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A 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B 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C 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D 对照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的取值一般:
A <2 B <3 C <4 D <5 8.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 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 B 从该地区未患该病的全人群中选对照 C 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D 从病人的亲属,同事中选对照
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 A 未患病的人
B 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C 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D 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A 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病的人,对照组应选择未患某病的人 B 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病的人
C 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病的人
D 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 11.混杂因素是指:
A 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
B 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对研究因子的暴露都有联系的因素 C 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关的因子 D 与所研究的暴露有关的因子
1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 信息偏倚 B 选择偏倚 C 观察偏倚 D 混杂偏倚 13.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分析性研究属于流行病学实验
B 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包括数学模型和普查
C 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研究时间顺序一致 14.分析性研究中,暴露的确切含义是:
A 指一个发病因素 B 指多个危险因素
C 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 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15.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 A 旧病例 B 可疑病例
C 新发病例 D 死亡病例 1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A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B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C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D 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1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常用: A 1:1 B 1:2 C 1:3 D 1:4 1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B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C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D 便于选择对照组
1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A 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C 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D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20.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
A 匹配 B 标准化 C 随机化原则 D 分层分析
21.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列哪项特点是错误的? A 较难进行
B 要求该人群有完善的疾病登记 C 选择偏倚较小
D 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2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 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B 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C 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 D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及把握度
23.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选择的条件哪条是错误的? A 对照应与病例来源于同一人群 B 对照应未患所研究的疾病
C 对照应在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方面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人 D 对照除未患所研究的病以外,其他一切特征都与病例相似 24.与前瞻性调查比较,回顾性调查缺点是: A 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B 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C 对获得对照有很大困难
D 对保证病例和对照可比性有很大困难 26.病例对照研究成组资料分析常用指标有:
A X2,AR,AR% B X2,OR,OR 95%可信限 C RR,OR,OR 95%可信限 D X2,PAR,AR% 27.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易发生的偏倚有: A 回忆偏倚 B 选择偏倚 C 失访偏倚 D 混杂偏倚 28.下列哪种研究,最适宜少见病的病因分析: A 现况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实验性研究
计算题 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
暴露 非暴露 合计
计算OR值。
病例 18 10 28
对照 9 20 29
合计 27 30 5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流行病各章练习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