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2002年10月
外语电化教学
MIFU
No.87Oct.
2002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02)05-0003-0006
≮≯嚣誊※≮警参≥≯≯≤攀淌鎏≮蒡裁写簿骥:莫滋0-ii 。
|||ji_j
-二
≥攀雾凌誊∥。:≥警教炳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一?j≯i||:_
i
j-|;|.:j.|一
=-|毫
张建伟,杨薇
(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教师培训是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瓶颈问题,该文在教师培训内容上强调整合模式,在培训方式上讨论了以绩效改进为总体思路的校本培训以及反思性、参与式培训方式,在组织实施上强调系统规划以及核心培训与全员培训的结合。
关键词:教师培-/)II;信息技术;整合模式;绩效技术;反思性培训
TeacherTrainingforIntegratingICTinEducation:
Content,Methods,andImplementation
ZHANGJian—wei,YANGWei
(EducationalTechnologyInstitute,EducationalTechnologyCenter,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eachertraininghasbecomethebottleneckduringtheintegrationofICTineducation.
Thisarticlespeculated
on
thecontent,methodsandimplementationofteachertraining.(1)The
on
content
designofeducationalICTtrainingshouldbebasedtheintegration—orientedmodel,insteadoftechnolo—
gy—orientedmodel;(2)School—based
reflectivepracticewasdiscussed
as
trainingcombinedwithperformanceimprovementtechnologyand
thebasicstrategyoftraining;(3)Systematicplanningandorganiza-
tionisofgreatimportanceinordertoimplementeffectiveteachertraining.
Keywords:Teacher
Training;ICT;Integration;Performance
Technology;Reflective
Practice
当前,信息通讯技术(ICT)整合于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而教师培训是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瓶颈问题。如何有效地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地、有机地、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当前必须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至少须集中解决好三
培训?即培训方式(微观模式)问题。③如何组织实施?即教师培训的宏观组织模式。本文就针对上述问题做讨论分析。
1培训内容设计
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国际上最初的教师培训普遍采用了“分离模式”(或称“技术导向模式”),
个问题:①培训什么?即培训内容问题。②如何
作者简介:张建伟(1973一)男,汉,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与教育技术。
杨薇(1977-)女,汉,学士,助工。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收稿日期:2002-09-06
万方数据
3
张建伟,等: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方式与组织实施
注重的是技术本身的培训,认为教师只要掌握了计算机技术,自然就能将其用在教学中。但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这种培训模式的效果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当前,研究者更多强调“整合模式”,强调将技术与整体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培训的重点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整合,而不是技术本身(Colhs,1994;Taylor&Stuhi—mann,1995;陈琦,1997)。McDougall和Squires(1997)提出了一个教师培训内容的基本框架,包括5个主要方面:①关于各种技术工具的应用技能;②将技术整合于现有课程;③信息通讯技术(ICT)应用与课程教学改革;④教师角色的转变;⑤有关的教育基本理论。另外,研究者也越来越强调针对与技术应用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进行培训。
当前,英美等国家制定了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标准,以规范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指导对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评估。我们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中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从五个维度规定了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①一般ICT素养:正确理解有关ICT的基本概念;形成基本的ICT操作技能;对ICT形成积极的态度;形成关于ICT的自学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②ICT用于教学:明确ICT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能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以便发挥技术的优势;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将ICT整合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营造新型的学习环境;能将ICT有效地用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用在不同教学模式中。③ICT与教学评价:能对ICT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活动;能够对自己利用ICT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流、合作;能利用技术资源来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能示系列具体指标(张建伟等,待发表)。
Improvement):校本
4
万
方数据培训的整体思路
原来的教师培训主要采用的是以培训机构为基地的培训模式,教师集中到师范院校或教育学院等机构接受培训,获得有关的证书。教师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培训工作,包括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教材的选编、培训者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考核方式的选择等,培训形式一般是以集中班级授课为主。这种培训模式着重于公共知识的传授,能够使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系统的知识。但是,这种培训的规划与管理基本完全由培训机构负责,教师及其所属学校很少参与。在效果上,经过培训的教师的知识技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更新,但这些教师在回到学校后的教学行为表现(绩效)上却往往并没有持久的、明显的改进。近年来,校本培训模式得到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元,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培训形式(李玉斌,2002)。校本培训关注学校的实际需要,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培训基地,使教师所学到的教学技能和理论能迅速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转化为“教育生产力”,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值得注意的是,校本培训所带来的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换,它不只是把培训地点由校外的培训机构转移到了校内,而是需要在更深的层次上实现培训思路和方式的变化。笔者认为,绩效改进技术可以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思路和模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用文档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方式与组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