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1.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A 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 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
C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里产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D 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的疾病
1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 疫点 B 疫区 C 疫源地 D 传染源 13.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 人群易感性增高,必须导致疾病流行 B 人群人口数增多,则人群易感性升高 C 人群易感性降低,则流行即可停止
D 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爆发准备了条件
14.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冰棒后感染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
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传播媒介 D 以上都不是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 空气传播 B 母婴传播 C 食物传播 D 疫水传播
16.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抑制传染病流行 A 人群免疫性降低 B 人群易感性升高 C 人群数量增加 D 人群易感性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
1.病原携带者可分为以下哪几种 A 长期病原携带者 B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C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D 终生病原携带者 E 健康病原携带者
2.了解传染病潜伏期有助于 A 确定检疫期限 B 推算暴露日期 C 了解疾病流行特征 D 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E 选择有效的免疫接种时间
4.经空气传播疾病其流行特征有 A 多见于冬春季节 B 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有关 C 儿童多见 D 未免疫人群中呈周性升高 E 患者潜伏期较长
5.影响疫源地范围大小的因素有 A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 B 传染源的存在时间 C 传染源活动范围 C 传播途径的特点 E 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6.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 传染源被移走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
B 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C 传播途径已不存在 D 所有病原及易感者已隔离
E 所有易感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7.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 日常生活接触 B C 体液传播 D E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经血传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流行病各章练习题(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