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
表1 测试项目和方法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覆土面积 覆土厚度 地面平整度 土壤容重 土壤有机质 土壤砾石含量 土壤PH值 含盐总量 覆盖度 其他项目 单位 公顷 m m g/cm3 % % 方法 地测法 地测法(多点) 地测法 ?环刀法,!蜡封法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筛分法 PH单位 电极测定法 % % % 电导法,残渣烘干法 测量法 酌情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1989 11 产草量 Kg/公顷 实测样方、计算法 12 种植密度(造林) 株/公顷 实测样方、计算法 13 14 15 16 造林成活率 郁闭度(造林) 鱼塘(池)水质 % % 实测样方、计算法 实测样方、计算法 GB11607-89 GB11607-89 鱼、养殖水产品其他测 试指标 17 单位产量 Kg/公顷 表2 测试项目和方法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色、嗅、味 悬浮物质 PH值 溶解氧 测定方法 滤纸法,石棉柑埚法 玻璃电极法 碘量法 标准编号 GB6920-86 GB7489-87 GB7488-87 实测计算 生化需氧量(5天,稀释与接种法 20℃) 6 7 总大肠菌群 汞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 冷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GB5750-85 GB7468-87 GB7469-87 8 镉 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GB7475-87 GB7470-87 9 铅 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GB7475-87 GB7470-87 10 11 铬 铜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原子吸收法,DDTC光度法 GB7467-87 GB7475-87 GB7474-87 12 锌 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GB7475-87 GB7474-87 13 14 15 16 17 镍 砷 氰化物 硫化物 氟化物 原子吸收法,丁二肟光度法 DDTC-Ag光度法 异烟酸——砒啶啉酮比色法 对二甲氨基苯胺光度法 GB7485-87 GB7486-87 茜素磺酸锆比色法,选择电极法 GB7482-87 GB7484-87 18
石油类 紫外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因采矿、挖砂、取土、水利、交通等生产建设活动产生的废弃土地。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砂矿等矿山的露天采矿场、最终采掘带沟道、截水沟、采矿沉陷区、废石场、尾矿库、储灰场、储泥场、渣场,以及其他工业废弃物堆场等各类矿山场地的复垦。 2、复垦工艺构成:
复垦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时复垦工艺一般为二部分构成。即复垦工程和恢复生态两个阶段。由于复垦后用途不同,有的只有复垦工程一个阶段。 3、复垦工程标准通则:
3.1 待复垦场地背景资料具备,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区域自然环境和简要社会环境等;待复垦场地原用途的设计、运行及闭坑设计资料;复垦场地利用方向设计论证资料等。
3.2 待复垦场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应与当地地形、地貌及环境相协调。
3.3 待复垦场地及边坡稳定性可靠,原有工程设施(坝、堤、堰等)稳定(含地震情况下)。
3.4 用作复垦场地的覆盖材料,不应含有毒有害成分。如复垦场地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应先处置去除。视其废弃物性质、场地条件,必要时设置隔离层后再行覆盖。充分利用从废弃地收集的表土作为顶部覆盖层。
3.5 覆盖后的复垦场地规范、平整。覆盖层容重等满足复垦利用要求。 3.6 复垦场地应有满足要求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符合当地要求。 3.7 复垦场地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3.8 复垦场地有控制污染措施,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 3.9 复垦场地道路、交通干线布置合理。 4、废弃露天采矿场复垦工程标准:
4.1 部分浅采场用于农、林牧业时复垦工程标准: 4.1.1 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0.5m以上。
4.1.2 覆土后场地平整,地面坡度一般不超过5°。用作水田时,坡度一般不超过2~3°。用作林业、牧业时,坡度不超过25°。
4.1.3 覆土土壤PH值范围,一般为5.5~8.5,含盐量不大于0.3%。 4.1.4 排水设施满足场地要求,防洪满足当地标准。 4.1.5 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边坡宜植被保护。 4.2 露采场用于渔业(含养殖业)时复垦工程标准: 4.2.1 有适宜的水源补给,水质符合标准。
4.2.2 塘(池)面积和深度适中,一般0.3~0.7公顷,深度2.5~3m为宜。 4.2.3 有良好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与当地一致。
4.3 露采场用作人工湖、公园、水域观赏区时复垦工程标准: 4.3.1 与区域自然环境协调,有景观效果。
4.3.2 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V类水域标准。 4.3.3 排水、防洪设施满足当地标准。 4.3.4 沿水域布置树草种植区,控制水土流失。 4.4 露采场用于建筑时复垦工程标准:
4.4.1 待复垦场地应无滑坡、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条件,主体建筑应设置于较好地基地段。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确定建筑参数(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指标)。
4.4.2 用于建筑的坡度允许值,应根据当地经验,参照同类土、岩体的稳定性坡度值确定。坡度一般不超过20%。
4.4.3 排水管网布置合理,建筑地基标高满足防洪要求。 4.5 露采场用于其他用途时复垦工程标准:
根据露采场地形地质条件和利用方向,复垦工程标准另行制定。 5、排土场复垦工程标准:
我国各类露采矿的排土场,依排岩土工艺和堆放地区,一般分为内排土场和外排土场,包括排土顶部、排土平台和最终边坡等,这些场地均属于复垦场地。其复垦工程包括:
5.1 排土场整治:包括顶部、平台和边坡整治。
5.1.1 排土场最终坡度应与土地利用方式相适应,一般为26~28°,机械作业区坡度小于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整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