、刚节点的数目?(7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阳理工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试卷《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B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